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新型消费不仅是消费方式的变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其基础性作用在当前更加凸显。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新型消费不仅是消费方式的变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新型消费以数字化、个性化、体验化为重要特征
新型消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指出,新型消费是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消费。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新型消费是以科技进步、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多样化为前提,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支撑,以线上线下相融合为场景的新消费业态、新消费模式。
与传统消费相比,新型消费反映了消费者偏好、技术进步以及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字化与智能化。新型消费依赖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使消费过程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使消费者能够通过电子设备实现线上购物、移动支付、数字娱乐、在线教育等。二是个性化和定制化。新型消费注重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企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三是体验化和互动化。新型消费增强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并提供丰富的消费体验,通过虚拟现实体验、社交媒体互动、直播带货等促进消费的社交化趋势。同时,打破传统消费场景和渠道的约束,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和联动。
新型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拉动作用
消费事关民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发展新型消费有利于扩内需、稳就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形成新发展格局。
一是扩大内需,提高总需求。新型消费对消费市场具有扩容增能提效等作用。新型消费注重个性化、智能化和便捷化,提供更多选择,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新模式、新技术、新形式、新平台在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偏好的同时,激发市场消费活力,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增加居民消费的规模和质量。通过线上平台、数字技术等方式,新型消费得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为新经济提供新动能、新活力。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健身等极大地提升了消费的便利性,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的消费潜力,增加了有效需求。
二是扩大就业,创造新的增长点。新型消费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一方面拓宽了消费领域和市场空间,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改善就业形势,推动就业形态的新发展。网络直播、快递、外卖、网约车、农村电商等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缓解了部分就业压力,提升劳动参与率,对于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是扩大有效供给,优化供给结构。新型消费在扩展内需新空间的同时,对供给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加快了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发展,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能力,扩大有效供给。新型消费强调满足消费者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对企业的新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改进、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生产和服务模式调整和创新。这一过程在实现更好的供需匹配、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供给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提升了整个经济体系的供给能力和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四是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新型消费促进技术革新和应用,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有机融合,提高经济效率,带动产业升级。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消费业态蓬勃发展,服务业得到优化升级。依靠技术进步,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数字生产要素的应用,新型消费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推动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
多措并举释放新型消费潜力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河南应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与经济发展特点,并借鉴其他新型消费典型城市的经验,积极推进新型消费发展,激活地方经济,增强区域竞争力。
一是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鼓励支持省内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水平,积极拓展线上市场。借鉴杭州、深圳等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模式,鼓励传统制造业和零售业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升级生产和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消费体验和效率。
二是创新消费模式与培育新型消费热点。一方面,结合河南丰富的文旅资源,培育文化旅游消费新亮点,借鉴成都、重庆等城市发展夜经济的经验,丰富夜经济内容,如在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少林寺、开封鼓楼等发展夜间文化旅游,同时利用数字技术,提供线上预订、智能导览等服务,激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建立线上销售平台,支持农村电商和直播带货,大力推广河南特色农产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优化消费环境和服务质量。加强对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通过优化城市公共交通、升级商业街区和购物中心的硬件设施、提升网络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等措施,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场所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消费体验。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诚信经营环境,建立健全消费纠纷快速处理机制,提升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四是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消费升级。一方面,出台鼓励新型消费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针对线上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领域,加大财政、金融、劳动保障等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更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发展智能支付、消费信贷等服务,降低消费门槛,激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手段,如发放消费券、举办消费促销活动,以及通过媒体和公共渠道普及消费知识,引导消费向健康、绿色、智能方向转变。(王海杰 郑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