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中原党建 > 正文

以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3-01-04 09:19:32 来源:河南日报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强调“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为各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强调“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为各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河南在装备、食品、材料、服装等传统产业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优势明显,部分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有所弱化。面向未来,河南应突出发挥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我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主动力,持续提升河南产业在全球全国产业版图中的地位。

优势产业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支撑

优势产业体现着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各区域都把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只有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形成要素与技术积累,获得持续盈利投入技术和产品研发,才能更顺利地实现产业升级。

各地均聚焦打造优势产业。聚焦打造优势产业是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沿海地区优势产业参与全球竞争,广东的消费电子、汽车、家电等,江苏电子制造、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等,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中西部地区聚焦优势赶超发展,如湖北的光电信息、湖南的工程机械、安徽的新型显示等已经成为地标性产业,只有聚焦优势产业才能引导产业链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在区域产业竞争中占得先机。没有优势产业链作为主框架支撑,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就难以真正形成。

优势产业迭代升级空间广阔。对于一个区域来说,高精尖产业和高价值产业不是凭空出现的,未来产业是从0到1,新兴产业是从1到10,传统产业是从10到N。从0到1主要依托科学家和高能级创新平台,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谁能在从1到10到N中更好发挥优势,对接新技术新模式形成高性价比的研制能力,打造成自己的优势产业,谁才能获得更持久的产业竞争力。同时,优势产业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最佳承接载体,如装备、食品、材料等优势产业通过技术高位嫁接和模式变革渗透,向高端智能装备、新食品、新材料等迭代升级空间广阔,这样的产业也更具有地方根植性。

河南优势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优势产业竞争力有所弱化,存在着新品开发不足、赛道转换滞后、品牌优势衰减、业态模式老化等问题。

新品开发不足。面对国产替代与消费升级,我省优势产业新产品开发相对缓慢。如食品行业,当前植物基、咖啡茶饮、健康轻食等细分赛道不断出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水平技术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品类新产品,但我省食品行业研发、设计、策划、营销能力明显不足,新品类、新产品开发严重滞后于消费升级。

赛道转换滞后。我省优势产业新旧赛道转换相对缓慢,例如中医药行业,当前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医药在向大健康产业赛道拓展上具有独特优势,但当前我省中医药企业在健康管理、养生康复设备、医疗机器人、药食同源、医药美妆等新兴赛道上布局明显不足,对优势赛道、特色赛道、细分赛道聚焦挖潜不够。

品牌优势衰减。知名品牌逐渐衰落是我省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以服装产业为例,我省逸阳、梦舒雅、娅丽达等女裤销量一度位居淘宝、京东等平台前列,但我省服装企业由于产品设计感缺乏、品牌年轻化滞后、数字化转型缓慢,整体上没有跟上消费升级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国货复兴”“国潮崛起”,鸿星尔克、回力、安踏、特步等品牌以新潮产品和品牌重构向高附加值攀升,我省优势品牌价值却在逐渐弱化。

业态模式老化。依托数字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是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但我省优势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对不足。以装备产业为例,当前“装备+平台+服务”一体化模式成为主流,但我省装备整体上存在着系统集成不足、平台支撑不够、服务增值不强等问题。又如服装行业,近年来C2M、小单快返、直播工厂等新制造模式活跃,但我省服装企业仍以消费互联网端布局为主,深度使用数字技术赋能设计、生产、管理、营销全产业链升级的企业较少,新业态新模式渗透明显不足。

河南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对策建议

围绕新体系、新平台、新技改、新产品、新品牌、新主体,创新政策举措,以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引领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再造新优势,制胜新赛道。

强化新体系构建。立足区域产业基础,构建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优势产业、潜力优势产业的优势产业新体系,持续强化装备、食品、材料、服装、家居、特色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中医药与生命健康等部分新兴产业领域,在算力服务器、氢能及储能、北斗及未来网络、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潜力领域积极布局,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强化新平台打造。突出打造创新策源平台、产业数据平台,为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平台支撑。支持优势产业建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吸引一流科创团队和人才,加快技术与产品创新。支持优势产业搭建工业互联网、行业大脑,推进产业数据共享和价值化,助力优势产业新品开发与模式转型。

强化新产品开发。聚焦“设计河南”建设,深入开展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深化设计创意与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合,引导制造业企业与设计创意企业对接,围绕国产替代、消费升级、国潮破圈等打造一批设计感强、出货量大的单品爆款,形成示范带动。

强化新品牌孵育。抢抓当前消费升级与国潮兴起战略机遇期,实施新品牌孵育工程,重点在食品及农副产品、服装及服饰等领域,开展“老字号”品牌换新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开创独立子品牌。鼓励创业者依托电商、私域、直播等新渠道培育一批高成长、年轻化的新品牌。

强化新技改提升。实施新一轮技改提升工程,聚焦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优势产业和潜力优势产业,每年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实现优势产业脱胎换骨式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对接链接,实现企业形态、生产模式、产品品质、组织方式全方位提升。

强化新主体培育。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支持企业聚焦细分行业持续开发迭代技术与产品,始终站在行业前沿,孕育瞪羚、哪吒、驼鹿、单项冠军和独角兽等企业群。培育新生代企业家群体,引导“企二代”转型发展,支持优势产业的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引导创业者围绕优势产业创新创业。

(赵西三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