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找出当前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有效措施,为提升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做出贡献。
一、本项目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一)本项目研究背景
健康的心理是中职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中职学校开展学生管理的先决条件。但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对中职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唯利是图的案例严重影响着中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社会竞争加剧以及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交织碰撞,给中职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中职学生带来了形形色色、五彩斑斓的波及和影响,让他们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迷惑和茫然,随之就产生了自卑、焦虑、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当代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鼓励学校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为学生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咨询辅导等服务,为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作为试点重要内容,要求试点地区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但是由于各学校软硬件条件不同,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重视不足、措施不多、实效性不强。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有关政策的梳理汇总,找出当前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有效措施,为提升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做出贡献。
(二)省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视及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国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李红英、刘芳在《中职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及训练对策》中指出,中职学生具有“追求自我独立,但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性格活跃,但情绪不稳定”、“有目标,但自律不足”等特点,并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辅导”、“面向少数学生开展补救性的个别辅导”、“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等措施。赵付州在《重视心理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通过分析中职生心理现状,强调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和障碍,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手段,预防并矫正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完善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孟晗郁在《浅谈中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上述研究有的学理性较强,有的切入角度较窄,在所提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上存在不足。但是目前的研究趋势已经开始向更具有操作性的微观方面延伸,从不同角度切入的研究必将为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带来促进作用。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的不足,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上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优秀接班人。
二、本项目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由于环境和自身的原因,学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困惑。这些心理困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可以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二)有利于学校进行教育决策。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成因,学校就可以作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三)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的建立。弄清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学校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即可建立和运行起来。
(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了,相应的文化、专业技能等社会素质也随之提高了,适应能力增强,学校的教育质量就会显著提高。
三、本课题的具体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严格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定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情况做全面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再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研究步骤。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研究活动,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正 文
一、提升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将会是未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力军,这些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未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成效。
在这方面,国家已经开始出手布局: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公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鼓励学校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为学生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咨询辅导等服务,为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2018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作为试点重要内容,要求试点地区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这些都为我们开展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工作提供了支撑。但各学校软硬件条件不同,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重视不足、措施不多、实效性不强,亟需改善。
二、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中职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分析
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市某中职学校抽取315名被试完成问卷。剔除漏填、多选、不认真作答等问卷后,得到303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6%。其中一年级157人,二年级119人,三年级27人;男生91人(30%),女生212人(70%)。
2.研究工具
(1)心理素质量表
采用胡天强(2017)等人修订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包含认知特性、个性品质与适应能力三个因子,共24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心理素质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
(2)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期望问卷
