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乡镇党委书记做好乡村工作的实践经验

2024-12-02 11:53:07 来源:映象网

[摘要]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升乡村工作的实效性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升乡村工作的实效性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诸多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有效总结、有效分享这些实践经验,对广大乡镇干部有效推进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对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同志的访谈而来,立足于他二十多年的党委书记的经历,重点分享了工作中三方面的内容:如何在乡镇书记岗位坚持实干二十多年;如何带出一支积极向上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党员队伍与村民代表队伍;如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与思想引领力。希望能够在实践中为乡镇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一些有效借鉴。

一、如何在乡镇书记岗位坚持二十多年

1998年4月到现在已经整整二十三个年头了,从35岁干到现在58岁。最近几年身边的朋友、同事领导都经常关心地问我,“赵书记,二十多年了,真是不容易啊,你这是咋坚持下来的?”接下来一个最直接的问题:“你这到底图个啥哩?”大家都知道乡镇工作难干,能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是非常不容易的。前一段时间新华社记者对我有个采访,他们也问到了相似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他们问我:“二十三年的乡镇党委书记有什么感觉”。我说,我干出了县长、县委书记的感觉。这二十三年,我们的食用菌产业从小到大,叫响了全国,仅金针菇一项,日产300吨,打造了中国第一菇。我们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落地企业20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落地资金80个亿,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我们平地建起了一座新城,打造了现代化的乡村都市。

第二个问题他们问我:“赵书记,你曾有过3次提拔交流的机会,但每次你都留了下来,你是不是很愿意留下来。”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有几次我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我干乡党委书记二十多年了,烦不烦?实话实说我是真烦,每天都是事无巨细。老百姓有事儿可不分啥时候,早上六点、晚上十一点,有时候早上五点多就给你打电话。不管啥时候群众的电话我一般都得接。有时候接一个电话,从上班开始一直到中午放不下。但是一定要认真倾听他讲,找准他的东西,让他听到你给他的回复,你安排人去给他落实。有时候之后他自己也会在认识到反映的事儿不一定对,他再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就会说,赵书记非常感谢啊你能接我的电话。有的还要来乡里见我,我就跟他说,只要把事儿说清了,来不来都行,我会安排干部去给解决。对群众的这种思想啥时候都不能滑坡。二十多年要是没有这一种精神,光是嫌烦、光嫌啰嗦,那肯定一天都不想干。我们这有个干部,当了十三年乡党委书记,现在提拔到另一个县里了。他给我说:“老赵,我最佩服你了。”我说:“这话咋说哩?”他说:“党委书记当到十年头儿上,早上一说往乡里走,我心情就沉重。要是正走哩一下接个电话通知县里开会哩,哎呦我思想一下轻松了。”所以乡镇党委书记生活是没有啥质量的,群众给你打电话都是一些棘手的事儿。有一次新乡组织部长来这里调研了,他问我:“二十多年了,你说党委书记最困难的是啥?”我说:“用我的话说,最困难的是不能让自己有尊严,不能把自己当成官儿,一旦你把自己当成官儿了,你就要求自己有尊严,偏偏老百姓给你说事儿的时候,他的言语是围绕他的利益诉求来说的。当个党委书记这些问题处理不了,让把下面的同志处理了,接下来还咋领导这一帮人。这样来看这种制度设计对作为乡党委书记个人而言不尽如人意,实际上这个制度倒逼你去转变态度,如何对待群众,你接的每一个电话是不是当成自己亲戚来对待了。理论上一直都说要把群众当成亲人,实际上是否能把群众放在一个平等位置上来是非常难的。在群众面前,党委书记不能把自己当成官的。很多时候在处理问题时我常跟群众说,我也是老百姓,不管咱们是不是老百姓都要讲道理,你说说你的理嘛,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农村干部一定要学会群众工作法。就是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方法去解决问题,你给他讲一堆大道理他根本不听你哩!”乡镇干部必须学会倾听,平等地跟他交流,对错各自分开,才能把矛盾化解了。要是作为党委书记放不下身段,那烦得很啊!老百姓可不会像机关工作人员对领导那样,他可是实打实地怼你,他只关注自己想要的东西。

新华社的记者问我:“为什么组织上每次和你谈话之后,你都留了下来,深层次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你的眷恋,你的爱?”回想这二十三年,乡镇工作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已经把自己深深地融入到冀屯的这一片土地、这一方群众当中。如果没有这一份眷恋、这一份爱,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干这二十三年。当然,这二十三年是在实干、苦干、大干中干出来的,靠熬是熬不出来的,空熬熬不了二十三年。后来对别人经常问我的这些问题我也进行了深入地思考,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二十多年,干到现在,大致想了想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吧!

