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但要使乡村振兴发展起来,关键还是乡村自身造血功能的塑造与提升,包括乡村发展前景的谋划、特色资源的整合、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名优品牌的打造等内部因素,最终使内部因素与外在条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乡村振兴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3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9年聚焦于“三农”问题,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分别提出并实施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对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要使乡村振兴发展起来,关键还是乡村自身造血功能的塑造与提升,包括乡村发展前景的谋划、特色资源的整合、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名优品牌的打造等内部因素,最终使内部因素与外在条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乡村振兴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借鉴安吉鲁家村发展经验
鲁家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办事处的东北部,距县城5公里,原是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下辖1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2100人、16.7平方公里。现已发展成为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的创富明星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工业发展先进村、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2011-2016年的集体经济年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8万元、1.9万元增加到286万元和3.2万元。
1.科学进行村庄发展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聘请规划设计公司对村庄环境、产业发展以及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创新规划设计,整合用活鲁家村内的人文资源与自然条件,对村庄历史文脉进行梳理,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引进新思想,策划新产业,优化乡村产业结构、重组乡村空间格局、改善乡村生产方式、传承乡村生活方式,协调乡村人地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让更多的人爱上乡村,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到村庄。并将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美丽乡村能够产生美丽经济。
2.及时整合村庄优势资源
整合村内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土地、山林水草等特色资源,为先期设置的家庭农场的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奠定良好基础。量身定制了18个差异化家庭农场的面积、风格、位置、功能等,核心农场位于中心村,其余农场错落有致地散布于四周,分别以野山茶、特种野山羊、蔬菜果园、绿化苗木、中医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为主体,并通过一条4.5公里的环村观光线路将各个特色家庭农场有机地串连成一个整体,最终形成“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集聚区(田园综合体)。
3.引进大量企业工商资本
在规划整合特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以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为前提,以股份制合作运营方式吸引企业工商资本近20亿元,将土地资源及时转变为工商资本。
4.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创新
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高新产业园区,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开发名优土特产品,进一步推进三产融合创新,拉长产业链条,不断提升土地资源附加值。
5.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
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原则,成立经营公司专注旅游景区管理和营销宣传,以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为前提,引导农场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乡村旅游产品,带动鲁家村健康发展。
6.建立互利共赢组织架构
启动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建立“公司+村+家庭农场”互利共赢的组织架构,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三家公司,村集体和旅游公司均是分别占股49%、51%,使得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以及村民都能受益。
二、促进河南乡村振兴健康发展
1.努力做好宏观顶层设计
河南各乡村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产业基础、社会文化背景、交通区位情况等方面千差万别,乡村振兴必须因地制宜地做好顶层设计。目前仅有的《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千村试点”规划等是远远不够的,容易造成顶层设计与乡村实践的脱节,容易出现“就村庄论村庄”等问题,形成某些乡村的孤立发展或相关乡村的重复建设。因此,顶层设计要强化科学研判预测,使各空间尺度、各地域类型的乡村振兴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做好河南省域层面的产业布局和城乡聚落体系规划的顶层设计;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愿景规划,及时做好县市区级层面的乡村聚落布点规划;条件优越、优势突出的乡村优先进行规划建设,条件恶劣的深山区村庄要着重于易地搬迁。
2.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河南省现有4.6万多个行政村的地域条件千差万别,在振兴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挖掘整合山区、平原、郊区等不同地域类型中极具乡村特色的山水、宗教、民俗、圣贤、民宿、“非遗”等特色资源,突出乡村地域比较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3.积极引进工商企业参与
鲁家村的振兴发展已经吸引工商资本20亿元,据此标准河南省4.6万个行政村的振兴发展将需要各类资本投入92万亿元。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振兴发展仅靠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部门要根据各地域乡村类型特点,及时出台相关招商引资政策、金融政策等,以财政资金投入为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引进企业工商资本,使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成为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
4.大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聚区发展模式,要求河南农村在确保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优质高效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数字农业等,努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等下游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各类农业机械制造等上游产业以及相关的旁侧产业。通过特色农业发展、休闲资源开发、农产品深加工、数字化以及与科研院所的研发创新、商贸服务业的有效对接,使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形成乡村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继而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5.始终坚持市场主体导向
河南省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必须增强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研判预测的科学性,在农村优势资源整合、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企业工商资本注入以及农村急需各类人才引进培养、利益分配等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化配置功能,使宏观规划调控引导与乡村振兴建设实践结合在一起,使乡村振兴建设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乡村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河南农村健康发展。
6.建立互利共赢组织架构
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在河南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利益相关方之间必须建立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互利共赢的组织架构,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既能够科学合理及时决策,也能够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管理,最终使“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营模式合理有序推进。同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分红机制,使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互利共赢格局,有利于调动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形成河南乡村振兴合力,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郭荣朝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农业农村发展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21JC01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