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政治导向的路径探析

2024-09-20 19:11:19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一定要把强化干部选拔培养的政治标准作为首要任务,全方位锤炼党员和领导干部的鲜明政治品格。

国家发展系于人才,政党兴衰干部为要。高度重视干部队伍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探寻其思想源头,封建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资本主义金钱至上价值观腐蚀渗透导致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弱化无疑是根本原因。对一些领导干部出现的政治问题,我们党善于运用优化选人用人机制的治本举措解决问题。只有尽快铲除官本位思想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等思想根源,严格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才能搞好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由此可见,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一定要把强化干部选拔培养的政治标准作为首要任务,全方位锤炼党员和领导干部的鲜明政治品格。

一、把道德品质作为首要前提,锻造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行

在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道德”应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关键词,德以立人、德以治国、德以养廉等脍炙人口的话语既显示出道德的独特重要性,也彰显出道德对吏治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作为掌握着一定范围内的实际权力,能够掌握、控制、调动许多经济、政治资源的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把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必修课。中国老百姓历来秉持崇敬“明君”、“贤臣”,期待“盛世”、“清官”的心底期盼。老百姓眼中的“清官”、好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领导干部政治品德的高度肯定。相反,有些民怨沸腾的领导干部之所以会出问题,也在于其道德品质首先出了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优秀继承者,在近百年接续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始终把道德品质作为评价党员干部的首要标准。面对一些党员干部问题多发的不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高度再次强调了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道德首位标准,他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在选人用人过程中,一方面要全方位考察好被选拔干部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真正让道德品行优良且又政治过硬的好干部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监督好遴选干部的上位者的政治品德,落实干部民主推荐的责任追究制,避免在干部提拔问题上出现“个人专断”的腐败现象。

二、把理想信念作为第一标准,坚定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

马克思天才般的为无产阶级创设了旨在改变其命运的共产主义理想,这一包含明确经济主张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不是空想,而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和超越。经济维度、政治维度和人本维度的有机融合使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彰显出无比的崇高性。因为这种崇高是真正的崇高,我们的理想也由此成为真正的崇高理想。为了这个理想而奋斗则是每个共产党员的无上光荣。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自豪地指出,“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部分领导干部因丧失理想信念而背离群众痛心疾首,他警示人们,“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强调了我们党选拔干部的“理性信念标准”,他指出,“选人用人必须把好政治关,把是否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否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 由此可见,只有把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政治标准落到实处,才能够树立选人用人的鲜明政治导向,从而造就一大批信仰坚定的优秀干部,这是我们党优化干部选拔机制的首要任务。

三、把清正廉洁作为核心指标,强化领导干部的政治本色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干部必须具备的为政本色。无论是严肃政治规矩、完善纪律体系的外在约束条件,还是廉洁用权则的内在驱动力,永葆政治本色都需要人们从心底产生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毛泽东曾向“进京赶考”的党员干部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提醒他们要防范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建国初期,在毛泽东主导下,全党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反运动”,经过此次对各种腐败现象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防范了我党面临的各种政治风险。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认识到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并侧重于从政治建设的视角来寻求治本之策,他指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以抓铁有痕的力度铁腕惩治腐败,伴随着反腐进程的高歌猛进,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当前,面对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依然比较严峻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把正风肃纪、整顿吏治与优化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他就指出:“要教育引导干部严格纪律规矩、夯实廉政之基。要教育引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不要跟组织玩小聪明,否则总有一天会毁了自己。” 在习近平总书记强力领导下,只要各级部门能够把握好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核心指标,我们一定会扫除贪污腐败的党内蛀虫,选拔出清廉本分的好干部,让他们在廉洁从政中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把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

承载着民族复兴重任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这使我们的领导干部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完成历史重任呼唤领导干部的高度责任担当,只有敢于担责,才能不会偏离党和人民的立场,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下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激发出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才能锻造出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本领。领导干部和老百姓的本质区别,集中表现为一个“权”字。因此,是否能够履职尽责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能力就成为我们党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邓小平号召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履职尽责,他指出,“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各个部门和地方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些领导干部因担心工作失误而产生的畏首畏尾甚至是懒政怠政不作为的情况明察秋毫,他强调指出,“我们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激励各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 可见,只有把履职尽责与消极玩忽职守区分开来,构建出科学有效的容错机制,才能让真正干事创业的好干部得到党和群众认可,甚至被提拔重用,这样才能发挥出干部选拔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进而营造出政治导向鲜明的良好政治生态。(作者:李心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新时代治水社科院书记;林兵,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及其重要价值研究”[21BDJ002]的研究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