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河南“中道”精神的哲学根基及其当代意义

2024-11-21 17:52:43 来源:映象网

[摘要]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其中说到:“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而嵇文甫先生认为最能体现河南地域文化精神的就是“中”,将河南精神归结为一个“中”字。诚如河南地理位置所居、“逐鹿中原”所显、地方方言所示,“中”彰显着河南优秀地域文化“从容中道、平正通达”的精神气象。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其中说到:“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而嵇文甫先生认为最能体现河南地域文化精神的就是“中”,将河南精神归结为一个“中”字。诚如河南地理位置所居、“逐鹿中原”所显、地方方言所示,“中”彰显着河南优秀地域文化“从容中道、平正通达”的精神气象。“中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河南地域的凸显,已然内化为河南人民日用而不觉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

一、河南“中道”精神之源

从文化渊源来看,儒释道文化在这里荟萃,“用中、持中、守中”共同构成了河南人基本的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

春秋末期出现了“怨天”、“骂天”的声音,传统天命信仰出现了危机。天命信仰的世俗化,从五帝时代“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到西周时期“制礼作乐”的文化建制,彻底斩断了“民”与“神”之间的沟通,出现了所谓的“理性的秩序”。而在这一“祛魅化”的进程中,儒家创始人物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天命观,以“中正平和”的态度,确立了人本主义的立场。秉持“用中”的孔子,其讲学、游说等活动频现于中原地区,儒家思想在中原大地上较好地保持着传承。河南地域方言和文化传统中所闪现的“中道精神”和“平正通达”,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允执厥中”和儒家“中庸至德”精神的秉承。

“中观”般若代表着佛学智慧的主要成就,它以“有无双遣,不落两边”为中道的主要方法,反对“边见”,同样反对世俗谛中的极端化和绝对化。佛学看待世界的方法,所依凭的尺度就本原上讲是内在的,中观般若指向的“心”不假外求,正是“心”本身;真俗一体所改造的也只是主观之“我”,而非客观之“他”。而“持中”既是对“执有”偏见的实用主义的克服,也是对“一切皆空”绝对的虚无主义的规避。河南域内遍布的佛教历史文化资源,濡养了当地人们“持中”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而佛学智慧也在河南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弘扬。

道家的创始人物老子,作为中国思辨哲学的先驱,其故里乃今河南鹿邑,而其思想的集结《老子》成为永恒的经典。一书当中随处可见对立统一的两面,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善恶、美丑、宠辱、动静、清浊、曲全、洼盈、敝新、雌雄、歙张、贵贱、成缺、进退、往复、得失、祸福、牝牡、柔弱与刚强、虚心与实腹等等。崇尚“守中”的老子对经验事实的理性总结,充满着辩证思维,蕴含着“守中致和”的思想。

二、河南“中道”精神之实

从内容呈现来看,建基在阴阳和合基础上的经与权、情与理、文与质之间的平衡,“中”便成了河南人把握“度”的智慧追求的突出表达。

《尚书》的“允执厥中”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当孔子感慨舜的德性智慧时,说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他看到舜能用精微之中道于民,于是直呼:“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篇》),认为中道乃是常理,而用中之道则为常道,将中庸誉为最高的德性智慧。而且“子曰:人皆曰予智,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中庸》),孔子还指出这用中之道难以持守。并在品评弟子子张和子夏孰贤时,认为“过”与“不及”都不是中道之行。 

儒家的“亚圣”孟子进一步深化了中道之行的具体运用。《孟子·尽心上》云:“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强调如果固守中道而不通权变,无异于偏执一端。河南洛阳的“兄弟大儒”程颢、程颐则明确承继了:“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的孔门心法。而且,程颐进一步强调:“正者有时而失其中,中则随时而得其正,故‘守其中德,何有不善?’(《伊川易传·卷三》)是说中道精神的践行,需要结合具体情境的变化加以权衡,而非固守执一而行。这与《中庸》:“君子之中庸,君子之时中”所提倡的“时中”原则一脉相承,是知时达变、以致中和的具体落实。

