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12-20 17:18:15 来源:映象网

[摘要] 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调整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期,民营经济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还面临着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具有创新性强、灵活性高、市场响应快的特征,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调整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期,民营经济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还面临着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2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知识和信息为要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所进行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注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是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步入数字时代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从生产力和民营经济的关系出发,突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作用,通过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民营经济各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实现民营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二、民营经济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增强我国发展活力、提升生产效率做出了历史贡献,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民营经济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还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区域不够均衡

先进产业及优质企业分布均衡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产业和企业的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于纸上谈兵。自然禀赋、政治和经济环境、国家经济政策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空间分布,就我国民企500强历年空间变化而言,整体仍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变化趋势,民营企业集中分布在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等经济大省。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二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较凸显,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零售与批发、商业服务、建筑产业,而在其他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劲头不足,对于未来产业的建设布局持观望态度。

(二)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活力不强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力的评估离不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指标。近年来,我国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群体不断成长壮大,但由于科技创新“底子”和资源相对薄弱,优质科创企业的数量、质量、规模还有待提升,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我国民营企业中“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企业2181.6万户,占民营企业总量的40%,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外部环境复杂性的影响,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倾向于制定短期经营目标,以压低成本替代创新突破和转型升级获得利润,较少参与那些投资回报期长、对研发投入要求较高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项目。

(三)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人才短缺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对高技能职工、数字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更高素质、更高能力、更高技能的现代化人才资源是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然而部分民营企业在中高端人才引进、留用方面存在着较大困难。部分企业用工难用工贵问题叠加,再加上地理环境、福利待遇等不具备吸引力和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的探索和发展。

(四)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外部环境不优

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加快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近几年,虽然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支持政策,但总体看,受自身和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民营经济在信贷支持、资源获取、人才引进、信息服务、市场准入等方面难以获得与国有经济同等待遇。比如,不合理的准入门槛或不公平的准入限制剥夺了民营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权利,极大地降低其参与新质生产力建设的积极性,限制了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新质生产力加快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综合分析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资源优势和现实需求,要实现民营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的这一坚实目标,必须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这一基点,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等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

(一)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保证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分布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和实施更加均衡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区域层面重新组合,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着力缩小各区域发展差异。其次,积极发挥各省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达省份要勇于突破技术瓶颈问题,不断挖掘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欠发达省份要充分吸收发达省份先进技术,发挥创新发展的后发优势。

(二)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征程上,要强化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作用,着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加强民营企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民营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最后,立足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全方位促进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加强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到民营企业产业发展上。

(三)完善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充分激活人才这一新质生产力生成中最具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依靠创新驱动、人才驱动,以“智”提“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首先,要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引才聚才机制,为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次,持续提升民营企业人才整体素能,依托国内知名高校,聚焦科技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组织人才专题培训,完善科技特派员“订单式”和“菜单式”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机制,开展民营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最后,建立人才服务机制,重视人才,为各类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切实解决好其教育、医疗、安居等“关键小事”。

(四)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规范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约束机制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民营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需要打破市场准入壁垒,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其次,优化融资环境,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后,加大惠企政策落实跟踪、评估和督促,更大力度破除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堵点问题,从而激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作者:祝月明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