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在全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基层党建,着力推进“五基四化”,强化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组织保证。近年来,郑州顺应新时代特大城市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发展规律,积极实践“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让群众感受到党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身边、智慧治理就在身边,走出一条城市智慧高效能治理新路径。
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在全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基层党建,着力推进“五基四化”,强化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组织保证。近年来,郑州顺应新时代特大城市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发展规律,积极实践“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让群众感受到党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身边、智慧治理就在身边,走出一条城市智慧高效能治理新路径。
郑州作为特大城市,既面临人口要素资源快速聚集流动、改革深化利益冲突增多等发展新问题,也面临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城市承载能力不足等历史问题。对此,郑州主动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坚持把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总抓手,以三级城运体系和四级网格体系建设为载体,开创了数智治理高效能的新格局。
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系统化。强化党建引领在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中的主线地位,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高位推动,建立完善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市县乡三级领导体系,推行领导小组办公室、网格化专班、城运中心“三位一体”实体化运行模式,建立周例会、月通报、季讲评等工作制度。建强组织体系,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为载体,建立网格党组织37731个,织密建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推进人、财、物、职能向基层下沉。
织密网格体系,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推进网格化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责在格中明、数在格中用”。科学划网定格,全市精细划分了215个街道(乡镇)一级网格、3530个社区(村)二级网格,19582个三级网格、4835个专属网格、47188个城市社区微网格,组成了无死角、全覆盖的网格体系。整合网格功能,梳理形成事项清单、权责清单、禁入清单3张清单,明确不同层级的网格治理事项,推动党建与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等各类网格“多格合一”。强化网格力量,出台网格人员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对网格定编定岗定责定人,扩大社会招聘,吸纳“五老”人员,打造“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组织”的组织体系。
筑牢数字底座,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加快推进数字化技术应用,实现“四网融合、数字孪生,智能派单、自动响应,实时更新、全盘掌控,快速高效、及时调度”。市域一体建设数据“一个库”,依托城市大脑基础底座,建设“人、情、地、事、物、组织”六要素数据库,实行分级授权、动态更新,以红、黄、蓝、绿四色对社会治理要素进行标识,有效预警管控风险。四网融合叠加要素“一张图”,推进政务网、视联网、物联网和基层治理网融合,健全“智慧哨兵”系统,绘制全市统一、多方共享、动态更新、精准识别的二维高清网格电子图。统分结合打造指挥“一平台”,全市上下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建设完善市县乡“上下贯通、纵横联动、统分结合、互联互通”的平台体系,实现“一屏观全域、一键全处理”。智慧赋能拓展服务“多场景”,开发小程序和特色场景应用,加快由促进治理向服务发展的功能拓展。
完善治理体制,推动基层治理科学化。全面整合发现端、指挥端、处置端等,形成市域一体化的智慧调度、智能预警、事件流转、管理评价运行机制。推进多中心合一,整合与城市运行和社会治理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的职责职能,规范化建设市、区县(市)、街道(乡镇)三级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实现一个中心管全域。强化多体系整合,融合云视讯、郑政钉等多种通信手段,构建纵向覆盖三级城运、四级网格,横向联通市直、区直部门,市域一体、直达网格的指挥调度体系。归集多事件入口,依法厘清不同层级责任边界,一体化建设市、区县(市)、乡镇三级事项库,将郑好拍、网格员巡查、智能发现、12345热线电话、110非警务事件等10大类事件来源,统一归入城运平台,畅通民意反映渠道。统筹多方面联动,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事项协调联动处置机制,构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模式,实现全数据流转、全流程覆盖、全过程监督、全方位预警。实现全流程闭环,按照小微事件三级网格立刻办、责任清晰事件城运一键派、一级网格统筹资源管全面的原则,优化事件处置流程,构建问题自动发现、任务智能分派、信息直达基层、结果跟踪反馈的智慧化工作闭环。
郑州创新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数字赋能”,把组织优势和数字技术叠加融合,形成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高效机制和应急功能,带来如下几点启示。
以前瞻眼光布局基层社会治理。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为基层治理提出了新要求,郑州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表面是管理方式的转变、工作流程的重塑,但本质是思想观念、治理理念、治理体系的变革。在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背景下,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前瞻认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目标导向和要素构件,推动基层治理方式从行政性单一化管理向党领导下的多元共治转变,从硬性管理向柔性治理转变,从传统粗放式管理向现代精细化治理转变。
把党建引领优势贯穿现代基层治理全过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郑州深入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网格全面覆盖,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机制和“组织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的格局,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堡垒聚合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最大化地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治理效能。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根本,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引领社会治理为基础,进而更好引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实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具体化、实践化。
靠智能手段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在数字技术时代,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郑州运用网络思维、数字思维、平台思维,通过系统化,打破“条块分割、信息碎片、重复派单、分散指挥、多头考核”的传统治理模式,建设完善了市域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效率。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必须注重强化数字赋能,把智慧理念融入城乡发展、建设、管理、服务各环节,加快构建“市域一体、一网统管”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线下机制线上融合,积极开发“智慧+”应用场景,推动基层治理由“数字”向“智慧”转变。
用敏锐感知及时倾听民意回应诉求。基层治理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郑州走好新时代网上网下群众路线,织密纵到底、横到边的基层网格,对线上“键对键”的群众诉求,用网格员的“铁脚板”做好线下“面对面”的现场处理,以共建、共享、共治推动“平安”和“幸福”,从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两个维度验证网格化治理成效。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必须坚持人民立场、聚焦民生需求,持续完善精细化服务,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强化“一老一小”服务等工作,涵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力量源泉。
(作者单位:省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