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中原党建 > 正文

激发口岸经济发展新动能(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十大战略”进行时)

2023-03-27 11:23:19 来源:河南日报

[摘要] 近年来,河南加快推进口岸建设,但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还面临一些瓶颈。河南应发挥口岸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培育开放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做大做强口岸经济,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对河南深化制度型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河南加快推进口岸建设,但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还面临一些瓶颈。河南应发挥口岸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培育开放发展新动能。

 优化口岸产业体系,打造口岸经济强劲引擎

 产业兴则经济兴,口岸产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口岸经济发展水平。河南口岸产业发展还存在规模偏小、结构单一、水平不高等问题,应根据口岸特色,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支持有条件的口岸按程序申请建设指定监管场地,加快建设一批进口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水果、植物种苗等集散分拨中心。依托中国(郑州)国际大宗商品产业园、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打造一批集网上信息发布、交易支付、商品体验展示、物流售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区域商品交易平台。推动省内跨境电商综试区协同联动发展,引育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和服务商,支持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延伸跨境电商产业链。鼓励各地发展适合跨境电商的特色产业,在重点国家、重点市场建设出口产品公共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壮大出口型跨境电商。支持口岸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发展贸易加工型、劳动力密集型、特色资源加工型、保税加工型、国际产能合作型等产业。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智能装备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支持周口、信阳、开封依托口岸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粮油加工、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大力发展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支持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加快落实QFLP试点工作,创新金融服务,发展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离岸金融等特色金融。高标准建设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打造集展览展示、会议酒店、休闲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智慧型会展城。积极引育文化创意、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外向型服务业。

推动平台动能释放,培育口岸经济核心支撑

对外开放平台是口岸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和核心区,发展口岸经济离不开开放平台的支撑。河南开放平台还存在数量不多、能级不强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开放带动效应。河南仅有5个综合保税区,在全国综保区中数量占比不足1/30,2022年出口额位于中国综合保税区前100名、40名的分别仅有2个、1个。河南应将口岸和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产业园区等开放平台联动发展,深化制度型开放,释放新动能。

打造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功能性口岸体系,着力加快口岸开放平台向全省延伸,增强口岸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加强与各地枢纽合作,与内陆口岸城市联手建设国际物流平台,共同打造“无水港”,与各沿海港口和沿边口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成立合资公司。加强综合保税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的联动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政策联动、产业互促,将自贸试验区改革措施率先在各综合保税区复制推广。在综合保税区建设辐射全省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进口商品分拨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创新平台,以高能级平台带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强口岸配套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形成“口岸+园区+产业+特色服务”的多元发展格局。提升口岸经营主体发展能级,支持水运、航空口岸和铁路场站经营主体拓展经营服务范围,打造形成“口岸运营+通道运营+市场运营+服务管理”的综合性口岸运营主体。

 

 引导岸地有机融合,增强口岸经济后劲活力 

 

口岸是腹地城市的经济增长点,腹地城市是口岸向外发展的空间增长极,与所在腹地城市有机融合是口岸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河南口岸与腹地之间经济互动支撑作用不强,对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吸引聚集不足,对本地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大,应统筹考虑口岸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围绕开放型经济发展,科学谋划政策规划、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实现“以港兴城、以港带产、以城促港”。

充分结合城市建设与发展,推动口岸与所在城市、村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大口岸地区水电路气网以及物流配套等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口岸城市建设对口岸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打牢口岸经济发展基础。推动城市与口岸联手开展商业开发,提升口岸商业设施服务功能,做大做强集消费、旅游、贸易、电商、商务服务等于一体的口岸商业。围绕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港口、聚资源、兴城市,提升口岸发展能级。推动铁路、水运、航空、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配套、相互支撑,为跨境贸易提供集成一体化通关、便捷化运输等综合性物流服务,大幅提升通道能力和内外联结水平。创新物流组织模式,通过开行定制班列,完善拼箱、包舱等方式,提供针对性强的供应链物流方案,延伸邮包、冷链、商品预包装、运贸一体化等增值业务功能,加强在商品交割、贸易结算、融资担保、运输保险等方面的服务创新。强化外贸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引入和培育第三方中介服务平台,提供口岸货代、报关、物流、金融等领域的个性化监管和定制化服务。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押汇等融资模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口岸经济能力。

 提升外向协作能级,促进口岸经济联动共赢

 对外开放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口岸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口岸经济发展必须发挥好口岸开放功能,提升外向协作能级。河南对外合作还存在体制机制不畅、经贸交流不深等问题,应创新跨境合作体制机制,加强与国际市场体系的联动,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内陆合作开放新高地。

 积极参与多双边口岸合作,支持口岸经营主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及RCEP成员国开展共建与运营管理合作,加强在口岸对等设立、工作制度、安全防范、便利通关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沟通与协作。加强标准化建设,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开展与境外“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实现报关单等通关数据、进出境检疫证书等监管证件跨境联网核查和进出境相关商业票据数据交换。依托中欧班列,加大与欧洲、中亚和RCEP成员国越南、泰国、老挝等国家的铁路公司和场站的业务联动。利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优势,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网络交易平台,实现网上丝路与跨境产业协同开拓多元化贸易市场。开展多领域、多层级的贸易合作,将引资、引智与对外投资相结合,营造符合国际规则的政策法治环境和优良的服务环境,加快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区域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内陆开放新路径和新模式。

(作者:王梁   河南省发展战略和产业创新研究院)

 河南“十四五”口岸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郑州航空口岸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突破70万吨,旅客吞吐量达到320万人次

 ●争取新增1—2家综合保税区,2—3家保税物流中心

 ●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进出口值力争突破6800亿元

 ●完善国际远程航线网络布局,力争洲际客运航线达到10条并保持稳定运营

 来源:《河南省“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