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2024-03-22 09:47:29 来源:映象网

[摘要] 河南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践行“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聚焦打造一流人才生态,保障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才。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抓住人才就抓住了发展的核心要素。河南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践行“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聚焦打造一流人才生态,保障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才。

一、河南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坚持“扩容提质、创新赋能、搭台引智、聚才兴豫”的发展思路,以人才工作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是激发人才活力。其一,打造聚才磁场。为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中原”的局面,各地纷纷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郑州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人才集聚高地;洛阳围绕青年群体开展就业创业和安居保障等五大工程,出台多项举措加速推进产业平台聚才,营造人才生态“强磁场”,提升青年“归属感”,大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安阳开展“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形成了集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等为一体的政策体系。其二,引才手段丰富。通过稳步推进“八项行动”,积极筹办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吸引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集聚河南;组织重点用人单位,如省科学院、省实验室、“双一流”建设高校等,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引领和带动重点产业发展的人才和团队;遵循柔性引才原则,通过如项目合作、挂职、兼职等形式引进关键技术领域及新兴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其三,创新“产学研用”。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体系,全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工作已相继在开封、周口、平顶山、漯河等地展开;举办河南省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打造河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在线平台,签约挂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上千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目标,构建“学校负责招与教、企业负责训与用、人才集团负责派与服”的实用性场景,满足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是环境持续优化。其一,服务机制更加高效。河南成立人才集团,郑州设立青年人才驿站,各地市积极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构建“1+1+N”的人才招引工作格局;全力打造覆盖全省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有效提升人才服务效率;在省外,包括北京、上海、合肥等地设立“离岸服务站”,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离岸式服务,为高端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其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打造人才数据中心,立足“小切口、大场景”,实现政府端、企业端、人才端的有效衔接,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的发展格局;开发河南“人才码”,实现“一码通中原”,有效链接全省各地市人才政策与线下场景;推进人才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为政策宣传、待遇落实、人才评价提供数字化服务,实现人才认定、人才补贴“即申即享”。其三,服务举措更加全面。人才政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郑州通过回购、政府统建、单位自建等方式,建设人才公寓项目103个、共113319套,发放各类生活补贴、住房补贴,最高可达300万元;各地市积极完善“科技贷”“人才贷”“人才保”等金融服务,提高青年人才公积金贷款金额至65万元;满足青年人才子女教育需求,确保“应入尽入”,保障高层次人才子女学前和义务教育资源供给,让青年人才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

三是机制日益完善。其一,优化人才机制。注重青年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实施中原英才计划,其中青年项目每批支持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23年,由60人增加到110人;畅通青年人才成长通道,破除“四唯”倾向,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绩贡献。每年单列不少于200个“特设岗位”,专门用于35岁及以下青年人才申报正高级职称、30岁及以下青年人才申报副高级职称,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鼓励科研经费向青年人才倾斜,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安排50%以上的项目专门支持青年人才。其二,坚持高端引领。2023年,全省一次性新增博士后流动站17个,达到98家,在大力实施博士后招引培育“双提”行动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加速构建“产才融合”生态圈,以才引才、以产引才,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中原工学院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九名学院院长,引进顶尖人才团队。其三,鼓励创新创业。充分发挥郑洛新自创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形成中原“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多家创新联合体高效运行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前沿关键技术;积极为青年人才提供创业场地支持,强化金融保障,发放大众创业扶持项目补贴、创业补贴,开展免费创业培训,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就业容量等“全链条”扶持举措。

二、河南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河南省第十一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能够为我省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然而河南省在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挑战。

一是人才流失严重。我省缺乏为青年人才提供“挑大梁、当主角”的广阔平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部分专业技术人才考虑到未来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选择到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发展,导致本地优秀青年人才大量流失,而大部分选择留在本省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其原籍均在本地。

二是人才缺口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制造强省的提出,河南省对于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较大发展潜力的高层次、紧缺型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且人才需求缺口仍在持续放大。然而,受到地域、福利待遇、就业机会、发展前景等因素的影响,我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人员仅为从业者的4.3%。

三是人才结构失衡。河南省的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工程、医学、教育等领域,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一些重点产业领域及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方面的能够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具有突出贡献的“高精尖缺”人才相对较少,且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水平偏低,缺乏跨界融合型人才队伍。

四是培养机制不足。我省集中、规范、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仍处在起步阶段,虽然郑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青年人才新政”,多举并措助力青年专技人员成长,但是针对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的覆盖面及深度有待提高,且行动落后,此前多个省份如广东、四川已有所行动。

三、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为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河南省要多举并措,加快促进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甘坐“冷板凳”的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着力培养造就拔尖创新青年人才,实现豫人回郑、外才来豫、豫才留豫。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服务。其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会同行业部门分工负责,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完善政策,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和引导。其二,落实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完善资金保障,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经费、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设立部门培训资金、地方人才经费、行业产业发展经费等;加强考核评估,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跟踪服务,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将人才培养情况作为单位绩效评估、相关经费划拨的重要依据。其三,营造人才发展优良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官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新媒体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青年人才工作成果,提高其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增强社会各界对青年专技人才的认同感。

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其一,畅通引才渠道。持续依托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中原英才计划”等平台引进大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其二,加大激励力度。在科研成果转化、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领域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鼓励人才特岗特酬,建立具有激励导向作用的补助性津贴机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在开展高层次人才选拔推荐工作时,适当向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倾斜。其三,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更多的晋升发展机会,如优先办理或接续高层次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等,并简化相关人事手续。

三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其一,优化人才结构。根据河南省的产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调整政策、引导市场等方式,鼓励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向新兴领域和交叉领域流动,提高人才配置效率。其二,打破行业壁垒。加强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交流与合作,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满足多元需求。其三,优化岗位管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可结合行业特点、自身现状设置特设岗位,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等政策选拔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其一,加大培训投入。加大对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投入,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加系统深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其二,完善培养体系。制定针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计划,包括培训、实习、交流等环节,分层次分领域定期组织人才研修交流,提高青年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其三,推进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依据企业实际需求更新专业人才培养清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入企服务,为企业培养所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

总之,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因此,要优化政、企、校等多方合作模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作者 孙晓曦,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