(一) 组织的奖励、激励、肯定是我一直坚持的动力

这20多年来,我经历了7次县乡党委换届,每当换届选举的时候,在思想上肯定有波动,工作中我也曾经犹豫过、彷徨过,尤其是在关键时候。我也有过3次提拔外调的机会,但最终组织让我留下来了。2007年我提拔为副县级干部,2009年有机会调整到副县实职岗位时,正赶上煤矿铁路、新区建设3000多亩用地急需征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我留了下来。2014年,有段时间我一直感觉胸闷心慌、浑身无力。在家人的多次催促下,我到医院做了造影手术,发现心脏三根主动脉堵了两根,医生劝我当天就住院。但检查时来的太匆忙,还有一摊子事没有安排好,我就先回到了镇里。妻子知道后,偷偷地拿着片子找了几家医院。医生很震惊,问病人在哪儿,马上动手术,一天都不能拖了!妻子也非常生气:“老赵,你不顾你的身体,还要这个家不要了!”在家人的多次催促下,我到医院做了手术,心脏里放了4个支架。出院没两天,乡里一堆事儿等着处理,我要去上班,妻子死活不让走。这时候,孙子跑过来抱着我的腿哭着喊:“爷爷,爷爷,你别走,别走!”面对妻子和孙子,我鼻子酸了,说实话我也真想歇歇。当时,家人和朋友都劝说我,不要在乡镇干了,换个轻松点的单位。我自己在思想上也有了波动,把辞职报告都写好了。但就在这时,群众迫切期盼的天然气工程出现了问题,出院没10天,我就回到了镇里,回到了天然气施工现场。2016年,组织考虑到我的身体状况,准备把我调到离家近的单位。县这一级到52岁的科级干部基本上要退二线了,实际上大家也都愿意退二线,工资不少挣,奖金不少拿,还不用多大担责任。家人听说后都很高兴,书记会都开过了,也谈过话了,我把办公室的私人物品都收拾好了。但就在这时候我们争取了将近10年、投资35个亿的煤矸石电厂项目,国家发改委批了下来,要求1个月之内必须开工建设。事儿就赶得这么巧,这时候副市长找到我说:“老赵啊,这个项目时间这么紧,你说谁负责最合适?”我也明白领导的意思,只能实事求是地说:“要我说,我想想还是我最合适。换个新的书记,不熟悉前期的任何情况,别说一个月开工了,五个月情况也吃不透。”我这样一说,领导笑了:“你说对了,老赵你别考虑走了,时间这么紧,任务这么重,不要考虑走的事了,你还得留下把这个活儿干好,在这儿继续干吧!”这不用组织明言,事实上这也是事业的需要。这个活儿换个人来,不是说换个人就没这个能力,但是熟悉情况的程度肯定不比我,毕竟我在这儿干了这么多年,这么紧急重大的任务我来做肯定更保险。所以就留下来了,这一干就彻底走不了了,一直到现在。回头看看这20多年,我在坚持留下来的同时,组织也给了我莫大的关心和激励。我是这样理解的:组织上把我提拔了,是对我的肯定和信任;组织把这么重要的乡镇交给我,让我在这继续干下去,更是对我的肯定和信任。2017年,新乡市委开展了“敢担当、转作风、争一流”实践活动,在全新乡市600多万人中选树6个先进典型,第一个是吴金印书记,我是第二个,要我们几个在全市去巡回宣讲报告。我就在想,自己何德何能,让组织给这么高的荣誉?咱自己能说不干吗?给我的压力就是,不仅不能说不干,而且一定要在现任岗位上干的更好,才能对得起这个荣誉。尤其是2018年10月22日,新乡市委做出向我个人学习的决定,这个在新乡市的历史上,从解放到现在,开展向个人学习没有超过10个人。我无时不刻在想,自己要是不好好干对得起谁呢?所以,我只有继续干下去,努力干出更优异的成绩,才能回报组织的信任和肯定,这就是我的坚定信念。史来贺老书记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把群众带到正路上,二是把群众带到富路上。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我也就是这样一直不停地干到现在。后来在2019年,我又被评为出彩河南人。2020年,我又获得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今年(2021)又被评为“出彩河南人”2020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2020乡村振兴人物。通过这二十多年的工作,我感觉作为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如果一直让你在这个岗位上干,比提拔多少次、多高的职位都重的多,这是从更深次对你的肯定。你想啊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让组织上感觉到离不开你,这绝对是一种更难得的肯定和信任,不是一般乡镇党委书记能够得到的。同时,通过自己的经历也感觉到,在党员干部的管理上,先进人物是需要鼓励,也是能够通过鼓励、奖励逐渐培养出来。这种鼓励能够让人在自己的岗位上真真正正地把自己交给党组织。目前,很多人都争着要政治上进步,因此,对我这种状况大家肯定有疑问,当大家问我:“老赵,你在一个地方当了20多年的党委书记,亏不亏?”我就说:“一是看跟谁比了,第二你的心态是个啥。”经过这20多年经历,我对工作、责任等方面的体会也更深刻,对亏与不亏的认知看得更深刻。跟我年纪差不多的人有好多都走到正县级岗位,跟他们相比的话,自己这多年了还是个乡党委书记,是不是就一定感到很亏呢?这就看你怎么看了,一个人刚走上乡党委书记岗位的时候,组织上也是千挑万选才把自己选到这个岗位上来,那时候个人肯定是信心满满,当时对组织绝对是感恩的。但是干着干着干到一定时候,一般来讲个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把对组织给自己的机遇变成理所当然了。一般都会想,我都干了这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或者说我既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给我个什么待遇。这就是自己的心态变了,开始伸手向组织要官、要待遇了,跟刚走上岗位上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把组织对自己的提拔变成一种理所当然了。这种心态是要不得的,也是错误的。

(二)个人要懂的知足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乡一共有278户贫困户,我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一户不落走访到户。通过亲自一户一户地走访贫困户,事实上自己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经常问自己,共产党给自己的少吗?咱的工资低吗?有的贫困户只是得到了区区几百块钱,就感激党的恩情如山。所以说,啥是多?啥是少?啥是个够?把职务当官位越干越累,把职务当平台越干越有劲儿,这不是从哪儿抄来的,也真真正正是这二十多年的感悟。就说辉县80多万人,22个乡镇,4万个乡镇事业公务员,又有几个能当上乡镇党委书记呢?当了乡镇党委还不满足吗?不能说组织亏了自己。我这个地方100多号乡镇工作人员,五年一届才能提拔几个人?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乡镇一般的工作人员,好多人一个月不到3000块钱,还在任劳任怨、没明没夜地在干,当个党委书记自己还有啥亏哩!大家都在任劳任怨的干,跟自己的干部比,他们都是我的榜样。这样想想自己也应该感到满足的。