Babad研究(1990)指出教师与学生对教师的行为意图或实际表现存在知觉偏差,但最终对学生本身产生影响的却是学生的这种知觉,因此本研究对教师期望的考察是从学生知觉角度出发,采用张光伟(2009)编制的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问卷。该问卷包含教师支持、教学互动与学业反馈三个因子,共15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越积极。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
(3)青少年感恩量表
采用何安明等人(2012)编制的青少年感恩量表。包含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6个因子,共23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从“1完全常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感恩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1)中职生心理素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①中职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状况
中职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状况如表1所示,中职生心理素质总分均值为83.67,高于量表中点值1个标准差。在各维度均值得分中,适应能力得分最高,认知特性得分最低。说明中职生心理素质总体现状较为良好,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认知能力需要得到提高。
从中职生心理素质整体调查结果来看,较低的认知能力是中职生心理素质发展的一大缺陷。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以及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视与政策支持,各中职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由于他们认知能力较低而无法将其内化为自身稳定的心理品质,以致课程效果不佳。
②中职生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中职生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结果发现:中职生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事后比较发现,在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成长下的中职生其心理素质水平高于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中职生;在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成长下的中职生其心理素质水平高于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中职生。
这一结果与史慧颖等人(202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显著相关,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同时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采用积极、合理、温暖的教养方式,容易形成稳定、坦诚的个性品质且焦虑抑郁情绪较少;而父母忽视、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导致青少年形成孤独、内向等个性特征,出现情感障碍、难以适应外界环境等问题,甚至使子女患神经症(伍业光, 2000; 张磊等, 2016; 李改, 2000; 李悦, 2016)。生态系统理论表明(Bronfenbrenner, 1989),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个体发展。对于中职生来说,家庭是除学校以外影响中职生心理素质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因素,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环境的集中体现,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中职生个性品质的形成,认知能力的发展与适应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由此看来,对中职生心理素质的干预离不开家庭环境,更离不开父母直接的教养方式。研究结果揭示了什么样的父母教养方式更有利于中职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发展,但这样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运用我们的研究结果引起中职学生父母的重视,指导其运用恰当的方法教育孩子。
③中职生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中职生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在年级的差异。结果发现:中职生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在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事后比较发现,一年级与三年级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均高于二年级的中职生,但一年级与三年级中职生心理素质水平并没有明显差异。
这一结果可能与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有关,相较于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学校二年级学生有6个月的实习期,他们不再在学校进行简单的课程学习,而要远离父母的保护进入社会、进行实习锻炼,在这种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下,他们已经建立的认知、适应能力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心理素质水平急剧下降。因此,我们在对中职生心理素质进行干预时,可以将重点放在二年级这一阶段,在实习的期间安排心理老师进行团体辅导。根据社会和团体动力学原理,团体辅导是教师运用适当的辅助技术,协助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的适应。定期的团体辅导可以帮助中职生在团体中发现、发展自我,提高认知内化水平,缓解新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2)中职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感恩与心理素质的相关分析
对中职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感恩与心理素质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期望及其三个维度得分与心理素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对于感恩这一变量,除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这一维度与心理素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外,感恩总分及其余五维度与心理素质总分及其三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详见表3)
(3)中职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与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中职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与心理素质的关系,我们将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总分、各维度作为自变量,心理素质作为因变量分别进行一元线性回归与多元回归分析。(详见表4)
结果表明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期望对心理素质具有一定正向影响,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期望越积极其心理素质水平越高,这与我们的预期相一致。从符号互动理论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某方面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学生通过教师一些言语与非言语(手势、姿态、表情)方式来感知教师对自己的鼓励、表扬与期待,从而提高对自己的总体评价以及价值认同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活动,创造和谐师生关系,这些对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均具有增益作用。但就三个维度而言,学业反馈对心理素质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表明学业反馈对于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来说影响甚微。这可能与中职学校学生生源有关,大部分中职生为中考落榜生,部分初、高中辍学生,甚至还有部分社会青年,学业上的失败经历使他们普遍存在自卑厌学情绪,对学习成绩满不在乎,因此学业反馈并不能影响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对于中学生而言,步入中职学校应该是其人生的一个新起点。然而就当前中职生心理素质状况而言不容乐观,学业上的失败经历往往使他们存在自卑厌学心理,学习不求上进,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喝酒打架现象屡见不鲜,以致许多教师一提起来也只能无奈叹息,教师所认“难教”,家长也自认“难管”。但心理学有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发挥自己能力的潜质与欲望,中职生心底应该也会珍藏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因此,中职老师更应该熟练掌握教师期望理论,自觉提高教师期望技能水平。同时这一结果提醒我们,中职生大多是从教师支持与教师互动这两个角度感知教师期望,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从这两方面着重入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鼓励、信任与情感支持,接收到更多的表现机会,提高中职生对教师期望的感知,进而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4)中职生感恩与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中职生感恩与心理素质的关系,我们将感恩总分、各维度作为自变量,心理素质作为因变量分别进行一元线性回归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职生感恩及其两个维度(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心理素质回归系数显著,表明中职生感恩水平越高其心理素质水平越高。(详见表5)
