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要闻要论 > 正文

关于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八点思考

2021-10-23 11:59:13 来源:映象网

[摘要] 河南省不仅面临着其它省份和城市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而且还面临着自身所需要应对和解决的特殊性问题,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具体进程中,其方向选择上的复杂性和时间进度上的紧迫性,与其它省份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

变革已至,未来已来。考虑到全球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竞争逻辑之变、国家发展战略之变和区域增长模式之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河南省的转型升级之路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定会充满一系列不确定性。但从近几个月河南省密集制定出台的重大发展战略、落实举措、具体行动和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河南在发展理念的遵循和转型路径的选择方面还是比较明确的,其中就包括将那些已经成为常识和惯例的战略规划和措施,在河南进行更加高效、全面、深入而系统的推进,比如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全面系统的推进。

无科创,不发展,无科创,不转型。在科技创新的问题上,河南省不仅面临着其它省份和城市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而且还面临着自身所需要应对和解决的特殊性问题,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具体进程中,其方向选择上的复杂性和时间进度上的紧迫性,与其它省份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此也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为什么在河南省委最近启动的“十大战略”中“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被排在了第一位——创新驱动战略在推动河南省“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周期内的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中具有统领性、基础性、关键性和核心性的角色扮演需要和价值定位属性,在推进河南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进程中,在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两大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创新驱动尤其是科技创新的驱动,不仅是所有部门、机构、企业最为显著的价值观指引,更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方法论依托。

而今年8月13日召开的中共河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这意味着河南省创新高地的坐标体系正式从中西部地区被拉升到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其创新发展的对标区域和城市也将是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全国和全球范围最发达和最具创新力的地区和城市。河南的创新发展,不仅要面向河南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还要积极主动地站在国家层面思考和谋划自己的创新使命与担当,以充分发挥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及消费大省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

新的坐标体系和对标地区的变化,势必会在河南引发一系列具体的改革决策和治理创新,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战略的制定、政策体系的重设、产业政策的调整、城市空间的重塑、治理模式的革新、资源要素的配置、行政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的调整等。

图片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节点,在新的价值导向和发展战略指引下,河南从大省到强省的新一轮全面转型周期已经开启。在这一新的转型周期中,就创新驱动发展而言,不仅需要在战略方向和发展愿景上有清晰的认知和规划,更需要在一系列具体而微的领域进行专业的研究、系统的谋划、精准的施策、高效的落实、客观的评价和持续的优化等,以构建覆盖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的新科创体系和高质量的创新生态。

比如,首先需要客观认识河南省科技创新的存量家底和真实情况,明确短板和长板(在有些领域河南的创新基础和实力不但不弱,而且可以说是全国绝对领先,有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比如盾构机和农业机械),优势继续发挥,劣势尽快弥补,打破对河南创新基础和现实情况的泛泛而谈(比如基础研究薄弱、研发投入不足、缺少国家创新平台等),在具体项目、平台、资金、人才、企业等更细微的颗粒度层面,对河南的科创服务体系、区域创新生态进行系统而深入的了解和评估,结合对全球和全国的创新创业态势和产业变革趋势的洞察,从而对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进行具体而务实的理解、思考、策划、规划等,并依托全面、系统而深刻的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河南的落地和执行,以更彻底的改革思维、逻辑和方法,实现创新创业在河南全域的新发展和大发展,通过改革全面释放创新创业的活力,快速激活存量的创新要素和最大程度集聚增量的创新要素,以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创新资源配置,构建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

【二】

沿着新地图才能找到新大陆。在以上所提到的多元背景下,结合我们对科技创新和河南转型的长期关注和相关研究,就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提出以下八点思考和建议:

其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抢抓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对接和融入国家层面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高地建设布局,全面适配于国家层面新一轮的科技创新资源布局的需要,努力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平台和资源布局在河南的落地,依托河南既有的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主动承担国家的重大科技创新命题,将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河南化。

这不仅是快速突破河南创新发展短板和构建河南创新发展长板的最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之一,而且,客观上与国家新一轮统筹与协同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和高端创新资源在全国相对均衡布局的导向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国家新一轮重大创新平台和高端创新资源在全国的布局,不仅是对存量创新平台和创新资源的疏解和转移,更是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更具前瞻性的创新资源的全新集聚和创新平台的重新搭建。对河南而言,对这些重大创新平台和高端创新资源的争取,将是确保其实现弯道超车和换道领跑的重要支撑之一。

