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与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 期,制度型开放已成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战略。作为内陆省份的河南,积极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持续实施制 度型开放战略,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经济结构优化与增长动力转换, 更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深入研究河南持续实施制 度型开放战略的重点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与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 期,制度型开放已成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战略。作为内陆省份的河南,积极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持续实施制 度型开放战略,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经济结构优化与增长动力转换, 更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深入研究河南持续实施制 度型开放战略的重点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指出,要稳步扩大规则、 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 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报告强调了制度型开放在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要求各地积极探索与国际高标准经 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与监管模式,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些要求为河 南持续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指明了方向与重点。
二、河南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的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河南在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显著
河南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探索投 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改革,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例如,在政务服务方面,推行“三十五证合一”“证照分离”等改革, 极大简化了企业办事流程,提高了市场准入便利度;在跨境电商领 域,创新实施网购保税进口和特殊区域出口模式,推动了跨境电商 产业的蓬勃发展。河南自贸试验区在 2024 年新设企业 9357 家,进 出口值实现 292 亿元, 同比增长 63%。其制度创新成果显著,形成 了 479 项创新成果,其中多项被全国推广。这不仅为开放型经济发 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集 聚发展。
(二)开放通道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河南积极拓展开放通道,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 “陆上丝
绸之路”越跑越快,“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海上丝绸之路” 越来越畅通,形成了多式联运的开放格局。2024 年,郑州机场国际
货邮吞吐量达到了 27.5 万吨,同比增长 9.3%。中欧班列(中豫号) 开行 875 班,增长 16.5%,形成了覆盖欧洲、中亚等地区的国际物 流网络。这为河南的进出口商品提供了高效的物流通道, 降低了物 流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有力支撑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这些成 就为河南进一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开放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2024 年, 河南省进出口总值达到了 4376.8 亿元, 同比增长 12.5%,高出全国总体增速。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河南开放型经济的
强劲动力与巨大潜力。从贸易方式来看, 加工贸易进出口值为 2890.2 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的 66.1% ,同比增长 14.8%。其中, 以 手机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出口表现尤为亮眼, 出口值达到了 2213.6 亿 元, 占全省出口总值的 62.2%,增长了 15.3%。这不仅体现了河南 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其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和高 科技含量。
三、河南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面临的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河南在制度型开放过程中仍面临诸多 挑战。国际经贸规则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增加, 国际经贸规则对接 压力增大。RCEP 生效后,区域内 90%以上货物贸易逐步实现零关 税,河南省农产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面临东盟国家竞争加 剧。CPTPP 在劳工标准、环境规则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河南在相 关领域的制度建设存在明显差距。2023 年河南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影 响调查显示,32%的出口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损失 达 58 亿元。 同时,国内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周边省份在开放政策与 举措上不断推陈出新,河南需进一步凸显自身特色与优势。此外, 自身在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性、高端产业竞争力、营商环境优化等 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制约了制度型开放向纵深推进的效能。
四、河南持续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的重点领域
(一)制度创新与规则对接
以自贸试验区为引领,加快对接 RCEP 、CPTPP 等国际高标准 经贸规则,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开
展规则试点与创新实践。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投 资、金融等领域的规则对接与合作机制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双方利 益的规则体系。
(二)营商环境优化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政务服务 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加强法治保障,完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尊商重商氛围,增 强市场主体信心与活力。
(三)开放平台建设与联动
高标准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 2.0 版,提升其在制度创新、产业 集聚、开放引领等方面的功能与水平。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其他开放 平台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的政策联动、 功能互补与产业协同,形成多区联动、协同开放的格局。推动自贸 试验区经验在全省范围内的复制推广,带动全省开放型经济整体提 升。
(四)开放合作与市场拓展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 互通、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 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与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国内 国际两个市场。加强与 RCEP 成员国的经贸往来,探索建立贸易合 作新机制,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五)招商方式创新与产业培育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 商等手段,精准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业带动强的 项目。聚焦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本土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与附加值, 以产业开放促 进经济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
五、河南持续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制定出台与制度型开放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与政策文件,为制 度创新提供法治保障与政策支撑。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明确对接 CPTPP 、DEPA 等规则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健全统筹 协调机制,加强省直各部门、各地市之间在开放战略实施中的沟通 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大财政、金融等政策对制度型开放重点 领域的支持力度, 引导资源向关键环节与重大项目集聚。
(二)提升制度创新能力与水平
鼓励支持各地、各部门围绕市场主体需求与开放发展难点问题, 开展首创性、差异化制度创新探索。建立制度创新容错机制,宽容 失败、允许试错,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国际组 织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有益经验,提升制度创 新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智力支撑
加大开放型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国际 化人才来豫创业就业。加强本土人才培育,优化高校专业设置与人
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精通开放业务的专业人才。 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智库,汇聚专家学者智慧,为制度型开放战略 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参考。
(四)优化营商环境与服务保障
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持续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与优化提升 行动,针对企业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理。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与市场 活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 期的服务与支持。
(五)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影响力
积极举办或参与各类国际性经贸活动、展会论坛,提升河南在 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国际组 织的合作交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与渠道。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国际 标准制定,提升河南产业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六、结论
河南持续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是顺应全球经济趋势、实现自身 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南应聚焦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优化、开 放平台建设等重点领域,采取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创新能力、加强 人才支撑等有效对策,坚定不移地推动制度型开放向纵深发展。通 过这一战略的持续推进,河南有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重要 的作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为全国制 度型开放探索提供“河南经验”与“河南方案”。
作者简介:范家琛(1978.09),男,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持续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的重 点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KL-2024-177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