(三)成就感和责任感的支撑

当个干部图个啥?实事求是地讲,第一,乡镇的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差、待遇报酬低,工作任务重。我们乡镇距离县城20公里,现在的乡镇大部分以60后、70后的干部为主,很多为了子女上学都搬到县城住了。一般早上六点都起床收拾上班了,晚上下班回家都大半夜了,基本上都是两头不见太阳。现在工作任务重,绝大多数时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顾家的功夫和时间就不可能有。特别是女同志,根本无法照顾父母和孩子,所以顾家是顾不了的,在乡镇真是又苦又累又难。第二,在乡镇我们直接面对的是群众,面对这么大的群体,本身就是最难的事,他们的素质、修养、知识结构都参差不齐。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中说过,农民有三大劣根性,自私性、散漫性、宗派性。几十年过去了,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这些情况,群体庞大,思想繁杂,不好领。第三,就是权责不对等。作为基层社会的管理者,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落实到乡镇一级。但是乡镇没有执法权,没有执罚权,没有执纪权,没有行政管理的权限,却担负着行政管理职能。用一句属地管理,把很多事儿都压到乡里来,比如黄标车治理、涉法涉诉、环保等等,这就是乡镇的难。难到啥程度?我们乡里这一帮人都背过处分,没有不被处分的。或因为上访、或因脱贫攻坚检查、或环境整治的检查等等,乡镇的工作压力是很重的。

但是大家辛辛苦苦走过来回头看,经过我们的手一条条大路修起来了,一座座楼盖起来了,一个个项目落地了,这是我们最欣慰的。大家一起奋斗的过程也是教育激励干部的过程,要时刻把我们干出来的成就拿出来鼓励自己,同时鼓励我们这一班子人不断前行。我们能直接看到这些成就的享受者就是我们的群众,我们奋斗过程就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的过程。一个党委书记在一个地方干了5年,没啥变化还是老样子,干部群众会答应吗?肯定不会答应。这二十多年就是我们不断进步和发展、群众不断认可的过程。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在这呆20多年,自己也不可能空熬20多年,在每一个人生命中,二十三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人能有几个二十三年。广大群众包括干部都是个天秤,天天称着你哩!如果没有这些成绩做砝码,天秤早就倾斜了,群众早就不认可你了。这些成就就是激励我们一直苦干的根本因素。有四组数据能够简单展示我们二十多年的成就:第一组:GDP。1998年全镇的GDP完成9342万元,2020年底,全镇的GDP完成22.42亿元,增长了27倍。第二组:财政收入。1998年财政收入仅仅只有95万元,2020年底财政收入突破1.55亿元,增长了163倍。第三组: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到202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增长了10倍。第四组:三次产业比。1998年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的比例分别是55%、22%、二十三%,农业的占比超过了50%,到2020年底三次产业比为20%、40%、40%。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冀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乡镇,嬗变成了四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强镇,我们成为全国重点镇,在河南省百强乡镇中排第17位。这些实实在在的成就是我们砥砺前行最大的支撑。

同时,干部的责任感很重要。对于一个乡镇党委,组织上把几万人交给了你,如何达到组织的要求是首要的,这也是政治品格和对党忠诚的问题。不能光想要官当,光想要待遇,又不想担责干活儿,整天想着干了几年了该提拔了、或者调个有钱有权的部门去,这样是绝对干不好工作的。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自己也切实受了教育。当时的省委书记曾经亲自动笔修改我作报告的稿子。我把这么多年来的工作感受总结了两句话,就是“把职务当官位,越干越累;把职务当平台,越干越有劲儿。”这是我真实的感想,也得到省委书记的充分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职位高低,重要的是在一个职位上为党和人民做了多少事儿,这才是关键。当多大的官儿才到头,当了副县想当正县,当了正县想当副厅,当了副厅还眼望着正厅,整天钻到这里面去,多累哦。二十三年确实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但好像就是一晃儿而过。因为整天都在考虑哪些事儿需要解决,明天要干啥,后天要干啥,每天都在忙忙碌碌,都没时间和精力去想别的,对时间概念很淡薄,也就这么过来了。这是我乡镇党委书记二十多年的感受。

二、如何带出一支积极向上的队伍

乡镇工作的二十三年也是抓班子带队伍的二十三年,是坚持不懈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工作的底气就来自于带出来一支一呼百应、说干就干的队伍,队伍的力量给我增添了无穷的信心。乡镇工作直接面对的就是群众,处理的都是直接的矛盾,天天面对的都是具体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掂量,问自己还能不能在这儿干下去、还敢不敢在这儿干下去?组织上交给你了任务,自己也要有能力托住组织的信任、能够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我们这种自信和力量来就自于我们优秀的村支部书记队伍、优秀的党员队伍与群众代表队伍。当前做好农村工作,一定不能是少数干部的单打独斗,要学会团结一切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因素去推动农村工作。所以长期以来在抓好队伍方面我们下了大量的功夫。

(一)如何带出一支优秀的农村支部书记队伍

一个村子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有一个优秀的党支部书记,我们不仅要选好一个支部书记,还要不断地教育、培养他,给他创造各种平台支持他成为一个优秀的支部书记。