《老子·第五章》:“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这里的“中”不是简单的指“中间”,而是指“虚也,空也”,就虚空的思维方式而言。在理解了矛盾着的两面相互转化的原理,在领悟到了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之后,老子提出“弱者道之用”的主张,秉持“守弱”、“贵柔”的立场,从而建立起以“自然”为宗、以“无为”为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老子的“守中”旨在超越二元对立,非对象性地理解和把握世界,正是以静制动, 清虚无为, 随物而适、因时而变的思维。

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据断故里在今河南商丘的庄子,则针对当时的“是非之辩”,提出了“环中”的思想。“环中”的“中”同样也不是指中间,而是“中空”,是站在两相对立的立场之外,没有任何“成见”,空谷虚怀地全面观照,才不致于陷入思想的偏狭。庄子的“得其环中”正是不设对立、不落一偏,以“以明”而“应物无穷”的思维方式。  

我们看到,老庄讲“中”,是通过拓宽视角,开放心灵,使得人们能以多元和包容的心态建立共识。正是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河南地域文化以华夏部族为主体,融汇东夷、苗蛮多部族的文化,呈现出兼容众善、博采众长、和合与共的特点,以包容性的胸襟和开放的姿态,在中原大地上融摄了不同类型的文化。

三、河南“中道”精神之义

就当代意义而言,河南地域文化所彰显出“从容中道”的精神,既有理想人格的德性义,又有道德修养的方法义,还有天人合德的境界义。可以说,“中道”精神是河南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生存智慧。那么,我们很有必要挖掘其精神价值,使其继续成为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原则。

(一)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中道”作为理想人格具有德性之义。 《诗·大雅·抑》云:“温温恭人,惟德之基”,凸显的正是“中道”的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理想人格和处世之道而存在。《论语·述而》篇记载孔子的气象:“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生动描绘了孔子文质中道的德性修养。河南的学者嵇文甫则用“文而不弱,武而不暴”来概括河南人的精神气质和群体印象。

(二)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中道”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义而存在。《论语·子路》篇记载了孔子的德行判断:“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孔子认为狂者贸然向前,勇于进取;狷者洁身自好,有所不为;狂狷者,皆不是合乎中道之人。而当荀子在阐释“仁”与“礼义”之间的关系时,则明确提出了“比中而行”的方法论,并用“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荀子·不苟》)来具体阐释如何畅达这不执一端的中和之情,以及如何通达“文质合一”的人格成就,对当代人的德行修养方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开封府相继的两任知府,以“严明”著称的包拯和以“宽仁”为要的欧阳修历来为河南百姓津津乐道,这也奠基了“择中而行”的为官之道,力图在情与理之间把握平衡的治理理念。

(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中道”成为天人合德的境界义而显现。《中庸》把“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品德认为是成圣的枢机。然而,人不能生而知之,不能无人欲之私,那该如何才能达致从容中道的状态呢?于是,《中庸》紧接着提出“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指人能够秉承中道之行而达致天人合德的境界。具体说来,诚如学者李存山在回应“人何以为万物之灵”时,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说:“因为人禀受了‘天地之中’或‘五行之秀’”。所以,人可以通过其精神活动“诚”来达到对“天地之德”的自觉,实现“以德配天”的价值旨趣。而且,《易经·乾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所强调的正是人如何从容中道,能够在“达变”中“守正”,在“守正”中“创新”,从而真正做到“与四时合其序”的德行践履,真正实现“与天地合其德”的境界追求。

 在当代,追根溯源地阐释河南地域文化之“中道”精神,对于我们鉴别河南优秀地域文化,把握“以文化人”的精神源头,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管窥见豹的示范作用。 河南地域文化的“中”,不仅仅是词源考据学的资源,也非简单的文化现象的表征,而是它所彰显着的中道精神渊源流长。对河南地域文化之“中道”精神的挖掘,是我们剖析文化认同的根基,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推进文化自强的步伐,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具体显现。

【作者信息】张佩荣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郑州轻工业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研究员。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孔子孝悌之道的现代转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ZDJH-750)研究成果之一;郑州轻工业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机制研究成果之一。)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