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中原党建 > 正文

中原地区城市起源、发展与鼎盛

2023-06-16 08:41:22 来源:河南日报

[摘要] 古代中原地区是天下之中,四方辐辏之地。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而城市又是文明的重要标志。

刘余力

古代中原地区是天下之中,四方辐辏之地。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而城市又是文明的重要标志。探讨中原地区城市起源、发展、鼎盛等问题,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产生、发展、兴盛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孕育阶段。城市出现之前,早已有了大型的环壕聚落。生产力的发展,发明了城墙建造技术。将建筑城墙的技术运用于聚落,离城市的产生就不远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聚落对应的氏族势力的扩张及氏族之间战争的兴起,建造城市就成为社会的需要了。当所有因素都积累到一定程度,“城市”这朵灿烂之花便破土而出,极为震撼地绽放在大家的面前。

产生和初步发展

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城市,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郑州西山古城和淅川龙山岗古城。西山古城位于郑州市北郊23千米处的西山上,距今5300年~4800年。城址平面近圆形,面积约3.45万平方米,在西、北城墙分别设有城门。城墙的建造,采用了夯打、版筑和挖槽筑基等多种技法,表现出建筑技术的进步,在中国古代城市史上,可谓是开历史之先河。这一阶段的城市刚产生,因此数量少、城市规模小、城垣形状不规整,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目前发现的龙山时代的城址有13座,分别是:安阳后冈、濮阳戚城、濮阳高城、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新密古城寨、温县徐堡、博爱西金城、辉县孟庄、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平顶山蒲城店、襄汾陶寺。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这些古城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和嵩山地区,从北至南形成了一条中原“古城线”。王城岗城址位于登封市告城镇王城岗遗址内,由东西并列的小城、大城共同组成。小城年代早于大城,小城废弃后大城开始修造。小城平面呈方形,面积约1万平方米;大城平面为长方形,面积达到34.8万平方米。大城是目前为止龙山时代城址中面积最大的一座。

迅猛发展和变革

这一时期,由于国家的产生,都城开始出现。都城是由城市发展而来,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方小城市的兴起,城市数量增多。特别是到了东周时期,城市数量激增,有学者统计当时中原地区城市有176座。

城市规模急剧增大。夏代城市面积由龙山时代10余万至30余万平方米扩大到100万至300万平方米,商代都城的面积甚至达到20万至30万平方千米。

除了城市数量、城市规模这些常规的、表层的变化外,这一时期城市在内涵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一时期形成了较系统、先进的都邑选址理念。表现为:一是都邑位置选定在广阔、平坦的平原。偃师商城坐落在洛阳盆地东段,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呈东西向窄长形。夏商时期,偃师商城遗址一带地势平坦,最大高差在1米左右。二是都邑选定在水源充足之处。偃师商城南临洛河,与伊河靠近,周边还有一些季节性的河流。三是遵循“因天材,就地利”的原则。偃师商城大城平面呈“厨刀形”,南部较窄形似“刀柄”。其大城城垣在南部没有走直线,而是突然内折,形成“刀柄”状,应该是利用地形的结果。四是都邑选址时都注重自然环境优越性。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均以洛阳为都城,洛阳位于伊、洛河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所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历来都是中原地区的重要粮仓。

这一时期开始对城市布局有明确的规划,形成了以大型建筑区为中心的分布格局。二里头都邑的中心区分布着宫城和大型宫殿建筑群,其外围有主干道网连接交通,同时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宫殿区的近旁,祭祀区、贵族聚居区都拱卫在宫殿区周围。郑州商城的宫殿区位于内城的东北部,居住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围绕宫殿区分布。贵族居住区紧临宫殿区,墓葬区在内城周围,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商城的外围。

夏商周时期,由史前时期的“单城制”发展为“双城制”。史前时期城址只有内城而无外郭,基本属于后世“宫城”性质与职能的“单城制”;到了夏商周时期,内城外又修建了郭城,形成内城外郭的“双城制”形态(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遗址布局形制的考古发现所反映的社会形态变化研究》)。战国时期,“双城制”出现一种新的形式,由春秋时期的内城外郭演变为“城郭并立”,宫城或在郭城之外,或割取郭城的一部分为宫城(许宏:《大都无城》)。新郑郑韩故城是春秋时期郑国都城和战国时期韩国都城的合称。战国韩都将春秋郑都的中部筑起一道南北向的隔墙,将原来的郑都分为东、西二城,形成了西宫城、东郭城“城郭并立”的布局。