选支部书记要看他是否有胸怀、眼里是否有群众。选支部书记难不难、如何选好一个支部书记,我认为选支部书记不难,好选的很,他们一般人都不敢这样讲。为啥我说容易的很,根本问题在于你要选一个什么样的支部书记。不好选的原因在于,选的时候太求全责备,想找一个八面玲珑、能把天给你撑起来的人,所以不是这方面不称心就是那方面不如意。我感觉选支部书记有个根本点,就一条看这个支部书记的胸怀,看老百姓是不是服。在农村支部书记要想能够带领起来这个村的人,首先一定要有胸怀,思想一定有高度,善于驾驭矛盾,同时支部书记心里要有群众,其它能力都可以后期教育培养。说到干部心里要有群众的问题,我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作为他自己、全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咱们自己想一想,这就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还有那么多穷的群众是应该的吗?要是一部分群众没饭吃,房子都没一间他会说共产党好吗?仔细想想脱贫攻坚中那些精准扶贫的对象,在整个社会中恰恰是这部分人得到的最少、收益是最少的,但是恰恰是他们最说共产党好。在基层理解党的伟大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我们这里有干了四十多年的支部书记,为什么能干这么久,因为他眼里心里有群众,这是他能在群众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很多人反映说他这个支部书记很善良,眼里能看到村里最穷的群众,而不是天天看着村里的有钱、有本事的人。

教育支部书记学会依靠组织。我们乡镇工作人员要会教育村里的支部书记。我们是每周要开一次支部书记会,作为党委书记要把自己的观点讲明白,让村里的支部书记跟乡镇党委的观点实现统一,思想只要统一了,下面的活儿就好干了。比如支部书记对待工作的态度,如何服务群众等方面的问题。很多支部书记局限于自己小的观点中,群众有啥事儿肯定第一时间找到支部书记,他有时候会说这事儿不是我管的事儿,你走吧。这不是把群众往外推吗?要教育支部书记牢记自己是我们整个组织的一员,支部书记办不了就找镇里嘛,镇里办不了跑县里嘛,县里再办不了市里省里。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政党就是为群众服务的。我教育村支书记一定要树立一个观点,当一个支部书记一定不是说自己能力有多大,一定要知道在自己身后有强大的组织,有组织在,群众的事儿可以依靠组织进行解决。不是说你个人能解决,一定要相信身后有组织。我们支部书记面对上访问题,涉及到很多利益群体,有很多事件涉法涉诉,支部书记包括我们乡镇也是决定不了的,乡镇党委也是靠背后的组织力量和资源来进行解决。所以我经常教育村里的支部书记,你是党的支部书记,力量源自于身后的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底气和能力也源自我们身后的党组织。所以,这么多年来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我们都这样解决的。乡镇6万多群众,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到,但是只要勇敢的面对,通过组织都能够有效解决。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个村一名群众的孩子生了很罕见的重病,这种病大概三十万分之一的概率。治疗这种病的药非常贵,打一针3万,要保住命,一星期至少一针,这远远超出一个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如果我们不去管他,他眼看着自己孩子没命了,肯定会生出很多事儿来。我们就找他做思想工作,告诉他安心在家不要乱跑,我们组织替你想办法。后来我们市里发动企业捐款,成立了一个大病救助基金,以后再遇见这类似的情况也有一个应对的平台。通过这个大病救助基金平台,一年给他解决了20万元。国内也有一些其它渠道的便宜药物,这样他小孩儿能看上病了。通过处理现实中一些矛盾和问题,让村支部书记逐渐敢于面对问题,逐步增强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这都是实践中慢慢教育出来的,不是靠书本能学会的。

教育支部书记正确对待权力。从这些年的实际工作来看,我教育支部书记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支部书记如何对待权力。我给他们讲三条,首先,村里的决定权一定不是你支部书记个人的。有人就纳闷,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怎么没有决定权?我跟他们讲,决定权一定是依照我们省规定的“四议两公开”程序形成的决议权,这个权力是我们党制定的制度和规矩下形成的权力。不能说当了支部书记了,就是老大,宅基地自己说了算,低保五保自己说了算,救济款自己想给谁就给谁,这一定是错误的。我经常给他们讲,这个决定权其实不属于个人,事实上归程序,必须按照程序、不能按照个人好恶来决定。农村支部书记是在一个参差不齐的人群中选出来当干部的,出淤泥而不染非常不容易。尽管现在农村比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了,但是很多地方仍然存在毛主席当年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中提出的三个特征,就是自私性、散漫性、宗派性。群众依然需要靠我们基层党组织去领导,但并非意味着支部书记一个人说了算,在这样的环境中必须有个正确的领导方法,这涉及到一个民主与集中关系的处理。因此,我要求所有的决定一定要按照规定程序走,这是判断对错的首要标准。其次,支部书记的执行权。这个权力是支部书记义不容辞的权力,也可以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要坚决执行通过民主程序形成的决策、决定和决议,落实中央在农村的方针、路线、政策。这个没有可商量和选择的余地,是必须执行的。再次,支部书记必须要发挥严格的监督权。不仅监督自己,更要监督村里的各种决策过程。不管程序多民主,形成的决议必须有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就是法律和党的大政方针。支部书记作为党在最基层的领导者,要监督所有程序产生的决议不能违背宪法法律以及党的政策。这才是支部书记应有的权力观。

要努力转变支部书记的态度。乡镇党委书记一定要学会带领村支部书记,改变他的态度,提升他的能力。我们一般都以会代训,一个月一次的村支两委干部大会,每季度全镇一千多人的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开会宣传我们党和政府的观点理念和思想,灌输引导他们,没这个过程,就无法实现思想的统一。比如在党员管理上推行的积分管理制度的时候,我们就是先统一支部书记的思想。2016年开始推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制度。流动党员不好管,无职党员作用发挥不好,是农村党员管理两大难,如果都躺在两个难题上,就没法做工作了。所以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会运用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去解决。我们刚开始推动党员量化积分的时候,有的支部书记一听直接反应就是:“人家在外干一天几百块,咋会回来参加你这个会哩!”这是用自己固有思想思考问题、去想象党员。接着就说:“别管他了,也管不好,不好管。”我给他们开会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要是都抱着这种思想,啥时候我们党员才能管好呢,一定的转变思想才行。我们认为以前没有管好党员,不是党员不先进,是干部思想太落后。原来有句话就是这样讲的嘛!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通过三年的积分管理,一个明显的也是很直接的效果体现在支部换届上。