这一结果也验证了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Fredrickson, 2001),感恩作为个体一种积极情绪特质对于认知具有启动与拓展效应,同时帮助个体建构心理、人际智力等资源,提升个体适应能力。而认知与适应恰好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感恩对于中职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间,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和转型期,而中职生作为青少年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更纷繁复杂的环境变化。在这一阶段,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即遭受各种危险因素的冲击,又得到一些有利因素的保护,而本研究表明感恩对于中职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保护因素。因此,中职学校品德教育的内容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利用教育的每个环节向学生渗透感恩,结合家庭教育启发感恩,学校教育引导如何表达感恩,社会教育倡树感恩,创造每个学生学会感恩的良好校园文化,促进他们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帮助他们度过这一危机阶段。
(二)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点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我们认为中职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学习上有压力缺动力
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成绩不理想,缺少成就感,往往会成为教师和家长眼里的“麻烦”,得到的更多是批评和无视。他们在选择中职专业时也缺少指导,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一无所知,有的是随机选报,有的是为了跟初中同学在一起。这种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导致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成绩不理想,并产生学习上的焦虑情绪。当这种焦虑情绪被不断强化之后,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在学习上力不从心,进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即便想改变自己的状况,往往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2.人际交往上有需求缺勇气
中职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面临来自全省各地的同学,每个人都有人际交往的需求,从心里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可。但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他们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部分中职学生与同学朋友相处缺乏正确的准则,在一些事情上容易走极端。长此以往,他们会被周围的同学有意无意地孤立,也就无法与同学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转而到网络上寻找感情寄托。二是存在交际圈子狭窄的问题。有的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个人知识面窄等,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缺乏勇气,上课时坐在教室的角落,下课后独来独往,封闭自己,不敢与人沟通,甚至形成社交障碍。
3.自我意识上有追求缺引导
中职学生处于由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的过渡阶段,常常陷于迷茫状态。一是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缺少清晰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更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内心涌动着无数的希望,但是在自我认知不清晰的情况下,这些希望往往会被他们亲手毁掉。二是缺乏正确的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能力。他们自尊心强,不喜欢受人支配,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但又不愿接受“家长式”的管教。在表现自己能力的时候,他们难以选择正确的途径,而是通过搞怪、与教师对立等行为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以此博得同学的关注。当教师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时,他们却由于能力不足、紧张不安等原因而出现不愿表现、不敢表现的情况。
4.认知能力上有短板易波动
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但认知能力需要得到提高。由于学制要求,中职学生在二年级时均需进行顶岗实习,在此期间,中职生已经建立的认知、适应能力会受到巨大冲击,心理素质水平急剧下降。从实际教学工作也可以看出来,在实习锻炼期间,学生们的心理波动较大,导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里面既有认知方面的问题,也有适应方面的问题。
5.家庭教育影响大缺指导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效果起促进、干扰或抵消的作用上。家庭教养方式大致可分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的家庭对子女严加监督,很少对子女予以表扬,让孩子无条件地接受父母的一切命令,对犯错误的子女厉声呵斥、拳脚相加。这种家庭教育下的孩子经常受到心灵和肉体的伤害,因而常常把不满情绪郁积在心或转移到同伴身上去,形成胆怯、执拗、自卑、孤僻、不诚实、攻击性强等不良心理特征 和行为。放任型的家庭教育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一切行为听之任之,百依百顺,对孩子过分“关照”,甚至溺爱,有求必应。过多的宽容、迁就使孩子随心所欲、意志薄弱,渐渐形成高傲、冷漠、任性、自私、脆弱等不良性格特征。
6.教师期望效果好,但学业反馈影响小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期望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一定正向影响,但学业反馈对于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来说影响甚微。
7.感恩教育有作用缺互动
感恩对于中职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但感恩教育需要家校互动,但由于中职学生的大部分家长都处于在外务工状态,中职学生本人也大都未被父母寄以厚望,家校联动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提升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对策建议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塑形阶段,只要有正确得当的引导,他们一般情况下都会快速地改变自己,给我们带来惊喜。所以,作为学校和教师应从不同层面采取措施,引导中职学生全面提升心理素质。
(一)扬长避短,用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
中职学生不敢、不愿表现自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自信。教师多鼓励他们,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开展锻炼学生适应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课堂活动,使他们逐步提升自己当众发言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协调班级事务的能力等。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我没有直接任命班干部,而是公布班干部职位后,让学生先自己报名。我会私底下去动员、鼓励班里那些性格孤僻、不喜欢参与班级活动的学生参加竞选。大部分学生觉得我信任他们,都会积极报名参加。一旦他们迈出第一步,接下来的提升就水到渠成了。
