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开展字源教学推进甲骨文传承

2020-11-26 11:19:20 来源:映象网

[摘要] 世界上的文字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中的字符和语音联系紧密,如英语、日语,我们听到一个单词的读音,基本上能正确拼写出这个单词,而表意文字里的构件则和语义密切相关,看到一个文字,大体上能猜测出该字所表达的意义。

世界上的文字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中的字符和语音联系紧密,如英语、日语,我们听到一个单词的读音,基本上能正确拼写出这个单词,而表意文字里的构件则和语义密切相关,看到一个文字,大体上能猜测出该字所表达的意义。汉字无疑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特别是古文字,字形和意义有着极为密切地联系。文字学家徐复先生在给《汉字生命符号》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中国汉字,乃象意文字,其构形之一点一画,皆有意义可言。所以对于正处在识字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教师从意义着手,正确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形、音、义。

汉字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文字之一,早在六千年之前就已经萌芽。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到了殷商时期,出现了完备的文字体系——甲骨文。甲骨文是能够完整记录汉语的成熟的文字体系,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汉字资料。所以分析现行汉字的形体结构,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离不开甲骨文。

2019年11月2日,在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恭贺。在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地传承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众多专家、学者需要进一步加强甲骨文的研究和应用;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为甲骨文的传承和发扬略尽绵薄之力。为此,我们打算以甲骨文等古文字为依托,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俗语民谚、格言警句等文本素材,对一年级教材的350个常用偏旁和一类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的汉字)进行字源资源的建设。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教学是重头戏。字源教学法通过溯源,挖掘汉字的造字理据与演变特点,能帮助学生在了解汉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快速地掌握汉字,实现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以课本中的“比”字和“北”字为例,初学者在碰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很容易混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二字的主要区别在于左边部件的方向不同,“比”字左边、右边两个部件的方向一致,都朝右;而“北”字两个部件的方向却相反,为什么?在古文字中,我们能找到答案。“比”的甲骨文写作,是两个紧挨着、方向都朝右的人,用方向一致、紧紧依靠的两个人,来表示距离近、关系近;我们常说的“比肩”就是肩膀靠着肩膀,“比翼”就是翅膀挨着翅膀。而“北”的甲骨文写作,是两个背靠背站立的人,表示人的背部。古代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背部相对于面部,往往在北方,故而“北”引申出北方的意思。今文字延续古文字的写法,所以“比”字的两个部件方向一致,都朝右,“北”字的两个部件方向相反。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汉字体系形成之后,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书写工具和承载材料的替换,汉字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字体。现行通用字体是楷体,来源于东汉,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繁简得当,是文字之楷模。楷体虽然具有一定的构形理据,但就整体而言,在经过隶书大刀阔斧的简化后,已经成为高度符号化的文字,和古文字相比,不少汉字中的表意信息都丢失了。如“齿”字,在甲骨文中写作,像口中稀疏的牙齿的形状,这和古人茹毛饮血不无关系,变成楷书“齿”之后,完全看不出牙齿的样子。正因为如此,小学生在运用现行汉字时,因不理解汉字的构造理据,只能靠死记硬背,难免会读错写错,不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当然,也就不能够获取汉字背后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了。又如楷书中,“思”、“胃”、“男”三字上部都是“田”,古人在造字时,认为它们都和田地有关系吗?不是的。“思”小篆作,上部不是“田”,而是“囟”,指的是囟门,俗称脑门。大脑是思维的器官,我们要思考,当然离不开“囟”了;“胃”的上部也不是“田”,金文作,上部像装满了食物的胃囊的样子,下部是“肉”,合起来表示动物或人类容纳、消化食物的器官——胃。这三个字中,只有“男”才是真正和“田”字有关系的,我国自古以来,一直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相对于女性,男人很有力量,所以用“田”和“力”构成“男”字。教师这样给学生讲解之后,相信孩子们肯定能正确地掌握这三个汉字。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为了让孩子从小规范使用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信息,就需要教师在教孩子认识汉字的时候,注重汉字源流的讲解。所以本课题以统编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常用偏旁和常用字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具体的范例,为一线教师提供独树一帜的课程资源。 

兼顾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原则,我们对于常用偏旁、汉字的字源研究,设计成形体演变、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三个部分。

首先,形体演变。形象直观地展示每个汉字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结合古文字资料和工具书,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形、音、义、用等方面,给每个偏旁、汉字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

其次,举一反三。根据“学习独立识字”的教学目标,非成字偏旁(如 “纟”、“辶”、“攵”等)的“举一反三”主要是归纳整理以该偏旁为构件的一类字。成字偏旁和一类汉字的“举一反三”则主要结合字源,对形近字进行辨析,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规范偏旁和汉字。

最后,活学活用。梳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格言警句、俗语民谚等内容,分析这些素材中的一类字,归纳其意义和用法,和形体演变的内容相印证。

下面,以一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秋天》中的一类字——“大”字为例:   

  《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大”是象形字,古人认为,除了天、地,人是自然中最伟大的生灵,因为“天”和“地”的形象不好描摹,所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都是用正面站立、四肢伸展的人的形象来表示“大”这个概念。隶书、楷书写作“大”,原来下垂的手臂平展伸开,变成一横,与人的样子渐行渐远。古人用人的正面形象表示“大”,所以由“大”参与构成的字多和人有关。

举一反三:

(1)以“大”为形旁参与构成的字,举例如下:

天:人的头顶。在“大”的最上方加一横,表示人体的最高处。

夫:成年男子。在“大”的上边加一短横,代表发簪,表示已经束发加冠的成年人。

夭:弯曲、曲折。在“大”的最上方加一撇,用歪歪的脑袋表示弯曲义。

奔:快跑。金文作,在“大”的下面加三个“止”(脚),表示人跑得飞快。

(2)“大”和“太”的辨析:“太”比“大”多一点,多出的一点是“太阳”吗?显然不是。因为古时候称太阳为“日”。那么这一点代表什么呢?这一点是区分“大”和“太”的分化符号,“太”比“大”更大,故而特加一点来提示。

活学活用:

(1)与“小”相对。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

(2)老,时间长。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指排行第一。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这三个板块的内容相辅相成,形体演变是结合字源分析偏旁和汉字的形音义,而举一反三和活学活用则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验证形体演变所得出的结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常用偏旁和一类汉字的印象。

综上,利用现有的甲骨文等古文字成果对常用字进行字源研究,既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汉字的形、音、义,也可以推进甲骨文的活化利用,更好地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帮助学生在了解字源的基础上正确地解读古代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正是我们做这个课题的初衷和目的所在。(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2020ZT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牛丽亚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博士)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