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必将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5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界不断深化对《讲话》重大指导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地位作用和职责使命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战略要求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中央战略部署上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与伟大时代同发展、与亿万人民齐奋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必将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和实践昭示我们,如果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5年来,我们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把这一重要思想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各环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论文、进专著、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理论武装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必须全面准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在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领会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原创性贡献,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会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真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把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推出一批系统性与学理性并重、说理透彻与文风活泼兼备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党在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根据新的实践需要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研究和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要在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作出更大努力,在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坚持理论和实践相贯通,注重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力求思想上有新感悟、政治上有新升华、研究上有新进展,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拿出更多有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决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在服务人民中实现学术进步。
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守人民立场,走出书斋,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析事明理,不断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问做到群众心坎里。
加快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讲话》提出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考量,关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讲话》发表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勇担使命,加快“三大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完善基础学科,大力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建立一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哲学社会科学原创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对外学术交流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走向世界,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愈益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原创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能不能形成中国特色,能不能影响世界,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这样的原创能力。“言必称希腊”,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这集中表现为理论研究不能很好地解读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我们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抓住原创这个关键,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实现“三大体系”整体性大发展、体系化大突破,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瞄准“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的目标,在巩固前期学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学科体系建设力度,尽快构建起一批反映时代发展趋势、支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代表学科发展潮流、具有深厚基础的优势学科。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出具有时代高度、代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立足中国实际,推动重大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创新,在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把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作为着力点,主动设置议题,推出一批既反映中国立场又为国际学术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学术命题、学术范畴和标识性概念,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研究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科学回答时代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等重大问题开展理论和政策研究,推出一大批重要成果,为中央决策提供了学术支持,也使自身获得了长足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作出有说服力的科学解答。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强大驱动力,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心系“国之大者”,围绕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立足中国实际,始终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紧贴中央决策需求,推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储备性的高质量成果。把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基础理论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切实提升应用对策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深化智库体制机制改革,把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作为智库建设的重点,加强与决策部门的互动交流,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更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充分体现理论的先进性、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更好为党和人民服务。
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讲话》发表以来,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实践证明,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做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升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水平,发挥好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作用,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一套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要在深化对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特点和趋势认识的基础上,推进科研体系和管理体系现代化。特别是在科研管理体制、学术评价体系、成果考核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为“三大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制度环境,解放科研生产力,激励学术创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和惩戒机制,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建立优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让科研人员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推动形成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坚持久久为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才队伍建设上。在党中央关心和支持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已经成长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队伍。面向未来,仍要坚持出高质量成果和出高水平人才并重,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茁壮成长。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哲学社会科学力量。
(作者谢伏瞻 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0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