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对于各级干部来说,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大势,如何坚定落实好各项民生改革举措,把改善民生推进到更高层次,让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更美好?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西考察时的朴实话语,让无数人心中感到温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累累硕果。今天,对于各级干部来说,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大势,如何坚定落实好各项民生改革举措,把改善民生推进到更高层次,让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更美好?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干部一起深入思考这一课题,共同求解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道。
——编 者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兼顾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不仅体现着一种价值理念,更是一种发展智慧
“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了革命老区和革命先烈”“岢岚县赵家洼村整村搬迁后,老百姓就业有没有着落?”“金寨县什么时候能脱贫摘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对老区群众的热切关心、对脱贫攻坚的殷殷嘱托,展现了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彰显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拨动了无数百姓的心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民造福的坚定信念,贯穿于这个国家向前迈进的每一个瞬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势下,各项民生指标却逆势上扬、全线飘红。织密世界最大的社保体系,为亿万人民生活兜底;解决世界最难的就业问题,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1300万人;攻坚世界最复杂的扶贫难题,力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从户籍改革破冰到异地高考试水,从推进简政放权到建立权力清单,全面深化改革让更多人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实在在的举措,实实在在的成效,兑现了这样的铿锵誓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印证了这样的坚定决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事实上,兼顾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不仅体现着一种价值理念,更是一种发展智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理好财富分配问题,让更多人能够分享发展红利,就能够为扩大内需、激励消费、激发内生动力创造条件。比如说,去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为76.2%,连续5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人们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的背后,是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是各项制度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撑。再比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产业扶贫遍地开花,各地根据自身不同资源禀赋发展不同产业,既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又为各地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可以说,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既追求效率又注重公平,就能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是一时性的政策安排,而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都不能忘的初心和使命。今天,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顺应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我们推动民生改善再上层楼、更进一步。我们要把握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既最大限度改善民生,又不能让民生改善脱离发展实际,更不能搞过度福利化,寅吃卯粮;要处理好政府托底和个人奋斗的关系,既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要防止滋生“等靠要”的思想,继续激扬奋斗精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能把民生改善书写在新时代的年轮里,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从驱车300多公里深入太行山深处,到不远千里踏进湘西武陵山区,再到深入江西赣南革命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考察调研,生动地诠释着我们党的不变初心。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做到实处、细处,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30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