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拜祖大典中,传承黄帝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唤醒民族记忆,推动黄帝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让黄帝文化绽放亮丽光彩。
黄帝文化是五千年前轩辕黄帝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黄帝文化点燃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火种,迎来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河南省新郑市是始祖黄帝的诞生之地,也是黄帝文化形成的重要区域。在黄帝故里举行隆重的拜祖大典,坚持以中华民族为根,以中华文明为魂,以共同命运为脉,成为了凝聚中华儿女情感共识的重要平台。在拜祖大典中,传承黄帝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唤醒民族记忆,推动黄帝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让黄帝文化绽放亮丽光彩。
让黄帝文化“活”起来
黄帝文化所孕育的伟大民族,始终是中华儿女最深沉的情感所系;黄帝文化所体现的团结意识,始终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思想基础;黄帝文化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始终是中华文明最持久的前进动力。新的历史时期,只有正确认识黄帝文化的价值,深入了解黄帝文化的内涵,真正把握黄帝文化的精华,才能推动黄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让黄帝文化真正“活”起来。
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追思黄帝伟业,弘扬黄帝精神,传承黄帝文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意愿,是中华文明赓续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意味着,要按照时代发展的需要,发掘和拓展黄帝文化的内涵,使黄帝文化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当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充分彰显黄帝文化的当代价值。比如:将黄帝文化蕴含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性,与当代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阐释好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等。具体来说,黄帝文化绵延不绝的连续性,表明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成为了中华文明赓续发展的精神支撑;黄帝文化革故鼎新的创新性,形成了中华民族守正但不守旧、尊古但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展示出中华民族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黄帝文化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成为了中华文明赓续发展的前提与结果,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人心根基;黄帝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形成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黄帝文化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贡献者和发展者,阐释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价值理念。黄帝文化中蕴含的这些特性和理念,既体现出中华民族对黄帝文化的尊崇,又体现出华夏儿女对黄帝文化当代价值的认可。因此,发掘好、阐释好、弘扬好黄帝文化的独特优势,要促使黄帝文化在当代“活”起来,激发黄帝文化新活力,书写中华文明崭新篇章。
让黄帝文化“动”起来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黄帝文化犹如雨露般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又像灯塔般指引着中华文明的方向。把黄帝文化融入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黄帝文化精华,不断增强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这就需要赋予黄帝文化的时代新内容,创新黄帝文化的时代新表达,展现黄帝文化的时代新作为,让黄帝文化真正“动”起来。
黄帝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赓续着中华文明的文脉,成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当今时代,让黄帝文化真正“动”起来,就要与时俱进地赋予黄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全面激活黄帝文化的生命力。由于黄帝文化呈现的史料记载和神话传说,难以令现代人理解和接受。这就要加大黄帝文化的宣传力度,推动黄帝文化宣传创新。比如:把黄帝故事、黄帝精神、黄帝文化等制作影视、戏剧、动漫等作品,创新黄帝文化的表达方式,打造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潜移默化地呈现出中华文明的文脉之祖。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典籍里的中国》这类大型文化节目中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创设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种舞台形态,生动演绎出源远流长的中华典籍精华。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也可以采用“影视+叙事化”“戏剧+叙事化”“动漫+叙事化”等表现方式,将黄帝故事从神话走向现实,梳理一条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屈的精神脉络,促使黄帝文化从史料走向现代,开展一场古老文明与现代世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将黄帝文化由静态走向动态,绘制一幅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的“富春山居图”。唯有如此,才能讲好先祖黄帝的光辉故事,提升黄帝文化的吸引力,增强黄帝文化的感染力,释放黄帝文化的新动力,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华夏大地源远流长。
让黄帝文化“潮”起来
五千年来黄帝文化传承至今,体现出中华儿女对始祖文化的认同意识和情感共鸣。黄帝文化孕育的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激发出中华儿女对始祖文化的情感共鸣。伴随着中华文明在当今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华儿女对黄帝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攀升,逐渐从“崇洋媚外”跳脱出来,并转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儿女和中华各民族人心归聚、相互亲近、精神相依,黄帝文化迎来了“潮”起来的趋势。因此,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必将成为展示中华儿女尊崇祭拜始祖黄帝的重要载体,推进黄帝越来越“潮”流的发展。
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唱响中华文明的主旋律,弘扬中华民族的正能量,振奋中华儿女的精气神,就要坚持以黄帝文化为主线,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黄帝文化的传承方式,充分展示黄帝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黄帝文化精华融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深处,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就是说,要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使用AI、VR、AR等新技术,赋能黄帝文化的传承普及,制作黄帝文化AI产品,使用AI辅助讲深黄帝故事、讲透黄帝文化、讲好黄帝精神,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聚焦新国潮、新消费,深化文旅融合,赋能产业发展,开发符合时代潮流的系列文创产品,把黄帝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黄帝文化更贴近现代中华儿女的生活和审美,推进黄帝文化与时代潮流相契合;优化提升互联网拜祖平台,构建线上与线下、现场与场外、境内与境外等多元化的“拜祖”方式,运用AR、VR等技术,再现黄帝时代的先祖圣迹,实现远古文明与虚拟现实的交互交融,促使中华儿女沉浸式体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感受中华文化动人心弦的力量。总而言之,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需要把黄帝文化与时代发展相同步、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与大众需求相一致,使黄帝文化更加符合新时代中华儿女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才能让黄帝文化越来越热、越来越“潮”流的发展。
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新征程中,传承和弘扬好黄帝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文化使命,是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时代呼唤。因此,只有让黄帝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才能让黄帝文化越来越亮丽、越来越光彩。
作者:曹根记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本文系2024年高校思政课优秀课程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优秀课程、2023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革命精神谱系纪念空间的互构机理与赓续路径研究”(项目号:2023XWH12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