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智理河南 > 正文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

2023-03-16 15:32:31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充分认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用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于高校育人全过程。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在校生规模达4100多万人。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是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生力量。培养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高校履行基本职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要求。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民族观,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辨能力,主动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以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高校要把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引导大学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内心、融入生活、融入血脉,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守护者、传承者。

高校思政课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渠道

高校思政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高度和学理逻辑讲全讲深讲透,又能实现教育对象的全覆盖。

一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内容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增强“三个意识”、增进“五个认同”、树牢“五观”。高校普遍开设的五门思政课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可以融合嵌入。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等内容,可以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意义有机融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关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等内容,可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要义有机融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脉络,可以与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的伟大贡献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有机融合;《思想道德与法治》则可以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法治等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和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内容有机融合;《形势与政策》则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时代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强等特点,有机融入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实践等内容。

二是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展开。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学具有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渠道正规化、教育对象全覆盖等特点,形成比较规范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所有在校大学生都必须修读,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要求。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常态化、系统化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实践环节,找准切入点、增设专题章节、明确讲授要求,做到有机融入、有效融入,真正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三是培育师资力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从事思想政治相关学科研究,政治意识、理论素养、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较强,但对于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研究的教师相对较少。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纳入思政课教师培训计划,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教学交流等措施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知识、主动意识和教学能力。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围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校和地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际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课题研究,促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要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功能,让大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厚植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情怀,引导各族学生共知、共情、共忆、共思,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培训。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各级干部培训计划,纳入党校、团校学习内容,分批分类组织党政干部、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等学习培训,讲清楚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政策和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关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转换思维,提升各级党政干部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能力水平。

二是举办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推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党建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线上线下知识竞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宣传普及,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等引导各族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主题演讲、座谈交流等活动,宣讲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好故事,激发师生的心灵共鸣,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三是丰富实践育人载体平台。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大学生进行主题参观、社会调查、文化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体验和实践体悟。如组织大学生参观反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方面内容的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结合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民族聚集地区支教服务、社区宣传、专题调研、乡村振兴等工作,引导学生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觉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校园文化浸润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生动力

高校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的学校各种文化的总和,是各民族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精神家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中华文化为引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师生精神家园。

一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融入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始终把民族团结、民族平等贯穿于高校教书育人与管理服务的所有环节,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得以彰显,营造全校各民族学生平等相待、互助和谐、亲如一家的浓厚氛围,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如学生学习生活中要增加共同性,落实“混合编班、混合住宿”要求,在学生资助、学业帮扶及日常活动中不得人为固化或扩大差异性,要促进各民族学生共同努力奋斗、共同成长进步。

二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融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全方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有关要求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结合起来,全面融合、同步推进,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如在校园公共设施建设、文化景观打造和图书馆、教室、宿舍、餐厅以及文化长廊环境美化中注重展现中华文化,营造弘扬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橱窗、校园广播、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好声音,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念转化为文化信仰,形式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真正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守护者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践行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主动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依托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专题活动,打造具有民族团结进步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先进单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各族师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熊德兰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