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11-24 10:14:43 来源:映象网

[摘要]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精神动力,是新时期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精神动力,是新时期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弘扬、创新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为、吸引力、生命力,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内容。

一、红色文化的构成及特点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产物,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而且在继承“五四”运动革命传统的基础上,开辟了我国新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红色文化的构成

1.红色物质文化

红色物质文化指的是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或者器物文化,是红色文化主体参与革命和建设、改革实践活动的外在显性部分,是对红色文化精神的阐释,构成了精神的客观载体。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

2.红色精神文化

红色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是对红色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内容高度凝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包括政治信仰、理论知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例如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

3.红色制度文化

红色制度文化是红色文化的制度形态,是在红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创建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一系列规范体系和行为模式,包括创建、推行、保护物质形态红色文化和精神层面红色文化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法规等规范。红色文化制度经过实践运行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升华形成了红色制度文化。

(二)红色文化的特点

1.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红色文化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服务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可以说政治性始终伴随红色文化左右。红色文化作为无产阶级先进文化的代表,与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具有高度统一性,它是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广大的无产阶级的新文化,是人民群众的文化。它从人民群众中产生又服务于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人民是红色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红色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就决定了彻底的人民性,人民性又是红色文化政治性的具体表现,两者达到了高度统一,这也是红色文化异于其他文化的首要特征。

2.阶级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红色文化是无产阶级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先进的新事物,必将要取代腐朽落后的旧事物。红色文化显著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对抗性必然会催生红色文化的阶级革命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存在着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形形色色的旧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就必然要消灭这些阶级及其所代表的阶级文化。因此,红色文化阶级性和革命性具有天然的统一性。 

3.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红色文化不是从天突降的,而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件,是老一辈留下的“传家宝”。特别是随着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断推进,红色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得到新发展,生动诠释了继承和创新发展的高度统一。

4.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红色文化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内在统一的完整逻辑,马克思主义托起了红色文化的高度和深度,中国的革命实践性给予了红色文化宽度和厚度,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造就了红色文化至今仍活力勃发。 

5.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中国的红色文化是建基在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土壤之上,同时吸收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革命性改造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本土性转化,是民族性和开放性的典范。

二、红色文化的价值

(一)红色文化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国红色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革命史,正是因为有了红色文化的指导,中国革命才得以一步步走向成功。红色文化见证和回答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它一方面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革命苏区人民和进步人士共同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延续、丰富和发展,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二)红色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我们党的历史上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不同层面红色文化的具体体现。这些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革命胜利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经济资源,中国革命文化资源不仅是思想资源、精神资源,而是一笔丰厚的经济资源。市场呼唤多元化的资源配置,革命文化资源需要借市场的力量得以发展壮大和创新。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既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又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纪念地,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坚实基础。反映革命战争的影视新作品层出不穷,从弘扬主旋律、场面恢弘的专题大片到展示个性人物细微情感的生活片,“五四”、“七一”、“国庆节”、长征、抗战等彰显革命文化传统的节日、纪念日热烈隆重,从怀念颂扬到以实际行动重走长征路、重上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宣传不断创新,从传统的瞻仰旧址到今天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所有这些,不但张扬了革命理想信念、革命热情、奋斗精神,唱响了主旋律,是健康文化的代表,被群众喜闻乐见,同时也激发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活跃了文化市场,发展了国民经济。

(三)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文化自信来自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一方面,红色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神奇古老独特的东方文明——中华文化对世界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红色精神是我国文化自信的主要因素。从而也证明了无论国家军队现代化程度多高,无论武器多精良,如果没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没有红色精神作为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的国家文化都将没有立足的根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何谈文化自信。正是因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奋斗精神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创新精神等红色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走向繁荣富强,让世人刮目相看。只有传承红色文化,才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红色文化是推动国民素质有效途径

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革命史,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红色文化承载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是国民教育的核心内容,红色文化承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开展公民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充分运用红色文化作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忧患意识,积极引导他们做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传播者、倡导者和实践者,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好人才基础和精神基础。

