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共建 > 正文

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2023-02-14 10:51:41 来源:映象网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基础保障,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决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政策和就业政策,实施订单式、菜单式、定向式培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一、建构地区经济发展与技能培训和就业政策协同发展共同体

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要将地区经济发展与技能培训和就业政策紧密联系起来,针对性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支持政策,形成经济发展、劳动力技能提升和就业政策协同发展共同体,促进经济社会协同性发展。

首先,要顺应产业转型,优化就业环境。政府要紧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新局面,优化资源结构、提升人才层次,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一是要坚持制造业主攻方向,突出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发挥好数字经济的强大驱动作用,释放数字化叠加倍增效应,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二是要重点加强“高精特新”技能人才培养,促进职业(工种)产教融合、加深校企(县)合作,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力度。三是要优化就业支持政策,营造地区经济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政策相结合的就业友好支持环境。

其次,要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施精准职业技能培训。人社部门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导单位,要围绕重点群体就业实施精准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尽培。在培训政策上,重视职业技能培训主体建设,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师资授课、师傅带徒、就业牵引、政策激励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格局。在培训层次上,做到同类分级,同级分优,要突出低中高三级技能培训。在管理手段上,要强化“数治”服务理念,加快建设地区技能人才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在平台建设上,要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培训资源数据平台,实现培训、评价、就业、后续保障服务四位一体闭环管理和全区域技能培训、就业状况、收入情况实时监测。在实施过程中,要全面推广使用电子培训券。通过闭环管理、信息对称、相向而行的工作机制,实现培训就业服务精准对接。

最后,要优化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为技能人才提供全方面的支持。针对职业技能培训实际,实行分级分类奖励,对达到职业技能培训效果的培训主体和受训客体给予补贴。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人社部门要着力建构技能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等政策支持体系,保证企事业单位能够精准落实育才、识才、引才、留才、用才等政策,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同时,要把握地区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建立政府补贴、产业转型、行业发展、企业支撑、职业培养、专业支持的职业技能人才联动机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对接,把职业技能提升作为应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实施“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

政府要着眼于服务现代化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解决好“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资金、培训项目”等问题,围绕企业在职职工、毕业学年在校生、各类服务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培训和评价取证,加快构建“双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实现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就业收入水平和就业市场份额,解决劳动者没有技能只能出卖劳动力,赚不到技术工资,收入难以大幅提高,有业无人就、想就又无业、想出去无地要等就业难题。

首先,要发挥人社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托育、护理、康养等民生重点领域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指导、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其次,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一是推动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围绕主营业务和转型升级需求,面向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二是推动规模以上企业推行企业自主评价全覆盖。三是鼓励企业开展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提高全员技能水平。最后,要强化重点人群技能人才培训。组织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分流劳动力、退役军人、残疾人、“双减”分流人员、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等,开展订单、定岗和项目制培训,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扩大线上培训规模,组织各类劳动者通过网络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此外,人社部门要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用工福利保障和服务,引导用人单位建立持证工资增长和激励机制,提高持证人员工资待遇,并积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让每个劳动者都能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创造出彩人生。

三、发挥职业院校的主阵地作用和社会培训机构的补充作用

职业院校是技能人才培训的主阵地,社会培训机构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培训机构为补充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合是落实“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关键环节,是创新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点。

首先,要强化技术型、实用型持证人才培育。教育部门要协同人社部门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对接,联合实施“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新型学徒制,实施企业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其次,要以人人持证为导向,建立学生在校考证、进企对证、入职优证的职业技能支撑机制,保障学生进企职业化,入岗专业化。再次,要合理配置公办学校与民办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为地区产业提供人才保障。最后,要引导社会培训机构参与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培训覆盖面和成效,促进民众技能的提升,营造“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人人能贡献”的良好氛围,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不断提升全体人员的持证率、就业率和增收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技能人才支撑。

【代洪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机关一党委书记,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JC04)阶段性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