当然,在针对这些平台和资源的争取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河南希望承接什么,更要讲清楚为什么河南可以承接,甚至是针对一些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的搭建明确提出为什么只有河南能够承接的专业和科学分析。比如,作为农业大省,在涉农领域的国家科创资源布局中,河南显然具有独特的甚至是排他性的竞争优势。

其二,面向未来,系统推进。在全面梳理河南现有产业结构、专项研究全球产业趋势的基础上,对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产业方向做出规划,基于这些未来产业所涉及到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构建进行有针对性的高端人才引育、基础研究投入、创新项目孵化、创新平台搭建和创新资源集聚等,并不断推进有关创新平台的国家战略化,为国家层面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从0到1到N”的多维增量。

这是河南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已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五、在全球国别经济体排名中也具有一定地位的经济大省接下来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新的产业演进轨迹和规律显示,不仅一项新技术甚至理念转化为新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延伸出一系列巨型企业和一个巨量产业的周期在变得前所未有的短,而且,新的产品和服务对全球市场的渗透也是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彻底。这客观上带来了全球经济地理和产业地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节奏被重塑,超大规模的颠覆和重塑时间可以说每天都在发生,“守大”不再是颠扑不破的优势,“求新”才是最为重要的思维。

图片

另一方面,虽然规模不再是竞争的关键优势,但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消费大省和场景资源大省等,完全可以为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孵化、中试、培育和探索提供更高效的支持,甚至仅依靠省内资源和市场就可以实现一项技术从实验室到创业公司到中型公司到上市公司的全生命周期的呵护和陪伴。尤其是在国家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河南基于自身的优势,在国家创新生态新一轮重塑中,完全能够以“舍我其谁”的底气和姿态,让“创新创业在河南”成为省内外创新创业者的普遍共识。为此,河南省尤其是科技主管部门,还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河南科创领域的优秀项目、平台、企业、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科创领域的有关战略、规划、政策和案例的专业解读和价值营销,在进一步凝聚省内关于“科创河南”的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让“科创河南”作为新时代河南最重要的价值标签和价值认知之一走向全国和世界。

其三,立足现实,价值维新。秉承客观务实的传统产业价值观,全面、准确、历史性的和更具前瞻性与未来感的看待河南现有的传统产业,进一步明确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的基本认知,坚决避免在其它很多地方已经出现的“传统产业歧视”现象,不但不能否定传统产业及相关企业、机构、团体和个人的历史性贡献,而且要通过具体的专业化的产业研究,分门别类地制定存量传统产业所涉及的企业、机构、人才的转型升级策略,做好传统产业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该舍的舍,该留的留,该淘汰的淘汰,该转型的转型,该升级的升级,做好传统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规划,并在省级层面统筹推进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安排、机制设计、平台建设、职业培训、战略性投资引进等工作谋划和部署,全面而具体的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一些地区增量的传统产业承接项目,提前做好产业链延伸思考和转型升级规划,在承接中促转型,在转型中做承接。

可以预见的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传统产业对于河南来讲,都将是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产业资源构成、经济增长支撑、城镇化发展动力、劳动力就业蓄水池等,尤其是考虑到省内地区之间依然存在的明显的发展不均衡情势,传统产业对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和稳定增长都起着“压舱石”的作用。所以,哪怕是在全省上下全力求新求变的背景下,对传统产业的基本态度也应该主要体现在“帮扶”,而不是像一些地方所出现的不理性的直接“打压”,或者是因为各种资源过度向一些所谓的新兴产业投放,客观上对传统产业造成了“淘汰”或“抛弃”之嫌。

更何况,从全球科创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除了完全”无中生有“的原始创新外,大量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出现,都是与既有的传统产业发展有直接关系的。这些传统产业的存在,不仅为创新创业行为提供了基础的人才支撑、经费支撑、市场支撑和管理支撑等,而且,从产业良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基于传统产业的裂变式创新创业行为,成功率显然是更高的。

图片

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而言,基于传统产业的裂变式创新创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熨平和规避因快速的产业替代所可能带来的区域经济震荡风险——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河南也不得不越来越多的面临一些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全球性产业剧烈变革所带来的经济和产业发展震荡风险。在此背景下,基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实现的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尤其需要重视。基于此,有关部门、机构、企业和团队就需要不断寻找和发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技术痛点和难点,开放需求资源配置,以尽快获得突破,需要不断深化针对传统产业和企业的跨界思考,通过异业协同实现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创造,最终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越来越多传统产业的产值倍增和多倍数增长,并为产业河南的发展拓展出越来越多的新赛道。

