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提升医疗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25-11-24 16:17:15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医疗科技工作者不仅是科研前沿的探索者,更应是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力量。

摘要: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医疗科技工作者不仅是科研前沿的探索者,更应是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医疗科技发展迅速,但科技工作者在科普能力方面仍存在表达不畅、传播方式单一、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从体系建设、能力培训、平台搭建、政策激励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医疗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力,推动科技成果惠及公众,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关键词:医疗科技;科普能力;科学传播;健康中国;培训机制

医疗科技是保障人民健康、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在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然而,这些成果的社会认知度和公众理解度仍有待提高。医疗科技工作者作为科研主体,其科普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技知识的传播效果与社会接受程度。医疗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力建设需要系统推进、多方协同。

一、医疗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的现状与挑战

(一)科普意识逐渐增强,但科普能力不足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医疗科技工作者意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然而,由于长期专注于专业研究,许多人在将高深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语言方面存在困难,导致科普内容“听不懂、看不明白”,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播手段单一,缺乏新媒体运用能力

目前,医疗科普仍以讲座、宣传册、报刊文章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短视频、直播、互动平台等新媒体手段的灵活运用。部分科技工作者对新媒体工具不熟悉,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传播节奏,导致科普覆盖面有限。

(三)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普工作未被充分认可

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体系中,科普成果往往不被视为重要指标,导致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制度性激励,使得科普工作长期处于“业余行为”状态,难以形成专业化、常态化机制。

(四)公众科学素养不均衡,科普内容接受度差异大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存在城乡、地域、年龄等多维差异,医疗科技工作者在开展科普时,难以做到内容分层、精准投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普的实效性。

二、提升医疗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的路径探析

提升医疗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也应从制度建设、能力培训、平台构建、文化营造等方面综合施策。

(一)构建科普能力培训体系,提升表达与传播技能

1.开展专项科普表达能力培训

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联合设立“医疗科普表达能力训练营”,邀请媒体人、科普作家、播音主持等专业人士,对科技工作者进行语言表达、内容策划、视觉设计等方面的系统培训。

2.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培训

组织短视频制作、直播技巧、社交媒体运营等实战课程,帮助科技工作者掌握现代传播工具,提升科普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3.设立科普导师制度

由经验丰富的科普专家或传媒人士担任导师,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辅导,在实践中提升其科普策划与执行能力。

(二)搭建多元化科普平台,拓宽传播渠道

1.建设医疗科普融媒体中心

整合医院、科研机构、媒体资源,打造集内容生产、平台分发、效果评估于一体的医疗科普融媒体平台,推动科普内容在抖音、微信、微博等多渠道同步传播。

2.推动科技工作者参与公共科普活动

鼓励医疗科技工作者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健康科普大讲堂”“科普活动周”等活动,增强与公众的互动,提升科普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3.支持创办医疗科普品牌栏目

鼓励医疗机构与媒体合作,推出如《医学科普前沿》《科学家说健康》等品牌栏目,形成持续输出的科普内容矩阵,树立科技工作者的科普形象。

(三)完善激励机制,将科普纳入绩效评价

1.设立专项科普奖励基金

由政府、学会或企业出资设立“医疗科普创新奖”“优秀科普工作者奖”等,对在科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技工作者给予物质与荣誉双重激励。

2.建立科普工作量认定机制

在科研人员年度考核中,明确科普工作的课时量或成果量,并将其作为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营造尊重科普、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1.加强科普文化宣传

通过媒体报道、典型推介、公众投票等方式,评选“最美医疗科普人”“健康传播先锋”等,增强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的荣誉感与社会认同感。

2.推动科技与人文融合

鼓励科技工作者学习传播学、心理学、设计学等人文社科知识,提升科普内容的文化内涵与受众共鸣感。

3.构建“科学家—媒体—公众”三方互动机制

建立科技工作者与媒体之间的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科学知识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形成良性科普生态。

三、结语

医疗科技工作者是连接科技前沿与公众健康的重要桥梁。提升其科普能力,不仅是推动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更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必然要求。医疗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精神也应在新时代焕发光彩。通过制度保障、能力提升、平台建设与社会认同的多轮驱动,我们必将打造出一支既懂科研、又善传播的医疗科普生力军,为构建健康中国、科学中国贡献力量。

(作者 :河南省人民医院 赵天云)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