(二)规划未来,用前景坚定他们的决心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几乎没有规划。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在讲好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个人规划,给他们描绘职业发展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前景。比如,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我会让学生观看纪录片《“职”向》及与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相关的视频资料,用同为中职学生的学长们的成功经历去唤起他们自强不息的决心。
(三)真诚交流,用关心走进他们的内心
部分中职学生由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往往会选择封闭自己的心。教师要研究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真实的他们,从而帮助他们正视自我、完善自我。我在教学工作中采取的是让学生通过周记与我进行交流,我会认真阅读他们所写的内容,认真写评语,并且绝不外传。我的真诚打动了他们,在他们提交的周记中,我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受到的委屈、面临的困惑等。除了通过评语进行心理辅导,我还会与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帮他们解决难题,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四)团体辅导,用集体矫正他们的言行
中职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认准的事很难被改变。这时候,教师就要正确、合理地利用从众心理,用集体的力量去改变他们。从众心理就是某个生命个体愿意追随众人的表现。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对班里的每一个同学来说就是一个群体,他们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群体成员的影响。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群体的力量,多开展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个体对班级产生认同,以班级群体为参照物不断矫正自己的言行,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被影响、被同化,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我在班级里通过组建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等,将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都激发出来,让他们变得开朗、积极、主动。
1.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优势
(1)团体心理辅导相比于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针对性更强、使用面更广。本研究对中职生心理素质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发现,中职生心理素质水平总体上较为良好,如果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课程,难以重点关注到心理素质水平较低的学生,其干预效果也难以得到反馈。若采用个别心理辅导形式,便难以在有效地时间内对更多的人进行辅导,辅导方案也无法进行广泛的推广。而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筛选出那些心理素质水平较低且愿意参与辅导的学生,可以集中、有效的解决学生部分共性问题。
(2)团体心理辅导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室,而是在心理活动室进行,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并且团体心理辅导多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团体辅导活动即兼顾教育性与趣味性,同时满足了学生心理需求与兴趣需求,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有效形式。
(3)团体心理辅导以小团体方式进行,可以使领导者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着重解决共同存在的心理困扰与问题。在实际辅导的过程中,领导者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反思与改进,有利于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可信的关系,使干预结果具有灵活性与科学性。
2. 团体设置
(1)团体性质:成长与辅导相结合的高结构、同质性团体;
(2)团体规模:一组团体成员为8名,共两组16人;
(3)团体活动次数:共5次活动,每周一次,持续5周,每次活动时长为90-120 min;
(4)团体活动时间:由团体成员共同协商后确定,需在5周内保持一致;
(5)团体目标:通过干预中学生认知特征、个性品质、适应能力三方面,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水平。通过群体互动,促使个体在群体中观察、学习、体验,形成新的态度与行为,让学生懂得珍爱自己,关爱他人,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获得成长。
3. 团体辅导方案
(五)认知内化,用实践提升他们的认知
针对中职学生认知能力不足问题,可以依据张大均等人(2013)提出的心理素质内化环节模式,即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来帮助中职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内化过程,完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在具体实践中,首先为学生提供符合课程目标的活动情境,让他们在问题解决中发现自我、激发改进;其次提供训练策略,让学生进行讨论、辨析等活动,掌握思维与行动策略;再次经有目的的练习、巩固、实操、归纳、总结等活动促进认知内化,最后通过实践运用达到形成稳定观念、心理素质之目的。
(六)设定期望,用期望激发他们的动力
1.教师期望要合理
积极的教师期望对于学生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这并不等于教师“肆无忌惮”的高期望,是要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的家庭背景,考虑社会情感发展需要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符合情理的教师期望。
教师期望应是基于现实的,如果学生认为其自身知觉到的教师期望上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他就会有足够的信心并采取行动。如果学生认为所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是不切实际的、不可能达到的或是目标太低唾手可得,那么这种期望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因此教师期望的合理性应具体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这样的期望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性与吸引力,且有信心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目标。这样的教师期望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心理动力,促使学生不断前进。
2.教师期望要内隐
教师期望的传递途径主要包括两种: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包括批评、表扬等评价性行为;非言语行为包括教师的语气、目光、表情等,非言语行为更容易暴露教师无意识的真实情感,而内隐的期望更容易被学生所感知到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进行内化,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成就动机与自觉追求。若只是口头上的说教,压制性的语言反而会重伤学生的心灵,造成逆反心理。
3.教师期望要持久
在中职学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期望形成,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产生一定的反馈行为时,教师往往会形成一种恨铁不成钢、急于求成的心态,甚至有教师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但我们要相信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的潜能仅仅利用了10%,而处于发展阶段的中职生更是如此,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没有生理缺陷,他们每个人实际上都可以比现在做的更好。因此,教师期望要持久,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当我们把这种积极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或许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变化,但我们此时不能灰心,不能由此判断他们就是无可救药。布罗菲(Brophy)等人教师期望的过程模型认为,教师期望本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反馈给教师的行为会对教师期望产生影响。所以教师期望应在持久的基础上富有弹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并根据学生每一个变化及时调整期望目标。