其四,地方为主,央地互动。在充分发挥存量和增量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战略导向价值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高起点、专业化、市场化、系统性推进省级科创平台的搭建,重塑省内实验室体系和科研服务体系,并推动国家级和省级各种科创平台之间的高效联动和协同合作,共同为河南省高质量创新生态建设提供综合的要素支撑,为河南省的企业发展、产业迭代、城市治理和社会转型等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就省级科创平台的建设而言,在充分践行国家提出的“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战略导向前提下,还需要更加直接而具体的回应当地产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技术研发的迫切需要,直接面向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共性的技术难题,直接面向头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中具体的技术卡点,直接面向各地市甚至是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区域性科技创新需求,直接面向在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中具有突出位置的战略命题(比如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和现代制造业等)的科创需求,等等。

而且,在具体的科创平台建设过程中,可以更加紧密的与企业进行合作,甚至是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相关科创平台和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营,这不仅可以更加直接的回应市场需求和灵活的对接市场需求,让相关成果更加快速的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形成产业集群,尽可能缩短科研成果的变现周期,而且,可以更加便捷和规范地评估和分配科创行为所创造的财富,在全省上下形成科创创富的良好示范。长此以往,才能快速而直接地推动和实现科创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催化作用和引擎作用。

图片

当然,所谓的地方平台、省级平台和国家级平台,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完全可能是动态的变化过程,所以,在推动省内科创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积极争创国家级平台,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带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其五,龙头牵引,协同共享。充分发挥地方龙头企业、先发城市、重点高校以及国家级高新区、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片区开发平台所具有的对于科创资源的集散和配置价值,以弥补大量中小企业、地级市以及产业园区在科创资源集聚和科创平台建设中的短板和局限,最终实现“航空母舰+驱逐舰+小舢板”式的协同创新效果。如此以来,不仅可以实质性化解优势科创资源在河南省内分布不均衡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而且,可以为郑州、洛阳、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郑州高新区、中铁装备等先发城市、重点高校、创新高地和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腹地支撑、资金支撑、空间支撑和市场支撑等。

图片

具体可以包括: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在交通、物流、信息、文化等领域的品牌影响和枢纽地位,加快集聚高端科创平台,在实现其城市自身的科创资源集聚、科创平台建设和科技城片区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周边地区辐射,让其它地市尽可能多的分享科创郑州的发展红利;充分发挥洛阳作为全世界著名古都之一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和每年较大规模的旅游流量,以及在制造业领域相对较强的实力,为河南文旅产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提供基础的流量支撑、IP支撑、空间支撑和投融资服务支撑等,为河南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研发支撑和面向全产业链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服务支撑;充分发挥自贸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等与科创有关的国家级战略平台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对接全球资本和品牌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在将这些片区空间打造成为河南省最具代表性的面向全球开放的科创高地的同时,持续推进这些片区与其它地区和城市的互动与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以高地带洼地;充分发挥以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为代表的省内优秀高校在完善学科布局、强化基础研究、支撑应用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开放资源配置、集散优秀人才等方面的综合性、高端化、国际化的平台价值、通道价值和枢纽价值,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背景和基础,以大学新科创体系的构建为路径,以大学周边地区的联动开发为核心空间载体,全面融入和支撑河南省国家创新高地的建设进程。等等。

其六,市场导向,金融赋能。充分发挥金融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资金支持、资源配置、价值牵引等综合价值,高水平、专业化、全覆盖的推进河南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用金融服务为科技创新全面赋能,让科技创新为金融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打造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的河南样本,让河南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资本集聚高地,成就一个属于河南的科创投资的黄金时代。

截至2020年,我国科技和研发投入的规模已经接近2.5万亿,位居全球第二,而且,每年还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家财政资金的引导下,来自企业和投资机构的资金投入也在快速的增长,在每年总的科创资金投入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科技金融运营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在此背景下,河南省在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在科创领域投入规模的前提下,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尤其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在河南的资金投放。这不仅是因为这些专业化的投资机构的资金来源更加多元,而且在这些投资背后大多配置有较为专业的研究和顾问团队,投顾一体已经成为基本的行业共识,甚至基本的行业门槛。还有就是,这些投资机构有着较为丰富的推动所投市场主体和创业公司走向资本的成熟经验,为科创团队和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金融资源。

