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指明方向。亟须推动农业生产力质的跃升,打通农业发展的堵点卡点,筑牢国家粮食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指明方向。亟须推动农业生产力质的跃升,打通农业发展的堵点卡点,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1]]。以基因技术、量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经到来,也同时带动了农业领域新革命。这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产生的新质生产力,正重塑农业生产关系,使得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不断跃迁,从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高素质为特征的新型劳动者。伴随现代信息技术、智能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农业劳动者不在局限于依靠体力和经验种植获取农田价值,而是迎来深刻的变革,表现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农业劳动者成为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他们依靠应用科技工具、拓展和升级劳动对象创造出除农田本身之外更多的附加价值。传统农业的劳动形态被颠覆,传统农业的劳动者正在被人工智能的“5G田间助手”、智慧农业所替代,农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人”向技术密集型的“机”迈进。
二是以颠覆性创新为技术特征的新型劳动工具。劳动工具是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条件。传统劳动工具主要指传统农具(锄头、镰刀等)、畜力(牛、驴等)、农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等)等,以减轻人力劳动强度,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2]]。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工具,则表现为“智能化”、“体系化”和“生态化”。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劳动工具不仅涵盖耕、种、收及加工各环节,并进一步实现设计研发、产权保护、生产推广、售后服务全链条产业化,逐步从依靠传统能源向依靠清洁能源转变,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高产高质且低碳发展。
三是以多要素融合为特征的新型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过程中人们所加工、改造或服务的对象。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劳动对象主要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包括土地、种子、农作物、农具、农畜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对象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了更多技术要素的非物质形态的对象。例如农业经营体系、与土地信息数据相关的现代信息化监管平台,专业育种育苗、集中化种植、企业化加工全体系,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各种专业服务而构成的体系等,由此推动农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除此之外,新质生产力能够极大压缩农业的自然属性与科技属性相耦合,能够帮助改良作物,带来农产品产能与营养价值的突破性增长。
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困境
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困境仍有很多,耕地和种子的安全保障、良田、良机、良法的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都是亟须解决的难题。
一、劳动对象:耕地和种子质量不高
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解决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问题。一方面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础、最根本的的劳动对象。目前,人多地少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35亩,按照平均4口之家规模测算,户均耕地只有5亩多一点,即使亩均土地产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已达到最大化,仅靠耕地种植所获收入也十分有限。加上受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外流等因素影响,“荒芜田”“撂荒田”屡见不鲜,“谁来种地”问题凸显。从耕地的质量看,我国耕地常年受高强度作业以及大量化肥农药的侵蚀,耕地地力明显退化。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的面积达到26%,障碍退化耕地面积占比高达40%,盐碱耕地已达1.14亿亩,超过14%的耕地严重酸化。[[3]]如何保障耕地质量不减和提升,未来“怎么种地”成为难题。另一方面,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种子是关键的劳动对象。当前,创新与推进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突出反映在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产品种源不自主可控;转基因种子市场快速发展,种质资源保护态势严峻;种子市场混杂,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等,亟须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保障种子安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二、劳动资料:核心技术和先进装备亟须突破
劳动资料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农业科技攻关,发展农机装备、推动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生效率,但还存在农机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农机化设施功能和服务效益不够完备等薄弱环节。而且,农业先进设备的作业效率的基础是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这就迫切需要加大土地流转规模,创新土地托管模式,使其成为农业设备智研发应用与升级的着力点,同时,积极开展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数智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深度应用,为粮食产能提升提供新质劳动资料。
(三)劳动者:专业化、职业化有待提升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其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对农业产出效益及其可持续性产出重要影响。在务农劳动力构成上,一方面农村50后、60后逐渐年长无法继续从事农业劳动,70后、80后从小就以从事非农就业为主,种地意愿自然不强,90后、00后基本不会种地,农业兼业化、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这种状况不利于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也限制了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会触发一二三产业升级迭代,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关键在于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以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为粮食安全添智添力。而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面尚处在空白领域,特别是对传统农民的先进科学知识的培养、先进设备的应用能力的培训还有待加强。
三、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要以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农业劳动对象,因地制宜对农业劳动资料进行系统完备改造,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让农业新质生产力真正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
(一)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劳动对象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在耕地和种子。一方面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针对耕地保护和种子培育领域,因地制宜开展优质育种引进、土地肥力提升、耕地退化过程阻控技术、多污染物协同处理、土壤修复治理等基础研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推动各类科技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和普及。此外,应充分发挥国际领域相关行业专家专业优势,创造条件开展跨地区合作,开展全过程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提高所开展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发挥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作用,联合龙头农业企业、国家级种子研发实验室等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开展涵盖全产业链、育繁推一体化的科研攻关,尽快在耕地和种子领域形成原创性、颠覆性科技突破,大力度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二)颠覆性改造农业劳动资料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全面激活乡村资源要素,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激活盘活劳动资料既要靠颠覆性科技也要革命性改造,根本在于统筹好点与面。“点”上求突破,聚焦现代农机技术、智慧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专项研发攻关项目,“清单式”推动一批关键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国产化替代。“面”上抓推广,立足现有的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以“科研+基地+农户+企业”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方式,探索出适合、适度地规模经营模式,如内蒙古创新探索“统种共富”模式,河南探索“公司+村集体控本受益+农户保底分红”模式、“公司+经营大户控本取余+农户固定收益”模式等,让“技地钱”等资源要素更多汇聚乡村、服务乡村。同时,稳步推进稳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在严格控制农村集体经营风险的前提下,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三)培育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推广、创新离不开“新质劳动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一要建立务农补偿基金,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农业科技“帮扶带”制度,激励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扎根农村农业的“田间人才”,开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生产。二要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以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农民为目标,对农民进行理论知识、技术推广等技能培训,弥合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数字鸿沟”“技术鸿沟”,提高农业劳动力技能水平。三要建立人才与农业产业相融合的联农兴农机制。聚焦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新业态,联合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人才培养,在电商产业、农田旅游、文化研学方面下功夫,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建立人才、教育、科技与农民增智创收相融合机制,形成人才引领发展的新局面。(何阳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1]] 胡洪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经济学家,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