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加快提升地方高校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2024-01-29 14:57:31 来源:映象网

[摘要] 推进“技能河南”建设、实现从人口大省到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地方高校发挥着重要作用。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推进“技能河南”建设、实现从人口大省到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地方高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部分地方高校仍面临办学理念有待改进、培养模式创新有限、师资队伍支撑不足等问题,需厘清办学定位,变革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集中资源打造师资队伍,以支撑学校发展能力,助力“技能河南”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字:技能人才;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部署,单独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自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卡脖子”困境,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因此,加快提升地方高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基础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人力资源大省,实现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的发展目标,将为中原崛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据统计,截止“十三五”末,全省技能人才总量9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26.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86%。近三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人才强省成效凸显。仅2022年,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32.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取证)403.2万人、高技能人才(取证)140.8万人。截至 2023年4月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571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 442 万人;技能人才队伍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28.1%;职业技能培养培训体系更加健全,技能赛事成效凸显,职业教育规模继续扩大,为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奠定坚实基础。但同时,我省职业教育大而不强、院校高技能人才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地方高校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

据最新统计,目前我省技能人才达1701万人,高技能人才达500万人,技能人才总量占就业人员比例超全国平均水平,但在技能人才的结构和质量方面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我省亟需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能力。地方高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推进“技能河南”建设征程中,理应发挥积极的关键作用。但在调研中发现,围绕技能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含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队伍支撑等方面仍有差距。

(一)办学理念引领有待加强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主要功能,教育事业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不论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科研成果,还是直接服务社会,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愈加显著。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地方高校在办学规模、结构和成效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我省部分地方高校为例,聚焦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办学理念有待更新,开放办学、战略规划和忧患意识还不强,立足区域、对接产业、服务行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亟需进一步增强;仍存在盲目攀比“高大上”“求全”的办学定位,以致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质量不能较好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需求,办学理念引领事业发展能力不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二)培养模式实践创新有限

技能人才培养具有不同于学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规律。从实地调研中梳理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受传统思想观念所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环节,实践教学学时所占比例均与技能人才培养不相匹配,教学过程多以理论授课为主。二是实践实训条件不足。由于硬件设施所需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往往滞后于新兴专业开办和技能教学的需要,以致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大多停留在口号上,技能人才实践技能培养效果不佳;三是实践教学平台创新不够。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不仅在于持证数量,更要看职业技能或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企业、社会作为技能人才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平台,同样承担着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校企合作平台可以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创新路径。但当前,校企之间的实践教学合作较为松散,形式大于内容,合作形式或途径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师资队伍支撑能力不足

技能人才培养对教学队伍具有更高要求,如“双师型”队伍比例、专兼职结构、教师参加一线生产实践经验等。经调研走访发现,当前大多地方高校师资队伍仍有不足。一是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一支由教师、工匠、工程师等多元化专兼职队伍,高校专任教师大多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机会偏少,缺少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经历经验,而地方应用型高校及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来自行业企业生产实践一线的比例偏低。二是队伍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所授课内容陈旧,教学过程与实践生产场景相脱节,学生所习技能不适应就业岗位所需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与“技能河南”建设的初衷不相一致,教师团队支撑高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仍显不足。

 三、地方高校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实现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十四五”规划,技术技能人才不足成为短板之一,地方高校需强化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弥补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不足,破解高校自身技能人才培养的堵点难点,探索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与解决策略,助力实现“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目标。

(一)厘清办学定位,及时更新办学理念

地方高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履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职能,亟需明确办学定位,做好顶层设计。首先,厘清并坚持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地方高校需提升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意识,面向所在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经济发展规划、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兼顾长远,克服短视意识,科学规划发展路径、制定有效举措,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其次,坚守应用型发展定位。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双一流”高校、地方高校和职业院校各司其责、各安其位,明确应用型发展定位,革新办学理念,重塑内部组织架构,汇聚思想共识,集中办学资源,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和质量提升的办学目标。

(二)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实践

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办学模式,是提升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产业、行业企业、高校等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以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三链融合”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这需要学校加大力度,改革优化教育理念、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内容,即结合我省产业发展布局来创新办学模式。对接我省六大战略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精准调研预测技能人才需求,开办设置与产业发展所需相匹配的学科专业,加快传统学科专业改造转型升级;开展校企订单式、项目式的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依托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载体,探索新型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合作办学模式,深化产教、科教融合实践,汇聚多主体资源,支撑“人人持证、技能河南”高质量建设。

(三)打造师资队伍,提高发展支撑能力

优秀教师队伍是地方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第一资源,也是地方高校推进落实“技能河南”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以调研案例院校为例,我省部分地方院校不断加快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探索构建“4331”教师队伍培养与提升体系,即“四大工程、三个平台、三项保障体系和一个目标”的基本框架。其中,“四大工程”是指职称提升工程、学历提升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三个平台”是指“大师+团队”平台、青年人才培养平台、创新人才发展平台;“三项保障体系”是指制度管理、评价管理和激励措施;“一个目标”是指地方高校实现有效培养技能人才队伍、助力“技能河南”建设的目标。(作者 邓荣娟,信阳学院副教授)

【该文为202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河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与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023ZT064)阶段性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