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共建 > 正文

深刻理解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本质要求

2022-12-02 17:56:43 来源:映象网

[摘要]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厚重悠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大象新闻客户端、映象网《智库河南》频道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专家学习报告——理“响”中国,邀请中央、省直、各地市权威专家、学者,与广大网友一起畅谈学习体会,分享学习心得,同唱奋进凯歌。今天推出——《深刻理解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本质要求》。

 

深刻理解丰富人民

精神世界的本质要求

赵艳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体现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能够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从实现主体上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一方面,文化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为精神文化的创造提供物质条件;创造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文化产品的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华文化才有了植根的沃土。另一方面,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人民群众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应当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彻于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中取材,挖掘文化创作题材和刻画对象,着笔力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展现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积极形象,使文化生产深入人心,贴近人民的精神世界。同时,广泛了解人民群众需求,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从实现途径上看,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不忘本来,要求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如“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讲仁爱”思想理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崇正义”思想理念,涵养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其所包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如“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的“扶危济困”的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自强不息”的美德,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其所包含的中华人文精神,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的“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内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内容,至今仍对人民群众立身处世有指导借鉴作用。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应坚持从历史中走向未来,坚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并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根据新时代特点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利用现代手段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先进范例如近几年广受人民欢迎的“故宫文创”,在内涵上进行了创造性转化,结合故宫的建筑、文物、历史故事,挖掘文物的价值情感;引导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易于人民群众接受,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吸收外来,要求我们博采众长,交流互鉴。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通过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人民的精神世界可以更加丰富充实,多姿多彩。同时,在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也有利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与传播,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文化自尊、自信、自立 。放眼全球,文化交流互鉴有利于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增进世界各国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亦是对世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

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并促进文化交流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要树立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意识,坚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加强与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学习、借鉴。同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面向未来,要求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面向未来,要求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作重要讲话时,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明确了方向:一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二是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四是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五是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从实现保障上看,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应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厚重悠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人民群众在享受优秀精神文化成果时就拥有了底气与自豪感,就能真正实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赵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政办公室)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