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文化强国建设征程上,旗帜鲜明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文化强国建设征程上,旗帜鲜明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筑牢立德树人工程奠定了坚强的文化思想基础
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文化领导伟力,为立德树人工程提供“压舱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实施立德树人工程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权,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立德树人工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
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意识形态安全,为立德树人工程构筑“防火墙”。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实施立德树人工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要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警惕意识形态风险,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教育引导青少年肩负时代重任、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人民价值取向,为立德树人工程树立“指南针”。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鲜明的人民立场,彰显百年大党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根铸魂、固本培元,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做为民为公的奉献者。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动立德树人工程赋予了中华文化主体性底色
一是用好文化资源,增强立德树人工程的历史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闪耀着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文化脉络。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要用好“文化资源库”,巩固青少年的文化主体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核心教育资源,讲清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革命精神和先进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论清党的红色基因和先进性本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
二是坚持独立自主,提升立德树人工程的精神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具备强大的独立自主精神,彰显中华文化自主性的创造性和自觉性。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要立足中华民族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以中华文化的独立自主精神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立德树人“大使命”,为青少年讲明白“古今中西之争”,破解“中国去向何处”的问题,引导他们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三是勇于守正创新,明确立德树人工程的实践动力。对历史最好的继承是开辟新的历史,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在守正创新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守好“根脉”和“魂脉”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今用,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立德树人服务,立德树人工程要以文化力量增强青少年文化主体性,在守正创新中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方法论锻造了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一是善用“两个结合”增强思政课的引领力。“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生动典范,实施立德树人工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深刻领悟“两个结合”核心意蕴和时代价值,以中华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情怀等精神内核打造思政“金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引领力。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讲深、讲透、讲活“两个结合”的道理、学理、哲理,厘清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两个结合”的逻辑关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增强铸魂育人质效,引导青少年把学习奋斗目标同民族复兴伟业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二是用好“两个结合”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实施立德树人工程要以“两个结合”的丰富案例和文化资源为素材,打造“大思政课”文化教育品牌,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思政小课堂”以彻底的理论说服青少年,在“社会大课堂”以强大的真理引导青少年,不断增强思政课启智润心、铸魂育人效果。同时要以“两个结合”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完善新时代文化叙事逻辑,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深邃之思想明心立志,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新鲜血液。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立德树人工程涵养了高度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一是把握“命脉”,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强大思想武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要举旗定向,自觉承担文化育人职责,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坚持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立德树人工程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有利文化条件。新时代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立德树人话语权,聚焦文化主题、创新话语形式、发挥话语效能,让文化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引导青少年增强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认可、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青少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二是坚守“根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相契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明体和达用两个方面凝练概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涵和实践要领,为立德树人提供丰富育人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施立德树人工程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增强青少年内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作用,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推动立德树人价值观教育一体化贯通,教育引导青少年争做有坚定信念、过硬本领、高尚道德、担当使命的时代新人。
作者简介:蒋笃君(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河南省党的教育政策研究课题(2024-DDJYZC-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VSZ030)、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4SJGLX1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