同时,要管好支部书记,让他懂规矩不能乱来,尤其是要让他有服务群众意识。通过一定的机制充分调动村支部书记的积极性。如何通过一定机制激励村支部书记积极作为?对支部书记的管理最怕绕着矛盾走,最怕是乡镇领导想“等我走了再弄吧!”有了这种心态就干不好工作。奖励不能平均去分,我们对村里干的好的,奖荣誉、奖工资、奖待遇、奖项目。村里赢得了多少旗帜、有多少分就奖励多少钱,他按照你设定的旗帜去干,一呼百应的局面一定是奖励出来的。一定去设定优秀的条件,不能硬设指标、硬压任务。以往很多地方到年底的时候,对各个村进行评价,一定非要弄个三分之一优秀,三分之一良好,三分之一合格,这是一种僵化的思想。村里的干部累死累活干了一年,最后弄个不合格,弄个软弱涣散,这样会极大挫伤干积极性。对于优秀不能硬性的设置指标,有多少优秀的就奖励多少优秀的,只要能达到设置的条件,就可以奖励。我们就是一个软弱涣散的村都没有。尤其是政治荣誉,就算差一点点,发个牌牌儿对他是一种肯定,这方面不要吝惜。坚持这样一种观念,他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做到了就会给他奖励。全体都积极向上干工作的队伍就是这样带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你要支持他成为优秀支部书记,他只要正干,你给他提供资源,给他包装项目,他们村里想干的事儿、群众需要的事儿你都支持他干成,他在群众中也有威信了,自然就成了优秀的支部书记了。

要给支部书记创立有效的管理平台。在日常工作中,因为各种原因,很多班子成员跟支部书记会产生一些隔阂。这时候他不会明着跟支部书记对着干,你开会他找各种理由不参加,不积极配合工作。大家都是熟人,支部书记怕得罪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绝不能让这样的情况产生。我们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所有的工作要具体分到每一个人,支部书记要是分给他了,他不干我们乡镇党委直接处理他,但是你要是没有分到位,我要处理你支部书记。比如我去检查卫生工作,一看不合格,这条街道是张三还是李四负责的,你讲明白,剩下的就不用管了,我拍照追究他的责任。要是你的工作没有分到位,我就直接追究你支部书记的责任。要给予支部书记敢于管干部的平台。我们每月一次的乡村干部大会雷打不动坚持开,通过这个会宣传我们的观念,统一我们的思想,迟到早退不来开会都要对着具体的人扣钱的。平时,村里班子成员早上一碰头,日常三个活儿:安排一天的工作,一起检查卫生,放广播。有摄像头和带日期的照相机,每天上传班子的全家福,早上八点半下午五点半,谁来了谁没来一看就知道,做不了假,谁没来今天没工资。这样支部书记就敢管了,能管了。以前光怕得罪人睁只眼闭只眼,现在不睁眼不中了。有个村两个人跟支部书记不大对付,长期配合,这样一下子就给他管过来了。以前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就有句话“不怕不干活儿,就怕不楔橛儿”,分田到户责任到人了,就都干起来了,不就是这样嘛!

安抚好离任的支部书记。七次大的支部换届,我经历的支部书记103个,他们当支部书记的时候是战友,退下来的仍然是同事、是朋友。用好现任的支部书记,也要安抚好退下来的支部书记,发挥好他们的余热。有几个支部书记在敬老院,我们给他们养老。其中一个老支部书记70多了,儿子死了,儿媳妇嫁了,老头咋弄?接到敬老院管吃管住、管洗管涮。其它一些支部书记想找个活儿,乡里这么多企业,咋不能找个活儿给他们。我们有三四个支部书记在法院矛盾调解中心,做一些庭前调解工作,干的还很有劲儿。有的村乱起来,在很多时候跟退下来的干部有关系,所以安抚好退下来的村干部也是党委书记的责任。再说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也有感情,咋说也干了几十年了,贫困户我们党还要管,干了几十年的干部为啥咱就不能管呢。善待退下来的干部,这也是我们党的良好传统。不能把退下来的干部当包袱,要把他们当成财富。这几年好多了,尤其以前计划生育抓的紧的时候,下台的支部书记都是灰溜溜哩。党委书记再不去关心,就会让他们心寒,现任干部也会受到影响。农村党支部书记这一课很重要。

总之,我们认为,优秀的支部书记队伍,不仅仅是选拔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教育、培养、管理、激励出来的。工作中,我们瞄准“支部书记100%优秀”的目标,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牢牢抓住“选、育、管、奖”四个环节,打造了一支100%优秀的村支书队伍。2018年的支部换届按照“两推一选”的程序,实现了三个百分之一百。第一个是百分百换届成功,而且是满票和高票当选。我们乡镇33个村,有16个村支部书记满票当选,其它村也是高票当选,第二个是百分百实现了党员参加,第三个百分之百地实现了组织意图。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全镇33个村的村两委换届全部完成。同样实现了三个100%目标:100%一肩挑,100%实现组织意图,100%一次选举成功。通过今年的选举,我们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选情那么好,选举那么顺;二是没想到选举结果那么好。这都是当前大的政策环境好,扫黑除恶在农村巨大成效的直接体现,黑恶势力不敢染指基层政权,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得到全面巩固,基层党组织领导选举的能力不断加强。

