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思想纵横|周嵘 冉艳芳:推动“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建设提升路径

2024-05-07 09:28:15 来源:映象网

[摘要]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技能河南建设是河南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打造技能强省的关键举措。当前,我省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正当其时。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技能河南建设是河南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打造技能强省的关键举措。当前,我省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正当其时。

政策驱动,政府应充分激发技能人才活力 

一是落实技能人才福利保障。政府应从制度层面切实维护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性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办法和激励举措,引导企业建立或完善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提升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要健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实行岗位成长和职级通道并行设置,引导企业建立多层级的技能人才纵向发展通道,对不同岗位序列之间的横向转换提出明确建议,为技能人才成长提供稳定预期。要为技能人才提供财税、医疗、教育、社保、就业创业等多元化的支持服务,为高技能人才聘用放宽学历或资历要求。

二是建立技能人才多方评价机制。政府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机制,引导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技能人才评价。把技能人才评价权下放给企业,引导和促进企业内部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指导企业灵活采取综合鉴定、业绩考评、过程考核、竞赛选拔等多种方式,做到因需施策、分类指导、“一企一策”“一人一策”,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开展职业技能评价机制,制定契合生产实践流程的评价体系,包括前期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后期评价。同时发挥学校主体作用,会同行业、企业共同展开考核评价,通过多元协同共进,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发展、契合企业需求。

三是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统筹推进技术技能教育、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深度融合,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职业体验教育,建设向社会开放的省级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基地。打通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壁垒,统一职业资格认定标准,健全技能价值导向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同时,积极借助世界青年技能日,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

主动担责,企业应积极发挥技能培训主体作用

一是提高企业对技能培训的认识。企业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企业应积极发挥用工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培训体系,搭建科学合理的培训平台,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大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积极引导职工参与企业培训。头部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建设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强顶尖技能人才选拔培养。

二是积极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企业应立足于社会、企业、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高度看待校企合作所带来的效益,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实训中心、教学工厂等,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努力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综合考虑学校所设专业与自身行业的配比性,寻找“门当户对”的院校,全面深入参与校企合作全过程,将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技术融入到职业教育的课程中去,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招生就业等。

三是探索人才梯次培养模式。企业应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围绕河南省7大重点产业集群和28个重点产业链,立足产业发展特点,瞄准企业实际需求,构建涵盖岗前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紧缺职业技能培训、师带徒培训等各类形式的技能人才梯次培养模式,贯穿技能人才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加大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数字营销等新技术培训力度,引导企业加强数字工作场所的职工技能培训。

大有可为,职业教育应扛起技能人才培养“大旗”

一是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职业教育应坚持面向产业,主动对接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和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要求,聚焦河南省主导和优势产业以及重点培育的28个千亿级产业链,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种业、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数字乡村、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急需的新兴专业,注重培育区块链、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等未来产业相关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家政等人才紧缺专业,改造升级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现代轻纺等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

二是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责任。育训并举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属性,育训并举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职业教育应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结合在校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职业院校学生一人多能、人人持证,推动实现“出校门即领证”。充分开发利用自身优质培训资源,主动面向企业、社会开展订单式、项目制等各类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的培训,尤其侧重开展新业态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学校自建、校企共建、政府统建实训基地,提高培训实效、就业质量。

三是提高技能培养培训的能力。职业教育要积极探索建立基于工作岗位、课程体系、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要重组校企融合结构化师资队伍,组建技术技能大师领衔、企业一线工匠+学校教学能手为主体的结构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信息化培训能力,加快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信息化培训服务模式,推动实现产训结合,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培训需求。要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和先进教育模式,不断提高技能人才供给水平。(周嵘 冉艳芳)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此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成效与提升路径研究”(2023JC046);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高质量服务技能河南建设的路径研究”(2021SJGLX640)研究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