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中原党建 > 正文

山碑无言 精神永在:红旗渠精神的先进特质与时代价值

2022-11-17 09:40:29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考察,对红旗渠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注解,做出极高的定位与评价,“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大象新闻客户端、映象网《智库河南》频道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专家学习报告——理“响”中国,邀请中央、省直权威专家、学者,与广大网友一起畅谈学习体会,分享学习心得,同唱奋进凯歌。今天推出——《山碑无言  精神永在:红旗渠精神的先进特质与时代价值》。

 

山碑无言  精神永在:红旗渠

精神的先进特质与时代价值

赵  璐

 

核心提示: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和现实感召力。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考察,对红旗渠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注解,做出极高的定位与评价,“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催人奋进,以其强烈的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与先进性,为党领导人民再启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的自信底气和精神滋养。

一、红旗渠精神是政党特质与民族气质的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在这座纪念碑上,镌刻着杨贵书记“引漳入林”的政治担当、任羊成凌空除险的无畏无惧、张买江子承父志的悲情坚守,更有林县人民改天换地的壮怀激越……红旗渠精神之所以鲜活动人,正因为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先进群像,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特质和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朴素呈现,是中国人民实现自我觉醒和历史主动的壮丽篇章。

长路险夷,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历数千载之磨砺,形成了宽厚平和、勇毅坚忍、慧智自持的民族气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受到落后的上层建筑和强大的历史惯性所桎梏,四海秋气、万马齐喑。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的政治引领、行动示范和价值感召,唤醒了中国人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出古老民族革故鼎新的磅礴伟力。建国之后高度的政治整合和社会整合、强烈的发展诉求和进取意识,为红旗渠精神打下了鲜明的价值底色和时代烙印。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峭壁上修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奋斗中,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气质之中,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大山无言,民心所依,红旗渠精神是党的伟大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

二、红旗渠精神是历史足证与时代主题的呼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民集全县之力,建成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数万名民工粮食定量严重不足,忍受饥饿从事艰巨繁重的施工任务,“早上糠、中午汤,晚上天池泡月亮”;28个水利技术员中没有一个工程师,最高学历只是中专生;修渠的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产、炸药自己配……林县人抱定“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决心,全县50余万人先后有30多万人次自带工具上山劳动,削平1250座山头,打通211个隧道,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1969年7月,红旗渠工程全线竣工。截至2020年底,红旗渠累计引水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超4700万亩,实现粮食增产18亿公斤。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为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持续发展开辟出新天地。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个体的意志力和能动性通过交互作用形成恩格斯所描述的历史合力,锚定方向、汇聚力量的关键在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红旗渠精神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变革的斗争史,更是时代奋进的营养剂,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红旗渠精神是咬定青山、排除万难的典型代表,是艰苦奋斗、实干兴邦的充分体现,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生动诠释,为我们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历史自信和战略底气。岁月有情,山河为证,红旗渠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的精神坐标。

三、红旗渠精神是接续奋斗与自我革命的宣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修筑过程中,林县培养出了5万多名石匠,3000多名工队长、技术员,为林州打出“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20世纪60年代,10万大军战太行,“誓把河山重安排”;20世纪80年代,10万大军出太行,大力发展建筑劳务;新时代以来,林州人民上下一心,发展产业、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富太行、美太行的梦想。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续写了红旗渠精神的传奇与荣光。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红旗渠时的重要讲话,高扬精神之旗,鼓舞奋进之志,具有深邃的历史思维和深厚的政治意蕴,为全党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全面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做出了有力动员。

筑牢长渠之基,方能引来源头活水。红旗渠工程制定了一套“干字当头、严字为基”的纪律和制度。十年修建过程中,未发生一起贪污或挪用修渠物资事件,没有一个干部失职渎职。工程开工第6天,引漳入林总指挥部颁布《八项纪律》,号召党员干部开展“五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深入工地、深入群众,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风。干部吃苦在前,严于律己,劳动标准始终高于群众,补助标准始终低于群众,换来了“党员干部流汗水,群众就不怕流血水”的拥护与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赤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自警。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检验着我们,不因拥有权力而迷失,不因习惯权利而庸懦。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明镜,映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的决心与成效。太行不老,事业长青,红旗渠精神永在!(赵璐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作者:赵璐,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