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的五个着力点之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创新路径,数字化对产业的赋能效应,正在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的五个着力点之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创新路径,数字化对产业的赋能效应,正在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作为农业大省,河南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原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又悠久灿烂的传统乡村文化,乡村文化资源极其丰厚。河南乡村文化建设既要重视传统农耕文化内蕴的深入挖掘,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又要对优秀农耕文化资源在保护性传承基础上进行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特征,为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河南乡村文化服务的内容、产品及结构都需要不断升级,数字化建设迫在眉睫。
一、 借力数字技术,创新乡村文化展示和表达方式。
河南乡村文化中蕴含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是了解中原文化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入口。但目前来看,河南乡村的数字化建设,目前还多局限于以基础设施配备为主要目标,即便知名景区的智慧化数字化打造,也多指向相关硬件智能检测或数据收集设备的配备与应用。绝大部分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展示类文化资源,转化模式较为单一陈旧。其数字化过程常常是从线下的静态展示,转移到线上的静态展示,或者仍以传统演艺模式在现实中处于半休眠状态,缺乏更深层级更多维度更多场景的活化表达。以河南著名文化节会马街书会为例,传统模式的开发即成立马街书会民俗文化产业园,将书会从空间上加以转移和集中,将书会的历史渊源、相关名人、优秀节目集中放置或展演,其实质并不能从传播途径、范围、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度方面达到升级或提升的显著效果。数字媒介在传播方式上则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便捷快速又智能化、互动性强,物理体积小而信息吸纳量大,能够突破乡村文化资源局限,加速城乡文化资源要素流动,满足乡村建设中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促进形成城乡融合的文化发展局面。因此要大力推动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英语,使信息实现动态化和超文本化,使文化传播达到跨媒介、立体化、更清晰、更便捷、实时化等。借助这些新载体,乡村固有的依托于特定空间和时间的静态的生态田野风光、古老的传统文化内容、淳朴和睦的乡邻关系等都可以转化成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内容,跨越时空进行线上输出,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得到大规模拓展。VR/AR虚拟现实、全息成像、裸眼3D 等数字技术也必然使传统乡村文化发展跳出演出、旅游、节庆等旧有发展模式,触发新兴文化业态如数字内容、数字表演、数字教育等在乡村落地生根发芽。从而改善乡村文化单一薄弱乏力的被动发展局面。扭转城乡文化间文化输入输出的不平衡状态,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如近两年爆红网络的短视频作者李子柒,将中国传统乡村田园生活内容进行精心制作,以短视频直播形式实现场景化传播,将田园生活中传统技艺与大自然的契合唯美展现,唤醒大众对诗意乡村的关注热情,并成功输出到海外,引起多国网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河南卫视2021年火出圈的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也在宣发、制作、播出等多个环节借力数字技术,将中原民俗文化中的节日文化进行了动态唯美的故事性开发转化,形成了中原文化的强力冲击波,极大提升了河南在全国的文化形象。河南要重视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兴起的风口对中原乡村振兴的作用,将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耕文化相结合,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的更新迭代,催生出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拉动乡村经济增长,促进中原乡村文化振兴。
(二)精细化开发文化资源,以数字化技术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
中原乡村文化资源包含异常丰富的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手工艺类、民歌戏曲类、节日民俗类以及地方豫菜等饮食文化。当下的开发模式中,这些文化内容的历史传承通常以静态的陈列展示为主,与消费者之间通常是看与被看的关系,既缺乏互动,又缺乏场景体验,已经无法获取年轻人的关注,许多文化遗产或因“后继无人”无人传承,或不受关注而逐渐湮灭。乡村文化数字化则要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不仅仅将原有文化内容简单进行线下到线上的搬迁——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而是要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二次开发,要抓住文化资源的某个关键特征进行开发,以数字创意提升乡村文化产品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达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的。以故宫的数字化建设为例,故宫网站内数字沙盘、数字地图互动性很强,其中“数字绘画”部分既利用数字技术将图文、音频与动作以及产品细部展示都非常精细,如故宫的“数字长卷”《清明上河图》应用数字技术后,放大可以看到当年具体的街道景观,再放大,还可以看到街上行人的表情、头饰等。