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前不久召开的河南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也指出,要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前不久召开的河南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也指出,要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数字经济的崛起与繁荣,赋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和“新动能、新优势”。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将有助于加快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底层核心技术包括半导体、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硬件,前沿数字技术则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它们正通过工程化和产业化的方式,全面融合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去,帮助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升级,重构市场结构和生态,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市场摩擦,提升市场效率,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畅通经济循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助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重要手段,可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快速流动和高水平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突破地理空间限制,从而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数字技术正在持续打破空间限制、引导各类要素充分流动,这为形成强大数字经济新动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例如,工业互联网正在代替消费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新的“风口”。工业互联网将制造企业整体转化为离散的模块化工厂,这些模块化工厂之间能够快速传递需求、产品、物流、库存等信息,并将以往在实体市场中匹配的过程转移至虚拟空间直接进行决策,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对物理距离和信息沟通交流场所的依赖,有利于模块化工厂扩大区域布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为后发地区、企业提供了“变道超车”的新机遇。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数字经济的特点是“去物质化”“轻资产”,这对减少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消耗量,进而减少生产这些物质的能源消耗大有益处。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的重要路径,会带来更大的节能减排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短板补弱项
我省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相继实施多项战略举措,不断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赋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数字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共性关键技术原创性较少,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跨界复合融通人才匮乏;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与数字经济渗透融合程度低,数字红利不充分;先进制造业融促机制不健全,生产环节全链条数字化程度较低等。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新要求,针对我省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中的主要问题,我省应多策并举不断强短板补弱项,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加强基础研究,强化科技支撑。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原动力,鼓励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使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不仅需要发挥有效市场调节作用,更需要发挥有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一是主动前瞻战略布局。对于一些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核心技术和科研项目,产业部门应系统布局、系统组织,集中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潜能、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根据产业链条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产业政策,不断创新资金支持方式,例如通过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持续提供创新资金支持以及利用政府采购方式助力技术创新发展,确保企业资金流动性不断增强。三是持续强化引育人才。将培养高水平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作为城市化经济发展的重点规划目标,如引进AI、大数据分析、通信、虚拟现实、元宇宙等科技型人才,构建超前人才战略体系,储备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以及数实融合跨界复合融通高端人才,大力引才、育才、留才、用才。
发挥数字优势,建设智慧农业。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发挥粮食生产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需要进一步鼓励引导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应用,实现降本增收。一是建设小麦、玉米、花生等大田作物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加大实施农业智能化示范应用,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数字种业等高端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二是加强农业大数据综合应用,推进农业单品种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全产业链数据采集,建设智慧农业数据库,建成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据控制中心,实现重点区域农业大数据的建设和共享。也可借鉴国外数字农业的数据平台经验,由政府拨专款建设农业数据库,并配备专人加强监管,为数字农业发展建好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分析预判,指导农业精准生产。三是加快农机装备数字化改造,推动5G、北斗导航、智能监控等系统在农机上装载应用。扩大物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指导农业生产者使用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农作物植保、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
加快转型升级,赋能先进制造。我省作为制造大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培育出了两个万亿级产业和1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制造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以数字技术提升传统企业生产和运营管理水平,对生产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支持企业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持续推进云化、轻量化、低成本工业软件的探索,大幅降低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加速转型步伐。二是加速打通企业内部研发、制造、管理等环节的数据流通体系,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推动建立生产管控一体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在更大范围实现智能辅助决策与全流程系统性提升,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三是打造系统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数据驱动型制造业,形成数据资源集中、专业分工细化、协同合作高效的制造业生态体系,通过数字化转型,使制造业实现提质增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赵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