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任务非常艰巨。河南只有抢抓机遇,主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打造出更多内外循环战略支点和重要联结,才能更好推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顺利实现“两个确保”战略目标。
任务非常艰巨。河南只有抢抓机遇,主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打造出更多内外循环战略支点和重要联结,才能更好推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顺利实现“两个确保”战略目标。
扬长补短,努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应着眼实现我国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加快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赢得主动和先机。
一是扬优势,培育强大内需市场,激发提升内需潜力。河南拥有巨大的人口市场规模优势,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的空间广阔,投资潜力巨大。要立足投资引领带动,聚焦“两新一重”、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立足满足基本消费,聚焦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等升级方向,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和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提升我省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充分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锻长板,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循环重要节点。河南地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位置,米字形高铁网已经形成,“四条丝绸之路”日益完善,实验区、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功能性口岸等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应进一步优化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体系,提高“四路协同”“五区联动”的水平,发挥“传送泵”枢纽作用,加速国内外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循环畅通,依托强大内需市场链接国际循环,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三是打王牌,提升粮食产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深耕市场和加工两大领域,激发抓粮和种粮两个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四是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河南虽然产业体系比较完备,但结构仍不合理,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应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导向,立足产业基础和规模优势,推动材料、装备、汽车、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功能材料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服务业强省、农业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网络强省,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五是补短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河南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居全国第14位,创新资源要素水平较低,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不强,引领带动能力不足。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这个“第一战略”,加快补齐创新能力短板。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大力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争取实现一些领域创新链、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六是强主体,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市场主体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高、竞争力不强、带动力不足,必须加快改变这一弱势。要多措并举扩大市场主体规模,优化各类市场主体结构,完善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机制,形成“微成长、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的企业发展格局。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平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作发展的企业生态,丰富和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七是优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动力。要对标国际一流和国际通行惯例,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经验,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清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强法治河南建设,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企业家各项合法权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市场准入条件,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纾解痛点堵点,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通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作者系河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