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抓实“四议两公开” 夯实农业强国建设的基层基础

2025-08-28 10:33:15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社会治理,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社会治理,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即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早在2004年,就迎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四议两公开”,引导着村社区自治组织和村民围绕关乎居民切身利益、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民主协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之得到促进、群众权益因此得到更有效保障。之后,“四议两公开”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贯彻落实好“四议两公开”,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全面落实,夯实农业强国建设的基层基础。

抓实基层“四议两公开”,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显著提升了基层干部的集体决策意识、规矩意识,有助于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助于强化各级党委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责任。一方面能够把上级党委安排的工作,通过“四议”程序获得党员群众的支持,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为,把党管农村要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又可以收集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由支部提议实施。实践中,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积极性,把“被动听”转变为“主动提”,把“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把“要我议”转变为“我要议”,能“把党组织要办的事变成群众想办的事,把群众想办的事变成党组织的事”,真正做到了把“将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形成了党群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妥善解决了因决策不规范、不公开引起的基层矛盾纠纷。

抓实基层“四议两公开”,就是要有效推动新时代农村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 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农村党员在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具有表达权和决策权,保障了普通群众在决策的过程中知情权、表达权,维护了他们的人格尊严,让基层民主焕发更旺盛活力,实现了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全面高涨。“跳进水里学游泳”是最佳学习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掌握本领。在实践中,村干部学会了讲方法、讲程序,讲协商,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从“我说你听、我定你办”转到民主、法治、服务、示范上来,真正做到了“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不出事”。党员和村民代表则通过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发表意见、做群众工作,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普通群众也从中学会了维护、主张自己合法利益、提出合理诉求的方法和渠道;学会了认同集体决策,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培养了公德意识、合作意识、妥协精神等现代公民意识,捋清化解一件件邻里闹心事,有效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抓实基层“四议两公开”,就是要切实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治理谋长远,高效能治理厚植的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要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党组织与其他村级组织和党员、村民代表之间建立起以教育、协商、示范、引导等为主要手段的新型领导模式;工青妇等村级组织和“两新”组织等各种利益群体都找到了表达诉求、参政议政的畅通渠道。有效地把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农村新经济组织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党员群众、干部以及各方面专家的智慧汇聚在一起,避免了决策失误,减少了盲目决策、浪费资源、急功近利等违背科学发展的问题,推动了经济发展。通过“四议”把大量的群众工作放在决策之前,决策的过程同时就是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一旦决策通过,阻力就基本消除。“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决策上的充分协商,换来了执行中的大顺利。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以治理谋长远,高效能治理厚植的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出现“断头路”,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强基固本、强责提能、突破进取,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的工作“一竿子插到底”。遇事必上会,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四议两公开”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让监督看得见、权力管得住、群众做得了主,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得到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明显,乡村治理充满活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和谐稳定,夯实了农业强国建设的基层基础,是乡村善治的妙法良方。

(作者:李秀铎,系四川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为四川省软科学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征程视阈下增强党驾驭风险本领的研究(2022JDR220)”的研究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