(五)红色文化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强大载体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程,有很多经验教训是值得吸取的。中国共产党作为红色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实践者与创造者,与红色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一,红色文化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一是坚持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指导地位;二是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三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历史证明,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才使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

(一)尊重历史,保证红色文化的真实性

尊重历史,就是要客观准确完整地展现革命历史进程,还原革命历史原貌,再现历史场景、活化历史风貌,不能断章取义,不能以偏概全,不能胡编乱造。要加强党史研究,收集大量与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展馆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经典故事资料,将发生在当地的“革命专门史”准确、客观、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不能随意篡改历史,包括不能有任何细节虚构,要注意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把握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性。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都应当客观、实事求是。当然,也要能把发生在当地的革命历史融入整个革命历史长河中,注意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前后衔接。同时,要维护现有红色遗存的真实性。要加大力度搜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文献、报刊、照片、声像等党史资料,使用过的奖章、袖标、旗帜、器械、文具、生活用品等实物;老领导、老干部、老党员以及国民个人留存的与革命斗争有关的笔记、书信、手稿、照片等资料和其他红色文化遗存,特别是在整理红色文化遗产时,应该遵循保护和恢复历史原貌的原则,从形状、结构、工艺、材质上进行原真性整理,不能削弱、损害或者改变红色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然后在原真性的基础上,以艺术化的形式将红色文化遗存所蕴含的历史和核心价值形象地表现出来,提高其吸引力。但是也不能为了吸引游客去拔高历史、渲染历史、美化历史,也不能断章取义,裁剪历史或篡改历史,要尊重和忠于历史,让真正的历史去感染和征服游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

(二)创新发展,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

我国红色文化传承过程中,一些地区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使得红色文化学习流于形式。无论是重走长征路、唱红歌,还是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在一些情况下变成搞形式主义,被当成一种娱乐或旅游活动,对于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的传承和了解不够,不能有效强化红色文化认同。一切形式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必须紧紧围绕传达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提升红色文化认同的目标,秉持文化传承的方式是为其内容服务的理念,创新红色文化传承方式,注重红色文化传承上内容和形式的契合。同时,应该注重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做好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不拘泥于形式,注重红色文化的内容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发挥红色文化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引领作用。

文化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一种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其内容应当具有普适性,其传承与发展形式应当具有创新性。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为其增添新的内涵、意蕴,不断改进其传承与发展的方式,才能使其焕发和保持新活力。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一代人所面临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相应的生活经验也千差万别。要让每一代年轻人理解和认同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在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能够体现其魅力、发挥其作用,则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特色,让人民群众产生共鸣感。

(三)打造精品,提高红色文化传播力和感染力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本身就具有品牌价值。在打造红色精品时,一是整合红色资源,实现区域联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往往规模不大,有些资源保存也不够完整,单独的一处资源很难诠释要塑造的文化主题,需要有关联的若干资源组合起来,才能共同演绎主题。因此,在开发红色资源时,要树立一盘棋的观念,走区域联合之路,形成整体合力。二是在资源分析中,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突出资源特色,确定恰当的资源开发主题。三是以影视媒体为平台,打造红色文艺精品,要大力创作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歌舞、小说等红色文艺精品,这既能推动红色产业的发展,也传播了红色文化,彰显了红色文化的魅力。

(四)结合实践,搭建红色文化的研究平台

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是一项长期建设工程,必须加强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红色文化的客观实践。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的红色文化研究机构。二是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等教学科研组织的作用。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素质、科研工作环境、科研学术氛围具有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可以在高等院校设立红色文化软实力研究课题供高等院校教师研究,不断丰富红色文化理论内涵;三是加快红色文化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红色文化企业不断加强红色文化产品的研发和升级,有条件的公司可创建红色文化企业产品孵化中心,提升红色文化企业的研发水平;四是打造集研究、创造和生产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产业生产、研究平台。以红色文化产业为基石,创新红色文化产品展示形式,不断加快红色文化研究创新,使生产、研究有机结合,转变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观念和加快红色文化发展。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远方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