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共建 > 正文

“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与实践”成果报告

2022-01-06 20:38:56 来源:映象网

[摘要]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通识教育还不能很好满足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通识课程则是通识教育的主阵地,现如今还存在着通识课程目标失焦和虚化、课程模块拼盘化、课程内容简单化、跨学科特色不鲜明、组织管理形式化等问题。因此,探讨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在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高校都纷纷改革通识教育,积极展开实践探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有不少问题,主要包括:重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而轻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满足国家和社会乃至人类未来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宏伟目标,高等教育承担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也要由教育大国发展为教育强国,迫切需要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人才。时代发展对优秀人才的要求包括:拥有健康正常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品质,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固然要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尤其是体现在通识教育中。优秀的通识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优秀人才的根本,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眼界、胸怀和格局,促进学生健康心智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直面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提升应对变化的本领。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通识教育还不能很好满足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通识课程则是通识教育的主阵地,现如今还存在着通识课程目标失焦和虚化、课程模块拼盘化、课程内容简单化、跨学科特色不鲜明、组织管理形式化等问题。因此,探讨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在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果内容与实践

1.成果简介

通识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目标、课程模块、课程实施、组织管理等方面(如下图1所示)。本成果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实践探索等方式,在广泛了解国内外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状况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并在省内几所高校开展实践。成果主要内容和成效如下:

通识课程体系图示(图1)

(1)明确切实可行的通识课程目标,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时代新人的需要,将目标聚焦于:培养健全人格,增厚人文底蕴,提高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拓展眼界和国际视野,提高未来竞争力。

(2)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通识课程模块(如下图2所示),围绕设定目标,基于人本思维而非学科逻辑进行学校顶层设计,设置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内容模块,将思政类等通识教育必修课也包含在内。模块设计强调价值引领,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经典文本,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伦理价值观与思维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自觉性,树立文化自信;关注时代和人类共通问题,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注重文明交流对话,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模块图示(图2)

(3)在构建课程模块的基础上,重视探讨微观课程实施这一环节,这是保证通识课程效果的关键环节。具体做法包括:课程内容重在挖掘学科底层逻辑,要体现以问题为导向的多学科、综合性和主体化特点,训练学生的跨学科问题分析思维;教学开展注重具有高影响力的深度学习和教学活动;课程师资方面,组建由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教师构成的课程组,加强相关培训和交流,资深的人文社科专业教师可以作为通识课教学的重要力量,跨学院、跨学科、跨学校组建课程团队。

(4)组织管理更加规范,目标导向更明显,保证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紧密贴合,互为引领、引导和支撑、保障。进一步明确通识课程的审批标准,由之前的更多关注教师的学历、职称等,转向关注课程内容设计是否有问题意识、是否能够支撑培养目标、是否能挖掘学科底层逻辑、是否有区别于同类专业课的通融性质。建立评价体系和课程淘汰机制,加强对通识课程的管理,同时引进经严格筛选的优质网络通识课程资源。

2.主要解决的问题

(1)通识课程目标有些虚化和失焦,理想性和现实性之间找不到平衡点。

(2)通识课程体系结构一味大而全,问题导向不突出,未来导向不明显,基于学科知识划分的思维固化。

(3)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通识课程内容体系贴合度松散,不能互为引领、引导和支撑、保障。

(4)通识课程教学实施中几组要素的紧张关系问题: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学科性、教学开展的通俗性与深入性、任课教师的通才素质与专家素质。

3.成果解决问题的方法

(1)变革通识课程体系范式,从学科逻辑转向生活实践逻辑。学校以往的通识课程体系架构是按照知识结构来设计的,从根本上说,这是以学科专业为中心的知识教育,而不是基于问题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直面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来设置的。成果中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根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时代新人的要求,着重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眼界,以人为本架构课程内容模块,如选修模块的表达沟通与礼仪素养、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模块下所设课程也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来实施教学。真正培养能够解决问题、会持续学习、能够在未来世界舞台上展示和引领的人才。

(2)加强通识课程顶层设计,严格开课审批和定期课程评价。以往学校在审批通识课时,更多关注教师的职称、学历、课程内容是否完整、教师是否能把课程讲好等;项目实施后,对通识课程的审批更加关注课程内容是否有问题意识,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能否有效支撑通识教育目标。每门课程三年之内学校会通过查阅教学资料、听课、问卷等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把关内容设计能否支撑通识教育目标。

(3)分析优秀通识课程个案,并在实践中探索课程实施做法。成果在分析大量优秀国内外通识课程个案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妥善处理这几组要素紧张关系的建议:通识课程目标应聚焦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人文素养、文化自觉与自信、沟通与表达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核心素养和能力;课程内容重在挖掘学科底层逻辑,要体现以问题为导向的主题化、综合性和多学科特点,训练学生的跨学科问题分析思维;教学开展注重高影响力的教学活动和深度学习;课程师资方面,组建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教师构成的课程组,加强通识教育相关培训和交流,资深的人文社科专业教师可以作为通识课教学的重要力量。

