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智理河南 > 正文

强化“三个提升”的土地要素保障

2024-02-22 06:16:28 来源:映象网

[摘要] 日前发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深刻体现了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思维和方法论,为河南省结合实际聚集“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创造性地开展“三农”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日前发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深刻体现了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思维和方法论,为河南省结合实际聚集“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创造性地开展“三农”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土地是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如何合理利用乡村土地资源支撑我省更好地做到“三个提升”,是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立足实际,坚持规划先行。根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省村庄用地面积达2648.13万亩,人均约344.54平方米(按照三调标准时点同期乡村人口数据计算)。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引领作用,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合理配置这部分土地资源,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目前,我省部分村庄立足实际找准突破口,科学规划支撑乡村振兴已经初显成效,如长垣县米屯村以“厨师之乡,美味米屯”为定位编制村庄规划,信阳市郝家冲以“茶旅融合”为主线的村庄规划,均有力地推动了村庄特色产业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农民增收致富及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各地要在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坚持村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实际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一要合理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村庄规划要在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优势和人口变化、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人居环境、安全应急等乡村发展多领域多方面,以上下联动、多元协同的组织方式科学编制,通过明确村庄功能定位和核心价值,优化村庄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等,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二要强化乡村产业用地保障。指导乡村将特色产业发展纳入村庄规划,加强村庄规划与村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融合,为乡村产业的培育发展提供空间保障。探索建立“留白”机制,引导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复合、有序利用,为乡村未来产业发展预留空间。三要注重乡村公共空间构建。发挥乡村公共空间在振兴乡村民生事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村庄实际合理安排公益性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性用地的比例,统筹布局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设施和公共设施等,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提质增效。拓展村庄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民生空间,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补齐乡村民生短板,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差距,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和村民权益。

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我省要积极推进撂荒地利用,为乡村产业发展拓展空间。一要支持各地加大对土地流转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民消除思想顾虑,提升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水平和参与度,降低耕地抛荒的可能性。二要强化典型经验的引领作用。及时梳理平顶山石龙区、信阳光山县等开展撂荒地治理的典型模式和特色亮点,选取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有益做法和经验予以推广,助力全省各地提升撂荒地治理水平。三要结合实际开展撂荒地治理。鼓励各县(市、区)逐村逐户逐地块排查撂荒地,全面摸清区域内撂荒地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撂荒的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按照“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开展好撂荒地治理工作。

科学利用荒山荒坡等资源。在豫北太行山前、“郑州-洛阳-三门峡”工业走廊、豫中地区、南阳盆地和桐柏-大别山区域的农村地区,分布有大量荒山、荒丘、荒沟、荒滩等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和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可以为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森林康养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拓展空间。如新密市白寨镇对一地处荒坡、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的废弃采石场开展土地整治,用于建设物流中心发展仓储物流产业,实现了荒坡上工矿废弃地的合理再利用。卫辉市唐庄镇将万亩荒山改造为生态园,将“老狼沟”西山变成了花果山、米粮川,连年举办“中国唐庄桃花节”、举行飞行表演和开放飞行体验等带动了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作者: 赵执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