这是从之前的整体观感向具体细部真实呈现的转变,极大提升了观众的观感印象。画作中的行人还可以动起来,游客的穿越感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再者,画中鸟的叫声是可听的,点击它,鸟就从静态的画作转化为活态展示,可以蹦蹦跳跳,进一步点击,还可以研究鸟的羽毛的构成。视觉的单一感被打破,转化为听觉,使感受更立体。数字化的加持无疑为传统的静态展示平添了许多吸引力。在多姿多彩的中原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中,要抓住其中的特色文化元素和中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精神风貌,有效利用数字技术从颜色、气味、动作、声音等多个感官效能入手开发,结合当代教育、审美及休闲娱乐需求,以数字化技术手段为引领,依托游戏、影视、动漫、虚拟现实等新兴载体,突破静态的平面体验感,开发视听触动等多感体验。同时贴合潮流,迎合消费心理,融入趣味互动,打造健康正能量的乡村“网红”和相关“网红”文化产品,构建一套具有当地民俗特色、地域文化特点的文化赋能产业,为受众带来丰富独特的文化体验。要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数字技术应用产品的开发,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强现代设计感;通过数字化价值升级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研发出具有河南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数字文化产品。要结合本地文化元素,使数字文化与地方文化互相融合,打造高质量文化产品,以鲜明的数字化体验丰富中原传统文化内涵的展示途径。要拓宽视野,及时总结,以点入手,点连成线,线铺成面,以数字化技术串联同类型乡村文化资源,既能互相联动推介,又要各有亮点,达到差异化发展和全局性繁荣。
(三)打造数字化及文化创意人才队伍,激发乡村文化创新活力。
乡村文化振兴要靠人才,既包括数字化人才,也包括文化创意人才,两种人才队伍互为补充方能带领乡村文化发展发生质变。河南当下的乡村数字治理中,一方面,掌握数字技术、能纯熟运用各类数字设备的人才数量太少。信息化设备管理人员、平台运营队伍和建设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较弱;数字文化内容零散孤立存在,不能得到整合贯通。另一方面,熟悉文化资源开发与经营的文化管理及创意人才太少。从数字化到文化创意开发、从有效管理到网络营销推广均呈现出力不从心能力不足的局面。从干部队伍看,河南乡镇党委宣传委员绝大多数是兼职;专人却不能专干,杂务较多。专业人才队伍构成方面更明显,数字化、文化经营和文化创意人才短板更为突出。工艺传承人才方面,老龄化现象突出。省级以上传统工艺类传承人中年龄在60岁以上超过全部传承人的一半。专业人才传承难以为继现象仍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较大瓶颈。一方面广大农民的数字化相关知识经验、新媒介应用素养以及数字技能的严重不足,导致其对数字经济不能充分参与,出现乡村“数字化贫困”的现实。两一方面,乡村振兴还需要相关专家学者、专业数字化人才及应用主体农民的共同参与。只有多元主体参与才能充分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发展机遇,突破传统人智流动模式。首先,鼓励和推动农民群体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当然主体。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他们普遍具备一定程度的数字化素养,擅长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高科技工具等应用于三农建设。他们既可以在快手、抖音开直播卖农产品,可以以短视频形式展示乡村孝老爱亲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开着无人机帮农民打农药,他们是新时代乡村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的统计,截至2020年底,返乡创业人群有1000万左右,加上种植户、农资、农产品贸易商等,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超过2000万人。这些数字新农人是乡村步入数字化轨道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带动力量。要面向乡村新生代劳动力群体和留守在乡村的乡民大规模开展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培训。要实施信息化人才下乡常态化活动,长期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等乡村重点人群的网络知识普及和智能工具的应用培训。其次,从长期来看,随着乡村经济活跃度的提升和繁荣发展的程度,乡村主体也会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要鼓励和推动抱有投资或消费需求的城市人群、精英人士将目光转向广大乡村。数字文化产业不仅需要技术和创意,更需要各类投资者(下乡或返乡创业人员)、设计者(美术设计等从业人员)以及建设者(数字技术从业者)等参与进来。不同主体人群的加入将最大程度地结合乡村实际和市场需求,将适宜的新技术、新思维传播至乡村,改变乡村文化生态,引领乡村发展潮流。地方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关人才引流政策,吸引人才与资金参与到乡村数字化建设,参与乡村文化的数字化振兴。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城市文化志愿者队伍、专家、学者等为乡村“数字文化”建设献计献策;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在农村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创业。要通过留住内部文化能人、培养本地后续文化人才、吸引外部创意科技人才投入到广大乡村建设中,让更多有志于乡村振兴的知识青年投身乡村数字文化产业,不断提升乡村地区整体性数字工具使用能力,创新乡村文化发展内容与形式,赋予中原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动能,以文化振兴开创引领河南乡村振兴新局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靳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