秦朝统一后,设计了都邑、郡、县三级城市体系,并试图将战国时期各国的都城及城市都纳入到这个体系中。但秦国祚短暂,这个城市体系并未完全建立。秦都咸阳以宫殿为主,未见筑城遗迹。

汉朝建立后,刘邦下令“天下县、邑城”,即天下郡县都要修筑城市,拉开了汉朝城市建设大潮的序幕。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的城市,不仅规模扩大,而且城市分布的地域更广,城市的密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城市遗址近200处,其中可称为大都市的有7个,分别是:洛阳、温(温县)、轵(河南济源)、宛(南阳)、阳翟(禹县)、睢阳、陈(淮阳)。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城市总体上呈现北密南疏的特征,北部的城市密度明显高于南部。

两汉时期的郡县城市,结束了夏商周以来以血缘政治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以地缘政治为主体的社会结构,这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属于本质上的变化。其布局有明显的特点,明显形成两个中心。一是以郡县治所为主,形成城市的政治活动的中心区。另一是以市为主,结合民间手工业区有居民区,形成城市的经济活动中心区。两汉时期,庙与宫分离,庙在宫之前,庙退居次要地位。光武帝立高庙于洛阳,明帝亦立世祖庙于洛阳城内。都邑以皇帝宫殿为全城中心的设计思想确立。

城市的鼎盛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城市,逐步发展成布局严整、中轴对称的封闭式里坊制城市。这一时期的城市设计理念先进,规划合理,城市布局整齐统一。城市的规划,至隋唐时期发展到高峰。魏晋至隋唐时期对之前几千年的都城制度进行了规范、完善和改革,创造了多项影响深远的都城建制,具体表现在:

第一,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产生变化,城市规模差距拉大,出现了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如唐代洛阳城,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第二,首次出现了中轴线的对称布局。从曹魏邺城开始,中国古代都城真正意义上的中轴线布局出现。至此,早期城市分散的宫殿布局被中轴对称布局取代,影响深远。这种中轴线的对称布局,至隋唐时期臻于完美。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北起邙山,经龙光门、玄武门、应天门、端门直至外郭城南门定鼎门,纵贯全城。

第三,皇城正式出现。北魏洛阳城废除了东汉时期的南北两宫制度,建立单一的宫城,宫城位于全城的北部。贯通西阳门和东阳门的中东门大街将全城分为南、北两半,北面主要是宫城,南面沿铜驼大街两侧集中分布着各类中央官署。这种中央官署集中分布的情形,改变了东汉时期中央官署分散的状况。至隋唐时期,又专门建造皇城,用来集中安置中央官署。至此,都城只设宫城的布局被打破,皇城、宫城开始成为我国古代都城的标准配置,一直被后世效仿。

第四,重视修建祭祀类建筑。北魏洛阳城宫城南部的永宁寺,建于北魏孝明帝时期,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专供皇帝、太后礼佛之用。河北临漳县赵彭城北朝佛教遗址,位于东魏北齐邺城的南郭城区,是一处东魏北齐政权的皇家寺院。

第五,强化军事设施。曹魏邺城开始,在城东北设置冰井、铜雀(爵)、金虎三台,带有军事性质。魏明帝在洛阳城西北角地势较高之处建金墉城,明显模仿邺城三台,成为洛阳城的重要军事堡垒。

第六,城市道路发达,里坊整齐划一,市场南移。北魏时期里坊制的雏形显现,至隋唐时期里坊制发展到极致。以隋唐洛阳城为例,在洛河以南探出南北向街道12条,东西向街道6条;在洛河以北探出南北向街道4条,东西向街道3条。城内街道纵横交错,组成里坊。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勘察可知,隋唐洛阳城共有109坊。隋唐时期,将东汉时期设置于城市北部的市场迁至城南,一改之前“前朝后世”的布局,形成全新的“前市后朝”格局。

第七,城市周边的石窟寺增加。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并在洛阳修建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专门用来翻译佛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经久不衰。佛教在中原地区极为流行,在南北朝及中、晚唐之际达到鼎盛。在邺城附近有响堂山石窟。洛阳城南边有大型的龙门石窟,在洛阳城周边还有一些小型的石窟寺10余处,如水泉石窟、万佛山石窟、虎头寺石窟、巩义石窟、西沃石窟等。

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隋唐时期,无论是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建造水平,还是城市设计理念、规划布局,中原地区的城市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五代以降,中原地区城市虽有一些变化,但总体趋向衰落,已没有了隋唐时期的繁盛景象,中原地区城市的领先优势不复存在,故不再讨论。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