(二)运用积分制充分调动普通党员的积极性

调动普通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党员的作用,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不仅仅是用制度和纪律管好党员,同时要真正地关心爱护党员。

运用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制度,发挥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办法出台之后,我是倒着来推行的,先从最普通的党员开始,让党校程书记先给党员上课。在培训党员中充分亮明观点,作为一个党员应该怎么做,明确告知广大党员我们党不能放任一些行为,更不能放纵一些行为。经过系统培训,告诉全体党员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给全体党员讲到位,到时候被处理的时候不要说我们不教而诛。我们一共举办了八期培训班,流动党员的培训放在春节期间,告知广大党员我们要开始严管了,你做不到,那就对不起了,几千万党员不差你这一个。一个基层党组织要敢于对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等行为坚决要说不了,不破不立,不要怕。一共轮训了两遍,要求各党支部坚决实行。实行之后有的支部书记吃惊的很,原来基本上就没有开过党员大会的村,推行积分管理之后,只要提前一发通知,很多远在外地的党员都请假赶回来开党员大会了。这对我们村支部书记和我们乡镇工作人员触动都很大。

创新管理方式,双管齐下管好流动党员。对流动党员敢不敢管理,敢不敢处理?我们要求流动党员加入支部微信群,每月定时交纳党费,这个都能干到。但是我们感觉这还不够,因为他们参加不了“三会一课”,于是我们就要求流动党员每季度交一份手写的思想汇报寄回来。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对党员这种起码的要求都不敢,你这个党组织也就没必要了。一个流动党员连这个基本要求都做不到,要这样的党员也没必要。等到实行时候,流动党员的思想汇报从上海、甘肃、湖北等全国各地都纷纷寄回来了,这说明党员还是看重他的党员身份的。自然在郑州的党员距离不远,平时回来的多。他们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找党支部报到,看有啥事儿能让自己出点力,做做贡献,抓紧让自己积分能够合格。义务巡逻、劳动、买了药枕头等物品看贫困户、给贫苦户建果园等等,这些流动党员都以党员身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让流动党员交思想总结,也仅仅是作为合格党员的一个要件。当前流动党员的心态是怎样的,我们如何引导流动党员能够更进一步向组织靠拢,同时更充分利用和发挥他们作用,是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我们要用严格的制度和程序要求我们党员。我们2017年初清退了两名党员,2018年也清退了两名党员。他们对党员身份是否看重呢?在这两个案例中也能也感觉到很多家庭对党员身份还是非常看重的。我们清退党员是遵循着严格程序的,是要通过党员大会的。在走程序期间,这四个党员的家人都找到我们。我跟他们解释,说我们的制度设定是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能够做到合格,而不是有意让他们不合格的。所以每季度我们会对积分落后的党员进行直接提示:积分落后了,应该在哪几个方面改进,到了第三次纪委是要找党员谈话的,如果再这样下去,会被清退的。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了大多数党员,都能按照党章要求办。但是这四个人叫人不到,通知没有回音。其中一个被清退党员所在支部的支部书记,带着这个党员的父亲来找我们了。我给他们把这个过程清楚的讲了一遍,给他家人说明为什么要清退他。他父亲说,儿子不争气被清退了也不怪谁,但是通过开党员大会,还是有正式行文装进档案,孙女正在准备考研究生,或者马上就业。这样弄要是影响孙女考研究生或者就业咋办?这老父亲非常难过。我跟他好好解释,清退不是处分,主要是他不符合党员的要求了,这一点我们党委也已经做出决定了。这老先生说,那他改不行吗?我说,我们已经给过他机会了。不过还有路径,就是日后还可以再申请加入,只要表现的好,还是可以加入的。所以对党员的管理一定要敢为,一定要硬起手腕来管。但是如何根据现实的案例更好教育到每一个党员,依然是个大课题。

另一方面,要用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把党员真正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在外流动党员也是我们党组织关心的对象,大部分在外的流动党员的老人和孩子都留守在家。我们乡在新乡之外的党员有178个,我要求每一个机关干部都要与他们保持联系。一般而言这些在外党员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亲戚朋友。我们想,能不能做到让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党组织,让他感觉他是有组织可以依靠的,到那时候才能说对流动党员管理才真正做到位了。其中发生了一件事儿也教育了我们。我们乡在外地工作的一位教师,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把组织关系转到家里来了,就业后他找了个对象是我们县另一个乡镇的村小学老师。有一次他开车找他对象的时候,因为地方不熟就跟着导航走,结果走到了乡间的生产路上,农村的生产路主要是为了农业生产服务,刚好那边在浇地,车就陷在旁边的泥地里了。他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们的干部联系在外流动党员的时候是他联系人,曾经有过电话交流。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家人不在这边,自然也没办法帮他,这时候他就给我们这个副书记打了电话。这个副书记赶紧找了根绳子,喊了几个年轻人,开了一辆面包车去帮他把车给他拉出来了。事后他非常感动,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说当个党员还真是好。所以我们不光是用一些制度去要求党员尊党、爱党,更重要的是要用组织关怀去吸引我们的党员真正一心向党。如在生活当中,党员时刻能想到有组织会帮助自己,可以想象我们党组织的向心力会有多强大。作为党组织如果不能够关心党员、帮助到党员的困难,怎么能说是服务到了呢?不能因为他是共产党员就习惯用一些生硬的手段去管理他,我们需要更多一些温暖把我们党员的心拢到我们组织周围。因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很多时候因为工作、因为不公平等各种问题的确让党员寒心。当他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因为纪律和各种要求他必须做到,很多时候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并不是他真心实意想做的。如何让他真正作为一个党员光荣自豪地去真心实意做一些事情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有几千万党员,但是数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要有质量才行。我们对表现好的党员要表扬他,对困难党员帮助他,经常开展党员活动,丰富作为党员的文化生活,使得党员在群众中能够有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以当共产党员而自豪,以此来增强我们党的吸引力,这就是我们党组织应该去做的。因为我们是执政党,天生就有一种吸引力,很多人是奔着权力来的,如何避免仅仅让人奔着权力而来,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这样,通过支部书记的选拔、教育以及通过量化积分管理制度,真正把我们两委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提升上去了,把党员队伍管起来了,使得党员队伍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主力军。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员和干部。我们乡镇两委班子,都发自内心要把党员队伍带好,高质量党建的核心就是班子和队伍。任何工作的推动都是靠我们的队伍,高质量的发展靠的是一支高质量的队伍。