(4)引进优质通识课程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通识课程融合。优质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资源和相关师资短缺问题在省属高校或理工科高校往往比较突出,学校广泛收集各大网络学习平台上的通识课程资源,严格筛选后引进课程让学生学习,打破学校之间的围墙。对于引进课程,分配辅导老师,解决平台考核较为简单的问题,精心设计考核内容,减少学生为获得学分的刷课行为。

二、研究成果与成效

该成果促进了通识课程建设,在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可推广的经验,在通识课程目标、通识课程模块、通识课程实施和通识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摸索对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获得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1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完成省级教改2项、校级教改6项;获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批立项纺织工业联合会项目4项、校级教改2项;发表相关教研论文3篇;校“教学名师”1人。

三、成果特色与创新

1.构建的通识课程体系面向“2个需要”,突出“3个导向”。成果注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体系,面向“2个需要”,突出“3个导向”,前者指面向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后者指突出经典文本阅读导向、基于生活实践导向和着眼未来导向。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根本,它的理念中蕴含着价值观教育,即培养符合中国主流价值观和时代发展的现代公民。时代新人首先要具有健全的人格、深厚的人文情怀、科学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成果中构建的通识课程内容模块紧紧围绕这些需求进行设计。

经典文本阅读导向是指,通识课程设置可以聚焦经典文本,立足现实问题,在经典和现实之间搭起桥梁,让经典绽放出生命力,实现对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经典文本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和优秀的文化,对文化传承、文明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都具有启发意义。基于生活实践导向指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由基于学科逻辑的划分转向基于生活实践的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逻辑,前者对拓展学生知识虽然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个人结构性能力和整体素质提高等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针对性也不强,后者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新形势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会带来许多新问题,需要更多具有跨学科、甚至超学科视野的人才,以支撑起民族复兴的重任。着眼未来导向是指明确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我国即将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也要代表中国走到世界去引领和展示,既要有硬实力,还要有软实力,不仅要具有思辨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还要有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

2.解决了通识课程教学实施中四组要素的关系问题。成果注重微观课程的实践探索,有效解决了通识课程教学实施中通识课程目标的理想性与现实性、通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学科性、教学开展的通俗性与深入性、任课教师的通才素质与专家素质这四组要素的关系问题。通识课程目标应聚焦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国际视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核心素养和能力;课程内容重在挖掘学科底层逻辑,训练学生的跨学科问题分析思维;教学开展注重高影响力的教学活动和深度学习;课程师资方面,组建由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教师构成的课程组,加强通识教育相关培训和交流,资深的人文社科专业教师可以作为通识课教学的重要力量。

通识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模块和课程实施,如果没有到位的课程实施,课程体系结构就会成为华而不实的空架子。我国各高校的通识教育必修课都是国家统一要求的,课程名称和内容较为固定,只有从教学实施方面不断摸索,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探讨了发展通识教育对新文科建设的意义。大学通识教育是新文科开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做好通识课程建设不仅是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新文科为应对优化学科结构、培养创新型人才、协同解决全球化事务而提出,通识教育将受教育者作为重点,培养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时代要求的人,两者的教育理念相通。成果对通识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探索,有助于探索新文科发展的新格局、新方法、新模式和新路径。

四、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1.通识课程内容模块落地实施,成果实现有效转化。成果中构建的通识课程内容模块,学校开始逐步采纳实施,充分开发本校师资力量,同时引进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资源。学校对通识课程的顶层设计得到加强,对通识课程的审核、管理和评价标准更加明确。不再一味求全求大,实现从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面向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和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牢牢把握“超学科”的解决问题导向和面向未来导向。

2.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初见成效,课程资源广泛共享。成果主持人主讲的通识课程“品读古代文学经典”获得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自2016年9月以来,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已经连续11个学期开课,平均每学期选课人数5000人左右;在超星尔雅平台每学期选课人数约4100人左右,选课高校共计26所;另有多所省内外高校引进课程资源进行SPOC教学,获得广泛好评。

3.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课程团队特色鲜明。成果自2016年实施以来,学校有12门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组建真正的课程组,在此之前,通识课程审批表上虽然都体现了课程组的概念,但是更多停留在纸面上,并未好好落实。课程组教师一起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打磨,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去开设专题,从不同学科角度讲解共同的问题,既促进了教师对通识课程的理解,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少教师认为,对自己的专业课教学也有促进,帮助找到课程的灵魂。

4.学生对通识课程的看法有所改变,人文素养明显提高。通过问卷和访谈,学生对通识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前认为通识课程就是对各专业都有所涉猎,现在认为通识课程也要更深入,更有助于认识到各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认为沟通交际能力有所提高,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自觉的认识和思考,眼界和视野更加开阔了。

5.成果经验深受兄弟院校欢迎,得到同行专家认可。成果中无论是宏观的课程内容模块构建,还是微观的课程实施具体做法,都具有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基于“阅读经典文本、生活实践逻辑和着眼未来”导向的课程内容模块促进了相关理工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应用高校对开设什么样的通识课程思路更加明确,对通识课程的审核标准更加清晰和严格;通过实践探索、文献阅读、问卷访谈、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提出的建议具有可操作性,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进一步明晰,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组织方式切实可行,课程师资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在其中的职责更加明确。郑州大学董广安教授对成果内容评价为: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中原工学院蔡爱芳 宋立)

(责任编辑:刘大彬)

相关资讯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