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河,这条流淌了五千多年的河流,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兴盛的全过程,孕育了丰富而灿烂的黄河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于2024年9月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民俗风情、艺术瑰宝和哲学思想。
黄河,这条流淌了五千多年的河流,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兴盛的全过程,孕育了丰富而灿烂的黄河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于2024年9月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民俗风情、艺术瑰宝和哲学思想。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迅猛推进无疑为各种文化现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挑战不仅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更体现在年轻一代对其文化传承意识的淡薄与减弱上。一方面,传统的传承方式如口传心授、师徒制等在现代社会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导致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年轻一代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甚至产生了文化虚无主义倾向。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时代变迁的语境之下,探索并实施有效策略以保障黄河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广泛弘扬,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重大议题。
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载体,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在推动黄河文化传承的进程中,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与条件,占据了无可比拟的战略地位,展现出显著优势。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这一优势更为凸显,为系统探索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特别是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仅能够实现文化资源的跨越地域共享与高效利用,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增强他们传承与发展黄河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黄河文化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一、构建黄河文化数字资源库
数字化校园可以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构建黄河文化数字资源库。该资源库应包含黄河文化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艺术瑰宝、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和存储。可以联合相关机构和专家,对黄河流域的文物古迹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建模,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和数字图像,构建黄河文化数字资源库。这些数字模型和数字图像不仅可以在数字化校园中进行展示和互动,还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和创作素材供师生使用。
二、开发黄河文化在线课程与教材
数字化校园可以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教育资源,开发黄河文化在线课程和教材。这些课程和教材应涵盖黄河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历史、地理、民俗、艺术等,并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设计和实施。通过开发黄河文化在线课程和教材,不仅可以丰富数字化校园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例如,邀请黄河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录制《黄河文化概论》、《黄河民俗与旅游》等在线课程视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精神内涵。
三、搭建黄河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
数字化校园可以搭建黄河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为师生提供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该平台可以包括在线创作工具、作品展示区、文化交流论坛等功能模块,方便师生进行创作、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高等院校推动黄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战略框架内,充分利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元化赛事平台,为学生提供将黄河文化元素融入项目策划、产品设计等实践环节机会。同时,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与企业共同开发黄河文化文创产品,如黄河主题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四、推动黄河文化研学旅行与数字化教育
数字化校园可以依托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与黄河流域的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机构合作,共同开发黄河文化研学旅行课程,推动黄河文化研学旅行与数字化教育的融合发展。通过组织师生前往黄河流域进行研学旅行,结合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构建黄河文化的虚拟体验场景和互动平台,为师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加深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五、提升数字化传播能力
数字化校园可以积极引入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先进技术,开设相关课程和培训,将黄河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之中,专创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数字化传播能力。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黄河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活动。比如参加文旅直播大赛、黄河文化旅游主题活动短视频大赛等活动,通过制作短视频、直播讲解等,提升数字化传播能力,扩大黄河文化的影响力。
数字化校园在黄河文化协同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通过构建黄河文化数字资源库、开发黄河文化在线课程与教材、搭建黄河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以及推动黄河文化研学旅行与数字化教育等路径,数字化校园可以有效地赋能黄河文化的协同发展。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数字化校园在黄河文化传承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数字资源的版权保护、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保障等。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数字化校园在黄河文化传承中的应用模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全球化浪潮与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价值。数字化校园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与丰富的教育资源,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推动黄河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的技术优势和教育资源,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 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黄河文化传承与数字化传播协同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024ZT031。作者: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郭丽、讲师杨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