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大历史观谋划思政课建设实践,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新格局。思政课建设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党的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既要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整体布局中予以谋划,在整个教育体系的设置中予以谋划,在人才成长的各个历史阶段予以谋划,以形成体系化的思政课建设体系。
2019年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年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顶层设计,针对思政课建设作出了系列决策与布署。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具体指引。笔者认为,《意见》分为五个方面,既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宏观性的理论指导,又指明了思政课建设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紧紧抓住党的领导这一主线,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和正确价值导向前行提供了根本保证。
新时代党对思政课建设发挥全面领导作用的纲领性文献。“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思政课建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都面临着改革创新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增强顶层设计,对思政课建设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行谋划,深刻体现了党对思政课建设在新时代的新认识,以及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思路。总体而言,党对思政课的领导,由宏观理念上的领导,进入了全面领导的新时代。这既是时代创新之需,也是思政课本身带来的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的自我超越。《意见》在思政课教学科研中如何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所进行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创新,不但对思政课建设本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加强党的领导经验的探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是新时代党对思政课建设发挥全面领导作用的纲领性文献。
把思政课建设融入地方党委的常态化工作。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思政课建设理应由地方党委肩负主体责任。这次《意见》在理念上明确提出,地方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在具体制度建设上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高校和讲思政课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结合学习和工作至少讲1次课。可以说,《意见》对地方党委与思政课建设的关系作出上述理念定位和制度安排,既赋予了地方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权力,也明确了具体职责,体现了权力与责任的统一,有效地把思政课建设融入了地方党委的常态化工作之中。
对高校党委参与思政课建设给予明确的方法论指引。《意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意见》提出,健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及职能部门力量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服务学生发展的制度性安排。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要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讲话等要鲜明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考评体系的设置上不断进行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这些具体的制度安排,为高校思政课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组织保证条件,也对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支持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对高校党委如何参与思政课建设给于了明确的方法论指引。这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制度建设,在中国思政课建设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的有效参与,必将对未来高校的思政课建设发挥“领头羊”作用。
以大历史观谋划思政课建设实践,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新格局。思政课建设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党的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既要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整体布局中予以谋划,在整个教育体系的设置中予以谋划,在人才成长的各个历史阶段予以谋划,以形成体系化的思政课建设体系。《意见》明确提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把思政课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要牵头抓好思政课建设。在思政课的配套制度建设上,《意见》也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安排,要求有关部门和各地要保证思政课管理人员配备,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将多年摸索出的经验予以制度化,如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从上述内容来看,思政课建设既强调顶层设计的体系化,又强调思政课建设效果考评机制的体系化,同时强调整合各种参与思政课建设力量的体系化。同时可以看到,《意见》用大的历史观予以谋划思政课建设实践,力图形成历史中的思政课教育观和思政课教育中的历史观相互依存的思政课建设思想体系。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此文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19GJJB0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