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科技领军企业创新主导地位,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是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基础。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科技领军企业创新主导地位,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是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基础。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
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全球创新指数(GII)》显示,2021年我国国家创新实力综合排名超越了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科技发达国家,位居全球第12位,比十年前提升了22位,也成为有史以来首个跻身全球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深圳-香港-广州和北京两个科技创新集群分别位居全球第二和第三。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此外,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2021年的基础研究经费是2012年的3.4倍,占研发投入比重在2021年首次超过6%,达到6.09%的历史最高值,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随着体制机制创新和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企业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也经历了大幅度提升,企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例如,中国市场主体2021年底突破1.5亿户,2022年6月突破1.6亿户,2012到2021年企业主体年均增速超过15%。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持续上升,到2021年达到76.9%。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总量超过60%,涌现出华为、OPPO、京东方等全球PCT专利申请量位居前十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榜单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增加至145家,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2021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家公司中有5家中国企业入选,仅次于美国;中小企业和新创企业活力与竞争力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2月,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公司中国有超过300家,数量仅次于美国,2021年全球估值最高的40家独角兽公司中,中国有10家,仅次于美国的20家。
科技强国建设
对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强调要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对建设科技强国做出了系统性战略部署,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指出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活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从“加快”到“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从“产学研结合”到“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培育企业主体”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从“提高大中型企业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到“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对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激发企业活力提出了全新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战略布局,对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新使命和新目标。
尤其是在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深远、产业链供应链状况发生变化和极端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科技领军企业创新主导地位,成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提高国家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建设面向未来的科技强国的核心抓手。尤其是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引、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对策思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提升对领军企业的要求
领军企业是牵引带动产业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创新发展的“牛鼻子”。领军企业要增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努力加强自主研发,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投入,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要做好现代产业链链长的领军角色,牵头维系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保障国家科技安全和产业安全。为此对承担现代产业链链长的领军企业,其企业家的职责要相应扩大,让领军企业同时统筹兼顾企业自身领先发展和领航产业整体发展两大责任目标,政府要放权给这些企业家以更多的资源调配权、产业联盟建设权、产业标准制定话语权,对领军企业和领军企业负责人的考核要关注产业整体竞争力而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考核。同时,要加强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党对企业重大决策的领导,建立政府指导、领军企业牵头主导的产业发展委员会,进一步发挥产业联盟作用,让各领军企业的决策机制更为合理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更为稳健、创新发展成效更为持续,从而有力、有效带动科技结构优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让战略型企业家发挥更大作用
有战略的企业是幸运的,有战略型企业家的企业是幸福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就要让政治觉悟高、科技意识强、经营管理能力卓越的战略型企业家发挥更大的作用。给予战略型企业家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决策方面更高的权力,从而逐步形成领军企业牵头和带领高校、科研院所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的新局面,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产学研协作不畅、产业技术落后、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症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支持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的主体
企业,尤其是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对前沿性和基础性研究的投入是国家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企业投入基础研究,是促进中国企业集群式崛起、从创新大国迈向创新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企业中央研究院等高层次研发机构的建设,重大科技平台应更多地在领军企业设立。对设立企业中央研究院、大力投入前瞻性、引领性和基础性研究的企业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其参与国家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平台建设。支持企业中央研究院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联合承担实验室平台建设,共建未来产业研究院、颠覆性技术研究院等高层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导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让企业成为人才“引育用留”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除了是决策、投入、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还要让企业成为引聚、培育、使用和留住人才的主体。要进一步在企业推动首席科学家等岗位的设置,与战略科学家和战略型企业家互为促进,形成企业高端人才与大学教授的流动机制;要让企业成为应用性工程科技人才(如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培养的主体,产业领域的工程科技人才应更多在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培育。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领军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协同育人,培育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卓越创新能力和能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加强企业主导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的建设
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和核心组成部分,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主导地位。尤其是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企业的主导性作用,紧紧围绕国家社会民生发展和军民融合的重大需求,聚焦国家战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产业创新需求,以科技领军企业牵头主导、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以高能级创新联合体为抓手,深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建设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引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打破多元主体协同低效、利益争夺、重复研究、成果难转化、收益分配激励不相容等制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的痛点,建构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从源头创新到成果产业化的“创新循环”,使企业真正成为提升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效率的抓手。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不断催生重大原始性创新,使企业以及由企业主导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真正成为破解“卡脖子”问题、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的核心载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面向企业开放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场景
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放大创新收益的优势,通过“企业出题”和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完善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的体制机制,更有效地支撑企业投入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吸引和激励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安全工程、国计民生重大工程、前沿科学探索工程,尤其是支持大型央企和军工企业深度参与重大需求场景的任务设计和创新公地建设,通过重大场景驱动,企业主导,推动产学研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五链融合。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重大工程,打造战略前沿技术和未来技术应用场景,为企业加快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跨越成果转化,实现关键技术规模化应用,不断提升场景驱动型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加快培育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
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最主要的技术经济范式,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驱动型创新发展成为新形势下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创新引领科技强国建设的核心议题。要瞄准企业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普遍性痛点难点,加快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引领工程,支持企业牵头和参与数字经济重大场景。支持领军企业和产业链链长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数字化平台等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相关标准体系,打造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深入推进数字驱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动形成数字驱动型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家数字创新生态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重视支持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从创新大国迈向创新强国的过程,不仅要强化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领军企业的创新主导地位,更需要通过制度和法律创新,保障和支持中国企业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平等地融入和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建设,从对外出口中国制造产品,转向对外出口中国制造品牌、中国企业创新管理标准和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经验模式。支持企业主体参与全球科技创新联盟组织、科技创新标准制定、科技创新网络建设和科技外交活动,为全球负责任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