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园城市”作为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对于中国城市发展进入转折时期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公园城市体系的构建是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借助自然之力,辩证地解决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开放、和谐、共享、绿色的城市人居环境。
“公园城市”理念提出4年来,理论不断在完善,实践持续在探索,其核心是“公”,手段是“园”,目的是打造城园融合的人居生态环境。相较于过去的“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注重相关绿地指标的方法,“公园城市”更侧重于绿色空间的整体性、生态性、舒适性、可达性及地域性,使过去的“园在城中”向现在的“城在园中”进行转变。公园城市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打造舒适、便捷的城市环境,促进人、城、自然高度的和谐统一。
1 全域增绿,铺设绿色生态基底
依托全域自然本底和建设骨架,将都市林、大型生态板块、结构绿地、路网生态绿地等纳入城市公园体系,保护全域的绿色空间肌理,修复生态受损区域,推进全域增绿,强化全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升绿色空间的生态效益。郑州市对全域打造“四带七廊多核”的总体布局,截至2021年底,郑州森林覆盖率达33.4%,郑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6%。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加大“保、补、筑、增”森林空间布局策略,强化碎片式斑块,构建结构化绿廊,形成系统化公园城市森林系统。
2 提升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加强公园城市网格化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
(1)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廊道
栖息、扩散和迁移是生物的基本生存活动,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保证,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就是消除破碎化的生境,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迁移的廊道所构成的多样化、系统化生境网络体系。因此,生态廊道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廊道的规划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关键性物种。对于在食物链中起关键作用的物种进行筛选,并对其栖息地进行确认;第二,对栖息地的连通度进行分析,连通度高的线路作为生态廊道的选线;第三,对生态廊道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确定基于生物多样性的斑块、廊道生态网格。郑州市域大型的生态斑块多集中在西南山地地区,大型生态廊道共有22条,在建设时,应突出与生态功能相符合的综合性利用,并严格控制开发容量和相关的开发活动。
(2)基于城市空间的绿色廊道
城市公园体系的布局,需要通过多样化的通廊来联系多层级的
绿色空间,形成公园的网格化体系。近些年,慢行步道在城市中的应用将不同的绿色开放空间联系了起来,并且与城市的快速交通分离,优化了人的游赏体验。根据城市绿色空间和景观风貌的不同,可规划不同的绿色廊道,如沿城市道路绿化带可设置骑行慢跑带;沿滨水空间可设置慢行游赏道;城市河道内可设置游船道;沿生物栖息地附近的生态廊道边缘可设置生态绿道,拉进人与自然生态的距离,并注入游憩、经济等功能,提升人的生态感知。郑州在城市绿道的建设方面,加强构建“三环四心六带多条”绿廊体系,对20条绿道实施示范性提升,完善了城市公园体系。
3 加强公园的综合功能,打造多层级公园结构,构建市域公园体系
一是根据城市公园的类型特点和分布,形成具有形态多样、自然特征与游憩功能融合的“公园+”城市公园格局,如乡村郊野、综合公园、城市绿道、城市街区、人文社区等多个公园场景,打造“城在园中,城园融合”的全域城市公园体系。二是优化各层级公园,尤其针对与人们生活紧密的社区公园和游园。由于城市老城区大多用地局促,缺乏绿色空间,可通过局部用地功能转换,来镶嵌口袋公园,满足人们的日常活动需求。三是提升公园的综合功能。无论是综合绿地还是社区微小绿地,实现可游可憩、可使用、可互动,打造功能多样、绿量充沛、多年龄段友好、人文特色鲜明、具有活力和共享的多样化多层级公园。截止到2021年,郑州市域公园绿地共有243处,面积共6074.90hm2,相比20年前的25处,数量上增长了近10倍。其中老城区有76处公园绿地,面积336.84hm2,16处为新增公园绿地;而新城区共有167处公园绿地,面积5738.06hm2,其中新增121处。相较于新城区公园绿地的快发展,老城区就略显缓慢,形成了内疏外密的格局,因此优化老城区的公园层级和提升其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4 实现以人为本,“人、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公园城市建设的目标是打造“人、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体,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构筑自然诗意的生活环境,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打造舒适性、可达性的生活社区,提升环境品质,体现城市魅力。一是公园城市构建的出发点是人的需求,从景观环境和基础设施的舒适性、共享空间的可达性、城市开放空间地域性等多方面考虑,落脚点就是完整绿色空间的营建,实现便捷舒适的15min生活圈建设,如打造使用频率高的公共设施、舒适的慢行路网和便捷的可达通道、人文气息和文化特色浓郁的开放空间、舒适度和停留度高的景观空间等。二是公园城市的参与者也应该是人,应在公园城市建设中调动城市居民的积极性,强调公众参与,实现空间公平和社会公平。郑州主城区的绿地可达性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东南部绿地的可达性较高,西部绿地可达性略低。利用率方面,综合公园的利用率较高,社区和街头公园的利用率次之,位于郊区的专类公园利用率最低。因此,可以采用提升街头公园的数量和功能、增强低利用率和低可达度的交通便捷度等方法,来增强郑州市绿地的使用性能和活力,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三是关注弱势群体,设置适宜数量的无障碍设施、残疾人专用活动设施等,来体现城市人文关怀,实现平等、舒适的城市环境。
5 借助社会力量,使用多手段进行公园城市建设
首先,由于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往往对市场的嗅觉灵敏性会更超前,能够在项目中更多得考虑实用性和经济性,避免一些浪费的空间和用地。因此民间资本的引入,不仅可以解决部分资金的问题,也可以与政府结合,创造更适宜的绿地空间和活动设施。我国自2015年至今,采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城市公园建设并落地的项目近100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并提升了建设效率,但仍需在创新盈利模式、第三方监督机制、法律法规的完善、运营管理能力的加强等方面继续改进。
其次,民间设施及绿地纳入公园体系,如定时开放企业的绿地和服务设施、城市的屋顶花园等,增加城市可使用绿地面积,提升绿地空间和设施的使用效率。在政策制度方面,可以通过减少企业税收等措施来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并促使新建企业在预开发阶段保留更多的开放空间用地。
6 构建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引导和落实公园体系建设
公园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对公园城市指导思想的引领,是政府各职能部门落实公园城市建设的依据。有效地构建公园城市评价体系,是推动公园城市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人”的角度,如幸福指数、高级人才的占比等;“环境”的角度,如物种指数、空气质量、水土流失的处理、棕地及废弃地的处理等;“经济”角度,如乡村旅游收入、绿色GDP收入、公共事业及科研领域的投入占比等;“城市空间”角度,如教育场所的服务半径覆盖情况、公共绿地相关的服务半径覆盖率、文化及医疗设施的占比等。合理的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对公园城市的规划、落实有积极的推动和引领意义,因此,应当将城市评价体系作为重要环节,来理清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落实好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的每一环节。
“公园城市”作为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对于中国城市发展进入转折时期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公园城市体系的构建是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借助自然之力,辩证地解决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开放、和谐、共享、绿色的城市人居环境。随着“公园城市”理念和公园体系建设的深入,“公园城市”理论体系必将更加系统全面,引导城市走出特色发展的新路径。(任亚萍,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美丽河南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ZT49 )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