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我省高校如何成为真正的创新高地

2023-12-08 17:10:13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在我省建设全国创新高地的关键时刻,高校同样需要发挥人才汇集、实验设备精良的创新资源优势,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高校是重要的创新主体,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一光辉论断,无疑要求高校必须登顶创新高地。因为高校是科技成果的供给侧、优质技术产出的重要来源。在我省建设全国创新高地的关键时刻,高校同样需要发挥人才汇集、实验设备精良的创新资源优势,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然而,据调查,我省高校的表现与打造创新高地要求相差甚远,甚至可以说还处于“创新洼地”,填平筑高任务艰巨。

专利是科技成果的核心,发明专利数量和专利对经济的支撑已经写入知识产权强国纲要。在此,我们就从本专科高校中各选取15名创新能力较强者的专利创新、转化情况进行分析。

一、我省高校创新质量相对较低

1.发明专利占比较低

据innojoy全球专利检索分析系统数据,2021年,我国高校申请专利总计20.8万件,我省以9867项排在全国第8位。按照专利数量确立的前100名高校中,我省仅有郑州大学以912项排在第62名。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高校20.8万项专利中,大部分为发明专利,占比79.5%(共165659件),实用新型专利占比16.2%(共33712件),外观专利占比4.4%(共9087件)。这一结构意味着全国高校专利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通过Himmpat专利数据库检索系统公开数据,截至2021年末,首先,我省本科高校,按照申请总量多少排序,郑州大学专利申请总量18885项,授权发明专利3122项,占比16.5%;河南科技大学专利申请总量10379项,授权发明专利3705项,占比35.7%;河南理工大学专利申请总量8016项,授权发明专利2085项,占比26%;黄河科技学院专利申请总量4752项,授权发明专利523项,占比11%;河南师范大学4556项,授权发明专利1293项,占比28.4%等等,其它高校发明专利占比最高也不到30%。其次,我省专科高校中,尽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排名前6所学校的专利申请量都在1000项以上,但发明专利均占比为零。以上分析可见,我省高校高价值专利占比较低。

2.有效专利占比较低

据Himmpat专利数据库检索系统公开资料,我省高校有效专利占比较低,按照专利总量多少排序,首先在本科高校中,郑州大学44.32%,河南科技大学22.53%,河南理工大学31.42%,黄河科技学院14.81%,河南师范大学23.07%,许昌学院23.65%,河南工业大学47.76%,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0.18%,河南大学46.15%等。其次,我省专科学校有效专利占比: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42.18%,新乡职业技术学院32.0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2.36%,焦作大学29.47%,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7.09%等等。之所以出现有效专利较低,原因在于:一是申请专利本身质量不高,专利未到期申请人就因未缴纳年费而放弃,此类专利在行业内称为“垃圾专利”;二是申请目的不是为了专利应用,可能是为了应付评奖、晋升职称需要,目的达到后自然放弃了专利权的继续维持。

二、我省高校专利转化率偏低

我省高校专利质量不高,其应用性不强导致专利转化率偏低。

1.实际转让的专利数量较少

从全国专利转让情况考察,2021年6月17日,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高校专利转让百强名单”,我省仅郑州大学以210项排名第91位。

从河南省专利转让情况考察,通过壹专利的专利数据库,2021年,我省高校申请人的专利发生转让925件,通过合并同族申请号实际623件。具体到各高校,从多到少排列:河南科技大学67项,郑州大学66项,洛阳理工学院34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32项,河南理工大学31项,河南工程学院29项,黄河科技学院29项,河南城建学院24项,许昌学院22项,河南工业大学20项。我省专科学校,专利转让数量最多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仅6项。

2.许可使用专利数量较少

在专利转化中,专利许可是最主要的转化方式,但通过壹专利的专利数据库查询,2021年,我省高校申请人的专利发生许可151件,通过合并同族申请号实际82件,从专利许可数量看,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排在前两位。

三、三点建议

为了高校成为真正的创新高地,特提出三点建议:

1.将创新纳入高校考核指标

首先,匡正“高校以教学为主、教学和创新存在矛盾”的偏见,明确教学与创新相得益彰的关系。如果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都不够强,何以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其次,考核高校的创新指标,必须放弃专利申请数量,直击专利转化及其产生的社会效果。对高校创新人才的评价也是如此。

2.实现高校创新的管理融合

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应该如何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学论断,要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实现融合。笔者认为,创新主体的融合首先应该是创新管理部门要实现职能融合,形成管理合力。在高校科技创新管理上,必须改变“教育厅管高校不管科技创新、科技厅管科技创新但管不住高校”的“两不管”局面,统一将科技创新归口科技厅指导、考核。

3.高校创新与服务经济相融合

首先,我省主要面向高校的科技计划项目能否改变一下资助方式,立项不资助、看到成果也不资助,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再资助,真正将有限的财政资助资金落地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其次,配合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的方略,建议我省推行“百校助千企”、“千名教授驻千企”工程。一方面,由我省有创新能力的高校与科技型企业结对帮扶,一个高校帮助10家企业;另一方面,由科研型教授和刚退休的创新教授作为企业的技术顾问,常态性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张峣 文法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