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要闻要论 > 正文

学苑论衡:中国何以建成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

2020-11-02 11:24: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摘要] 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

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并惠及全民、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奇迹的根本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十几亿人口,发挥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人民世代福祉,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重大作用。中国为什么能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正确定位:把社会保障作为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

2019年7月—8月,笔者到河南商丘、四川凉山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

河南省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安街道董庄新村有一户郭姓人家,原系农村居民,后因商丘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搬入了由政府补贴建成的安置新居。全家四代共8口人,第一代为年逾80岁的老年夫妇,男性腿脚不便,女性半身不遂且失语;第二代为50多岁的中年夫妇,因照顾老年夫妇没有固定工作,轮流就近务工;第三代为30多岁的青年夫妇,均在务工;第四代为适龄学童,在当地小学上学。这一家四代,人人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其中,老年夫妇每月获得的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河南省高龄津贴、重度残障补贴、生活困难补贴等各项相加,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政府补贴其参加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二人还可享受针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自负医疗费用只占5%左右。中年夫妇和青年夫妇均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并享受相应保障待遇。适龄学童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这些社会保障项目解除了家庭成员在老年生活、疾病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家庭成员照顾残疾人生活等负担。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郊的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祖孙三代5口人。这户人家原居住在偏僻的山岗上,住的是残破茅棚;现居住在比较平坦且有公路通达的地方,住的是由政府建设的牢固结实、人畜分开、内外整洁、基本生活用品齐全的新居。家中老人可以按月领取居民养老保险金,两名儿童分别免费进入幼儿园、小学。政府还代缴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等。正是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使这户极端贫困户能够过上吃穿“两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的生活。

这两户人家是低收入农村居民获得社会保障的缩影,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我国社会保障已经发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福利,保障水平已从过去免除生存危机提高到保障所有人基本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障的覆盖人数大幅增加。2019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9.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5亿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超过2亿人;年末全国共有8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5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顺利推进,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口规模最大、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幅度最大的国家,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2016年,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并惠及全民、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奇迹的根本原因。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公正的一项基本制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就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会向着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方向坚定前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历史,尽管新中国成立之初积贫积弱,但我们依然创造条件,在城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劳动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了初级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实现了制度转型与持续发展,迅速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必将持续推进,中国人民的世代福祉就有了可靠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高效率。比如,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制度统一、政令统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有力有效推进。又如,我国长远战略规划,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连续不断的五年规划等,保证了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还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为社会保障全面发展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是需要财力支撑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财力有限,只能建成低水平社会保障。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也有了越来越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人民的教育福利稳步提升;加强公共投入,快速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为全体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提供筹资规模2/3以上的财政补贴,全民医保目标较快变成现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连年增长,2019年已达1261亿元,让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我国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就把社会保障制度快速覆盖到全民,让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度保障,推动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望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就了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也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明确了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和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将进一步织密扎牢。

近年来,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我国社会保障学界不断深化研究,为促进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贡献了力量。例如,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的条件下,深入研究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问题;探讨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路径与方案;深化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权责均衡问题研究,探索降低用人单位缴费率、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并适度提高个人责任的可行方案;围绕补齐制度短板,加强对社会救助制度等制度研究;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新路径;围绕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企业年金、商业性养老金研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医疗及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路径;围绕维护制度公平、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等等。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既为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一些制度安排还存在短板与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大规模流动、信息化催生新就业形态等,都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新要求。面向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学者应继续深化重大问题研究。一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更好发挥制度作用。二是深入研究数字化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特点创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又适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保障现代化水平。三是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四是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特色提供思想来源。五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研究优化现行制度安排的路径和方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维护社会公正,更好造福人民。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09 版)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