此外,河南还可以尝试的科技金融发展探索包括:通过政府引导和专业投资机构的参与,尽快构建面向科创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做到对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快速集聚和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的金融服务全覆盖;既有科技贷这样的面向中小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形式,也有创新创业基金、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进一步拓展金融支持科创的形式和内容,把直接的政策性资金和财政资金用准用好,进一步调动社会资金的积极性;积极寻求与国际化的基金管理机构和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性、国际化和全链条服务领域的优势,实现更快的资金周转、更大的投资收益、更多元的退出方式,从根本上扭转“重出资轻运营”的局面,并避免在很多地方都出现的以下情况:虽然政府出资设立的不少投资基金,但要么是因为风险管控的问题,要么是因为投资标的缺乏的问题,要么是因为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等等,最后实际投出去的非常有限,客观上造成了资金闲置,根本无法发挥金融赋能科创的价值。

其七,一体两翼,科普同行。更加重视科学普及在河南的推进,专业化、常态化、全民化、持续性推进科普进校园、科普进园区、科普进企业、科普进社区,甚至是科普进家庭,并致力于打造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力的IP化的科普活动品牌,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科创媒体和科创智库品牌。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对于河南来讲也是如此,无论是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和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来看,还是从当下的科技人才集聚和长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来看,无论是从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凝聚科技创富的价值共识来看,还是从河南人力资源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贯彻来看,都需要持续推进高质量的科普活动。

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公共场馆资源,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科普展览,并充分发挥科学家和行业专家的专业性和影响力,通过主题讲座、科普专栏、实验室开放等形式,与社会公众实现丰富的科普交流;还可以依托河南省有关媒体机构或大学机构,开办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科创媒体、科创智库和科创论坛等,加强科创领域的新闻报道、战略研究和公开研讨,培育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科创类智库、媒体和论坛品牌,在完成省内科创领域的战略守望、价值传播和科学普及的基础上,通过这些平台和品牌,为推动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提供战略咨询、价值传播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支撑。在这方面,由郑州大学科技园所主办的《郑大科创评论》新媒体品牌和《郑大科创之星》项目就属于此类,正在进行着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其八,多方引导,均衡发展。通过创新性的政策设计、平台建设、资金扶持等手段,推动河南省内相对弱势地区和边缘地区的科创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科创生态的建设,以推动实现更加均衡的省内科创资源布局,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基本科创服务的均等化,让那些相对落后地区也能够享受到新发展阶段大科创和新科创的时代红利,真正实现以创新驱动当地的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客观上来看,如果说在全国的科创地理中河南属于洼地的话,那么,从河南省内的科创资源地理分布来看,也明显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其中郑州、洛阳、新乡相对较好,而在其他地区明显较弱,有的甚至可以用一片空白评价(关于这一点从高等教育分布、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的分布、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布等指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而且,科创资源的极度匮乏和相对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更别说支撑其高质量的转型发展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河南科创资源的总体薄弱以及在空间分布上的明显不均衡性,已经成为影响河南省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最明显的风险之一,不仅需要引起河南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尽快在省级层面做出具体而务实的统筹安排。

比如,尽快实现省级高新区或开发区在各县市的全覆盖,尽快实现高等本科院校在各地市的全覆盖,并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大力推进相关领域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实验室的建设,尽快实现省级科技金融服务在各地市的全覆盖,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那些相对落后和边缘的地区获得基本的科创服务支撑,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所谓的创新驱动发展,构建起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发展格局。

【三】

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很显然,针对河南省所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目标,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所有思考和建议,最终都将体现和归结在人才和科教问题上,没有科教的大发展和人才的新集聚,河南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家创新高地的建设。

当然,无论是从河南省已经提出的包括创新驱动在内的“十大战略”的具体内容来看,还是在包括郑州市所提出的“以人才为核心集聚创新要素”在内的各地市最新的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来看,河南省上下不仅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有着充分的认知,而且,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逻辑、方法和路径有着越来越丰富和专业的理解。

一个属于河南的科创新价值时代已经开启。而无论是从过往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来看,还是从大量既有的区域发展实践来看,当科创真的开始全面而系统地融入到一个区域的转型发展探索和实践中的时候,这个地区也将必然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而这,就是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或者说比较看好河南正在开启的这一新发展周期的原因之一。正所谓“科创河南,静待花开”。(叶一剑 方塘智库创始人,郑州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顾问)

(责任编辑:刘大彬)

相关资讯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