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智理河南 > 正文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八要”和“八不要”

2021-02-01 12:56:32 来源:映象网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置政策,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基本途径,是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武器,是实现城乡要素流动、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必要手段。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置政策,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基本途径,是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武器,是实现城乡要素流动、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必要手段。我省于2013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省财政先后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立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试点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先建后补”约10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约400亿元。这些资金投入为农村注入了能量,促进了我省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农村产业的优化。按照美丽乡村评价标准,还有部分村庄达不到要求,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要总结省内外的经验教训,注重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处理好八组关系,做到“八要”和“八不要”。

第一,处理好部门与部门的关系,工作开展要多方协同,不要各自作战。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扯到农业农村、住建、文旅、自然资源等各个部门,各部门在规划、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后期维护等方面难以做到部门协调配合。应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意志精神贯彻实施。借鉴四川康县的做法,通过赋予县党委农办牵头抓总职能,可以缓解这一难题。

康县将县委农办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指挥部”,住建局、文化局等全力配合农办的工作,能够将各方力量调度到一个频道上来,坚持“一盘棋”思想,坚持系统思维,统一目标、统一行动,按照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决策顾大局的要求,打破行业归口管理的限制约束,避免单打独斗、重复投入,着力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第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村庄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大兴土木。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的是乡村产业振兴、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和基层治理文明。无论是村庄的产业规划还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都应充分尊重乡村所在地的禀赋条件,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切不可为了“美丽”而大兴土木,给群众造成经济负担,给国家造成财政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讲“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应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因地制宜,科学研判,对村庄在县域内的人口集聚功能进行定位,该合村并居的要进行整合,该异地搬迁的要纳入规划。村庄规划设计应由乡镇承担主体责任,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指导。村庄规划方案应由聘请的专业机构为主进行编制,同时请乡镇、村社干部和村民提出意见建议,最终形成实施办法。

第三,处理好官与民的关系,人居环境整治要考虑农民意愿,不要强迫命令。美丽乡村建设服务的主要群体是农村居民,农村居民从事的主要是农业生产,它不同于工业生产。不要将官员的意志强加给农民,在村镇规划、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秸秆焚烧等具体政策制定中,要多听取农民意愿,多换位思考,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不要官逼民反。官民合作共建共享才是应有的姿势。

我省鹤壁市鹤山区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缺乏、冬季气温低、40% 的村庄处在山区、房屋错落分散且多为石头建筑的特点,创新草粉生态厕所模式。即利用添加菌剂草粉,对粪便进行发酵降解,杀死病原体,吸附、降解、转化臭味物质,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并保持厕所基本卫生,厕所所用设备的供应商提供草粉和后续维护,农户使用费用极低,后期管护机制有效可持续。这种厕所比冲水式厕所更符合村民需求,有效解决了山区农户厕改难题。

        处理好村与村的关系,产业开发村容村貌要各具特色,不要千村一面。在乡村产业开发上要根据村庄禀赋选择不同的品类,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将其做大做强,尽可能地一村一品牌,一镇一产业,将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效应发挥到最大。同时,要在产品属性、品牌形象、功能价值、营销方式等方面寻求特色优势,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要强化标准引领,改良品种,创响一批“珍稀牌”“生态牌”等乡土品牌。

在村容村貌上不求所有乡村整齐划一,只求干净整洁,美观大方,各有特色。县域范围内处理村与村之间的关系应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则。建设时应保留村庄的自然性、生态性和历史性,在道路硬化、地基处理、护坡砌筑、沟道衬砌、围栏修建等方面,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材料,落实住建部建设绿色环保民居的要求。

第五,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乡风治理要改善乡规民约,不要迁就陋习。目前农村还存在很多不合时宜的陋习,导致人与人的关系陷入困境。高额聘礼,繁冗程序是乡村婚嫁中的陋习;生前薄待,死后大办是乡村养老中的陋习;重面轻里,房高屋冷是乡村建房中的陋习;随地吐痰,随意排污是乡村生活中的陋习;选举贿赂,拉帮结派是乡村治理中的陋习。这些陋习严重影响到了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也影响到了乡村内部的团结合作。美丽乡村建设中一定要改善乡规民约,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可以通过五美家庭、新时代乡贤、模范媳妇、榜样夫妻等评比活动促进乡风改善,增加农民智识,让理性消费、共建共享等理念被群众所接受。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来美化乡村环境,让村民们眼里有景,心里有光。改善乡规民约让农民有精神追求,只有坚持内外兼修、软硬并举,以形促神、以神塑形,才能让美丽乡村之形长久发光、让美丽乡村之神融入血脉,实现内外皆美、形神兼备。

第五,处理好建与管的关系,公共物品提供要建管结合,不要只建不管。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项任务是完善村级公益性设施,这类设施的管护关系到美丽乡村的持续发展。项目建设是一时的,管护是长期的。要明确管护主体、管护标准和资金来源。要把管护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建立完善管护长效机制。要把农民群众管护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育引导他们提高爱护设施、主动管护的自觉性,形成常态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管护工作格局。 

管护主体应该在项目建成后,将项目产权及时移交到所在村社,由村社负责管护,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具体管护方式上,可以由群众性组织自我管护,也可以由有经验有技能的村民承包管护,还可以委托专业管护机构实行市场化管护。管护标准应由县级政府统一制定,明确村内道路、活动广场、园林绿化、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管护要求。管护资金应以县乡村三级投入为主,村民投入和社会捐助为补充。

第七,处理好城与乡的关系,要素配置要城乡双向流动,不要单向流动。乡村是城市的后花园,是农人的耕作场,是都市人繁忙的工作后心灵的栖息地,是乡愁,也是愿景。要有序地向市场开放空间资源,允许城市人口租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和耕地,使土地资源有效流转,实现要素的城乡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PPP模式引入城市的社会资本,促进资本下乡反哺农村。

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不是要让已经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人都回来,是要让更多的农村人口有机会走出去,是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乡村要美离不开农业规模化,农业示范田建设最终是让更多的科技元素融入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人数必定会减少,所以年轻人的未来还是在城镇,不能一窝蜂地返乡做民宿、搞养殖。

第八,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科技使用要与时俱进,不要固步自封。美丽乡村建设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乡村要美,科技必兴。美丽乡村不意味着田园牧歌,它是现代生活方式向乡村的渗透,是党和国家对全体人民美满幸福生活的要求,所以一定要使用高新技术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治理中要发挥关键作用,农村电商、物流、有机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都应依托互联网来发展。

    平安银行于2020年12月发行了我国第一颗金融业物联网卫星,这颗卫星将为物联网数据采集提供支持,有利于根据数据预测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并根据这些数据为农户提供保险金融服务。这类高科技企业是小农户向现代农场转变的关键技术支撑。我省要积极争取它们的业务落地,为其提供优惠地办公条件,加快农业生产的订单化、现代化进程。

总之,我省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持续发展,就要对乡村进行整体化建设和品牌化经营,不仅要让乡村环境美起来,还要能催生出乡村新产业,让农民群众有工作、有收入、有追求,实现农村美、农业美、农民美的有机统一。

( 钱净净 河南师范大学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