(三)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用明显的村民代表队伍

通过换届,我们严格按照程序、按照职数,选举了新一届的村民代表。小村不少于30名代表,大村每10-15户推选一个代表,全镇一共推选出了1066名村民代表。参照党员量化积分的办法,也把村民代表管理起来。这解决什么问题呢?解决我们权力的广泛性。我们要求所有的决定权,以村民代表集体决议为主,赋予代表权力,他就愿意当这个代表,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目前(2021年)我们的村支两委干部是205名,党员是1800多名,村民代表是1066名。这三支队伍加起来3000多人。通过把这三支队伍牢牢地团结镇党委、政府周围,用这一支强大的力量、三千人的队伍,去宣传、教育、带动全镇6万群众,形成了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党员干部走在前、各项工作都不难”的工作局面。

三、如何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与思想引领力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与思想引领力,基层党组织必须肩负起领导、组织和教育群众责任,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一) 基层党组织要肩负起领导、组织、教育群众的责任

我们在基层不能一直去埋怨,埋怨环境、埋怨条件、埋怨群众。我也一直在思考,宗教有啥,谁给它经费,为啥能吸引那么多人。我感觉他们就是凭着一种毅力,锲而不舍地去讲去做去灌输,他们的教堂很多时候还是教徒们筹钱盖起来的,人家教徒还知道把自己的窝弄的亮亮堂堂的,我们作为执政党,也一定要把我们的阵地弄好才行。自己的阵地都弄不好,能把群众带领好吗?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嘛,所以我们一直在抓阵地建设。同时,一直不断强化对群众的教育,并在对群众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我们党自己的内容、我们的特色,而不是放松全凭群众自觉。我们作为执政党必须主动去争取群众,教育群众。宣传、组织、教育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内在责任,基层群众出现问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一定是有问题的。基层党组织一定要有这样的政治自觉,把责任真正担负起来。

(二) 正确处理村民自治和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现在让农村完全自治是行不通的,大部分的农民还没有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升华的地步。别说农民了,现在的市民也达不到这个水平。每个人都离自己利益最近,但是离自己最近的对整个社会而言却不一定是最对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规矩意识,但是这种规矩意识不是自发的。这一问题主要涉及到两委换届。让我感到不满的地方是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中,居然不敢提党的领导,党支部对村民组织不敢领导。本身我们是执政党,我们实质上就是领导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既想吃肉又怕腥。因为这是我们党应该领导的,这种领导也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实行的。完全摆脱党的领导的自治是完全不对的。我们推行基层民主,要减少西方那些思想的冲击,不能改变我们党的初衷和优良传统。在2018年换届选举中,我们乡镇党委就紧盯村委换届的过程,经过规定程序产生的候选人,必须经过乡镇党委的考察、审核,然后把这些考察审核的结果公开告知给全体选民,并依照程序去规范选举。我们制定这个程序后,民政局长说不要公布出去,公布出去是要出事儿的。我跟他讲,时代不同了,总书记都讲过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为啥村委选举我们乡镇党委不能把一把程序,不敢说一说呢?乡镇党委把一把政治方面的要求为啥就要出事儿?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己都不敢说领导村民组织了,怎么还说自己是个执政党。村民自治也必须在宪法法律的框架内的自治,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作为执政党要旗帜鲜明的执行好民主集中制,村民自治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了方向。

群民自治没了党的领导,是不可能成为大多数人共同价值取向的自治。村民自治一定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着共同价值观的自治。从1998年到现在,我们组织了第五届到第十三届村两委换届,经过这多次换届实践,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农村的选举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不能选出一个不遵循党的政策的族长、家长似的人物,让他用钱和势力来左右这个村的发展。

(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我们乡六万多人,我们乡镇三支队伍加起来不过三千人,跟六万人比还是少数。所以放在整个乡镇而言,还是少数人在干,多数人在看。比如人居环境整治,政府投入、干部干,反复性太强。真正人居环境改变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是需要把全体群众都发动起来的一项工程,没有群众文明意识的提高、素质的提高,社会治理与人居环境不敢说能够时时处处做到最好。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学习外地好的做法,同时总结自己经验。