4.克服认知偏差
教师除了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期望效应外,还需克服一些如对学生的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常见的认知偏差,尤其要注意教师期望中的“维持期望效应”,即教师在对学生形成某种期望后,往往只会关注自己所期望的变化,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积极变化,即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定改变,教师常常会歪曲解释这一变化而维持自己的期望不进行改变。“维持期望效应”会导致教师期望完全固定在同一水平上,无法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调节,从而限制了学生发展水平。因此教师要克服“维持期望效应”这一认知偏差,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反馈的行为变化,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适合其发展的教师期望,而不是完全依赖教师的主观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进步。
(七)感恩教育,用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
1.强化“感念之心”教育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领悟、汲取感恩教育,运用自己的头脑、眼睛、耳朵、心灵等细心观察、细心体验、细心思考,从而养成感恩之心、懂得感恩、会表达感恩的能力。
2.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比如线下实地考察,踏上充满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之旅,让学生普及文化知识,增强其拥抱真善美的态度,在德育学习中培育学生感恩之心。
3.举办感恩活动
例如以展览、课程展示等形式,展示优秀的成功经验、感恩的心情和行动,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培养他们的感恩精神。
4.引导学生回报社会
通过志愿服务、捐赠等形式,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成为有用之才,同时也是回报社会的行动者。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所学所做对社会的贡献,从中培养感恩心态。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关爱共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并不断地去探索和发掘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表达方式。
这些对策不仅可以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更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八)家校协同,用民主构建和谐的关系
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家长更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家长要注重家庭建设,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学校要指导家庭采取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
让家长意识到孩子是独立自主的人,拥有自己的意志与思想,是家庭完整的标志。指导父母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让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予以帮助,同时也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进行交流,听取和接受孩子的意见,为孩子提供自己的想法,并注意倾听孩子的观点。同时,家长也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批评指正,在自己犯错时,也要向孩子承认错误。愿意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设计心理素质量表、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期望问卷、青少年感恩量表等,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数据采集,经过缜密的数据分析之后,我们梳理出了中职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点,为提升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必要的途径渠道。由于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开展的此项研究不可避免会存在挂一漏万的情况,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尽力弥补遗憾,争取更完美一些。中职生的心理素质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需要我们政府、学校、家庭等多层面的协同合作,我们更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课题研究为广大中职生提升心理素质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助力中职生们在新时代大展鸿图。(沙亚娟 张钰睿 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2008]2号
[3]孙慧灵.先秦师生关系的构建[D].导师:臧知非.苏州大学,2020.
[4]张传燧. 关于中国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几个问题[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05):42-45+50.
[5]景俊德.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技巧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21(30):63-64.
[6]Babad, E. (1990b). Measuring and changing teachers' differential behavior as perceived by students and teache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 683-690.
[7]Bronfenbrenner, U. (1989).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In R. Vasta ( Ed.) , Six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Revised formulations and current issues ( pp. 187 -249) . Greenwich, CT: JAI Press.
[8]胡天强, 张大均, 程刚. (2017). 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3(2), 120-126.
[9]李改. (2000). 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大学.
[10]李悦. (2016).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心理素质、学业行为的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11]史慧颖, 苏秋涵, 郭大贤, 范丰慧. (2021).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 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伍业光, 唐全胜. (2000). 壮, 汉族大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性格, 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4(5), 315-315.
[13]张大均, 李晓辉, 龚玲. (2013). 关于心理素质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思考(一)——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探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9(2), 71-76+174.
[14]张光伟. (2009). 初中生人格物质、教师期望与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四川师范大学.
[15]张磊, 王佳, 袁靖姣, 李连玲, 刘晓丽, 井西学. (2016).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人格的相关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4(1), 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