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2023-11-07 18:10:52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在多种教育主体和教育活动共同作用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认知,而且也在情感态度上呈现出较高的自信和认同,更能够自觉地将其运用到自身生活学习之中,自觉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要求规范自身言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调高等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重中之重,必须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必然性。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予以特别强调,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推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党中央集中领导推动下,宣传部门、教育部门、高等学校精细组织、全力推进,不同教育主体有机配合、协同工作,高校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这种成效不仅直接表现为青年学子对于教育内容的认知、自信、践行有了显著的增进,而且还充分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上。

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深入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行动

        在多种教育主体和教育活动共同作用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认知,而且也在情感态度上呈现出较高的自信和认同,更能够自觉地将其运用到自身生活学习之中,自觉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要求规范自身言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抗击疫情之中更是得到进一步的显现,与之相对应的是西方制度的弊病、矛盾进一步凸显,更加坚定了青年学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青年学子在近些年相关事件中的表现也在充分证明这一点。

 2020年5月7日,清华大学图书馆发布2019年图书借阅排行榜,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毛泽东选集》。知乎上出现了一条看似平淡的提问“从古至今,你觉得最伟大的中国人是谁”,截至2020年5月11日已引来5000多条回答、近1000万浏览量,大约70%以上的答案都指向了毛泽东。被点赞次数、引用次数最多的一条评论是“人民说是他,他说是人民”。这些都在说明,新时代许许多多青年学子的思想正在转变。这恰恰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在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多元载体在推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形成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里,工作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哪里;人们主要从哪里获得信息,哪里就应该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和最前沿。”高校开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活动同样应该高度关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的变化,研究大学生媒体使用偏好的变化。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的确冲击着原有的媒体格局,使得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受到严峻的挑战。然而,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媒介并未就此完全退出人们生产生活,并且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相关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调研数据的分析也印证了网络在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俨然已经成为他们获取相关信息、与外界交流的主要途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高校在开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活动过程中也的确非常注重占领网络阵地,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视频号等,第一时间将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传递至大学生面前。

同时,宣传部门、教育部门、高等学校也非常注重相关传统媒介的创新和运用。近年来,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媒介载体围绕着做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教育工作不断进行形式、内容等方面创新,力求提升宣传效果的实效性。以影视作品为例,这些作品能够以直观的形式更加生动、鲜活地传递理论内容。在影视中,演员以生动的演绎展现一个故事,声情并茂,为受众提供了视觉的冲击和听觉的享受,使受众在“叙事”中建构起认同。比如,《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长津湖》、《革命者》等作品,呈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史,以历史实践和历史演进展现了党和国家的理论、制度、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极大地推动着受众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接受与认同,尤其是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觉醒年代》《革命者》等主旋律影视作品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年轻人搜索原型人物、语录、壁纸、表情包等,通过追剧学习党史知识,或者开展红色旅行线路等方式,来表达对党和国家、对革命先辈的爱与敬仰。”不仅如此,高校还尤为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课程和活动的形式、内容、载体等多方面的创新,来提升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高校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活动的规律性持续增强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活动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社会个体思想认识接受规律和发展规律,也要充分考量教育思想活动本身规律。只有教育活动真正切合了社会个体的思想接受规律和教育活动规律,才能推动教育内容真正为大学生所接受并内化。大学生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仅体现为他们对于教育内容的知道或认识,还深刻表现为对其主观思维能力、道德品质、价值追求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主体不仅致力于把教育内容传递至大学生面前,更致力于让这些内容真正在他们内部产生反应,实现教育内容的内化。新时代高校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开展过程中,教育主体努力致力于青年学子的理论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相结合,既要让他们努力提升对新思想理论认知和掌握水平,更要在此基础上提升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通过教育活动,大学生不仅系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而且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不仅如此,高校还尤为重视青年大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尤其是结合重大事件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国精神教育,如抗疫精神、建党精神教育活动。

理论的学习和内化不仅要靠真理的力量,还要看这种思想本身在具体实践之中具体效果怎么样,能不能切实实现好、维护好接受者的切身利益。正如毛泽东所说:“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因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活动决不是单纯的思想认识活动,还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脱离受教育者现实的生活是不可能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目标的。为此,宣传部门、教育部门、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活动过程中,一方面致力于实现理论话语体系转化,构建更为通俗、生活化的表达,真正让青年学子听得懂、听得进。例如,近些年,理论宣传部门和相关电视台联合推出的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平语近人》、《中国正在说》、《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等,一经播出就在青年学子中间引发强烈反响。与此同时,高校还特别重视将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与青年学子真正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尤其是注重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现实难题,真正让他们感受到教育内容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就在他们身边,赢得了他们更为坚定的支持和赞许。

作者:章冠博  郑州轻工业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研究员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法学博士。

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2022CKS054)阶段性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