通过学习、借鉴和总结自己的以往经验,我们推出了“党建领航、乡村振兴”的“红分”系统。根本上就是按照总书记所讲的,要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场景,使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探讨的是如何把群众中向上、向善的行为真正烘托宣传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一个人干了一件好事儿、两件好事儿、五件好事儿,如果没有得到任何肯定和表彰,他还能一直坚持下去吗?也可能有,但能坚持下来的一定是极少数。如何实现普通人的向善、向上的行为能及时得到激励和鼓励,并让这种行为保持下来,形成更大的影响呢?我们借鉴了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制定了包含但不限于的一百多项事件,当一个普通群众做了这些事儿之后,组织上有专门的核定、登记人员和系统,将这些好的行为转化成红分,红分可以变成物质的东西,也可以变成现金换成生活用品,或者换成现实中的服务。原来村里要做个事儿,看到响应者寥寥无几,干部自己也就泄气了,也没信心和精气神了。有了这个红分系统,基层党组织就有了一个组织和发动群众的平台,以前比较难办的事儿,通过积分变得更容易了,村里干部干活儿的信心和力量也就增强了。好多原来集体花钱的事儿,通过一些活动不花钱都解决了。通过这样的平台和机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基层组织“四力”不足的问题(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这个红分系统推行了四个月之后,效果就明显体现出来了。村支书一呼吁,今天我们要搞啥活动,可以积分,群众都积极响应。有一次一个村搞一次卫生清理活动,号召一户出一个人参加活动,500户来了440多人,大家一起动手,把全村的沟沟坎坎、边边角角的地方,一下午弄的干干净净。同时我们每月评选一次卫生文明农户,这样大家一起动手,我们整个乡镇的卫生状况得到了全面改观,有再多的保洁人员才也做不到24小时垃圾随时清理的呀。现在的城市,政府投入那多钱清洁卫生,很多时候还是不如人意,就是没有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

乡村振兴提出的五大振兴,涉及到的很多的具体的工作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都是通过这个平台来推动。在这个平台中,村民关注的不仅仅物质奖励问题,更多关注是个人荣誉问题。当前我们乡已经有49000多人注册了这个平台了。除了在外的工作人员和小孩子,成年人基本都在了。随时登录上去就能及时查到自己的积分情况。在深化环境整治推进过程中,我们又将其与垃圾分类结合起来,用小的积分撬动大战略。积分虽然小,但是涉及的广,及时又广泛,关涉到群众个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只要一个人做了好事儿,都能够通过平台积分及时反映出来“好”这样一个效应,这就叫红分引我去奋斗。

(四)逐步形成服务群众的三项制度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乡镇的事,我们直接面对的是群众,我们是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责任者和落实者,到底如何解决服务群众的问题,首先要找到我们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干部机关化倾向,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在全镇推行了“民情日记、代理代办、扶贫帮带”联系服务群众的“三项制度”。“三项制度”不是我们设计出来的,而是在不断实践当中探索出来的。

“民情日记”制度。2013年4月,从我开始,每名机关干部一周最少走访10户群众。我们的要求就是“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民情日记不是要求干部们写得有多好,多有文采,而是一个监督干部的手段,就是用这个制度倒逼干部深入到群众当中去,通过走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生产生活问题和困难。并且要求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这一过程中总结梳理、发现问题、分析研判,为解决问题提供基本依据。我亲自查阅副职领导的民情日记,副职查阅中层,中层查阅一般干部。一个月下来,我们走访了2000多户。

“代理代办”制度。在走访群众中,当走访到3000户的时候,我们汇总了一下共性的问题,发现有很多群众都说,叫俺去办事的时候好办点儿,一趟能办成了别叫俺跑两趟,两趟能办成了别叫俺跑三趟。其中有个事对我触动很大。有一个在市里退休的老干部,需要回原籍开一个身份证明,就这点小事儿,用了三个月来回跑了6趟愣是没办成,最后找到了我了,我把派出所、村委会、民政所这些有关的部门都叫到一块儿,我就想知道这点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办?通过这件事,反映出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群众办事难,不是找不着门就是找不着人。我们就下定决心,要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我们就提出了“镇村干部代理代办”。最开始,就是在政府门口支了一张桌,要求每天都有干部值班,让办事的群众来了以后,能找到人,知道找谁。到现在,我们建成了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户籍、矛盾调解、交电费、盖章等等,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事,进来这个门都能办,真正的“一站式”。33个村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实行干部8小时坐班制,我们有专人通过远程监控在线监督他,群众啥时候去都能找到人,真正地方便群众。

“扶贫帮带”制度。当我们走访到6000户的时候,我们的干部都深深地受到了教育。有的干部说:“赵书记,我在乡里工作二三十年了,都不知道咱乡里还有这么穷的户,咱得帮他们啊!”咋穷,房无一间。咱乡镇干部,苦啊累啊、待遇低啊,跟这些贫困的群众比,我们是生活质量高低的问题,但是他们是在生存下去与生存不下去这个线上挣扎。从2013年开始,镇里每年都要拿出250万左右,给予群众二次报销;考上大学的,给他补助;没有房的,我们出资购买砂石、水泥、钢筋,让他盖起房,有个房住。中央提出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要求遍访贫困户。我们不是贫困乡镇,也没有贫困村,全镇有282户贫困户,我们每年都要坚持走访两遍。在走访过程当中,一次一次地被感动着、被教育着。当我们说党伟大、总书记伟大,从哪说啊?到贫困户家中去就知道了。他们因为党、因为我们所做的一些事,能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这不叫伟大吗?我们走的所有的贫困户,没有一个不说共产党好的,这些贫困人口都是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和支持者。咱给了他多少?一个低保一月200块钱,但就是这200块钱对那些孤寡老人、困难家庭来说,可以经常地吃上鸡蛋、吃上肉,就这么简单,滴水之恩他们感受的最深。他们对党的感情是最深的。所以,我们的干部都说,咱乡镇待遇低、工资低,但跟这个贫困群众比比,咱是个生活质量高低的问题,但他们却是在生存下去与生存不下去之间挣扎着,这样一比较,我们是优越的。

所以,中央提出脱贫攻坚以后,我们整个活动是如虎添翼,很好地解决了因灾、因病、因事故造成的特殊贫困家庭的生活问题。这就是我们的“三项制度”,很好地起到了服务群众的效果。(作者:郭广平,哲学博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