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百七十多年来,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格局历经沧桑巨变,但《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光芒从未黯淡,始终为全世界,尤其是社会主义阵营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火种,在人类思想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它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其蕴含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深刻阐述,为中国共产党人探寻初心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百七十多年来,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格局历经沧桑巨变,但《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光芒从未黯淡,始终为全世界,尤其是社会主义阵营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执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世界东方高高飘扬,这便是《共产党宣言》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见证。
然而,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处心积虑地试图分化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他们将改变中国颜色的幻想寄托在新时代的年轻人身上,在政治上对我国进行分化、在经济上实施打压制裁、在文化上进行渗透腐蚀。与此同时,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在暗处涌动。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是否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共产主义道路能否继续前行?《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是否已经过时?这些问题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政治课题。
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不断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弃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共产党宣言》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价值选择,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成才,更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承发扬紧密相连,关乎党和人民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谆谆教导,为青年大学生学懂弄通《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实质,将其中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融入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
当代大学生应在深入学习《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宣言》中提出的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一科学论断,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深入考察欧洲各国社会现状,科学评价资本主义历史作用、揭示其内在矛盾后得出的。这一论断历经时间的考验,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就是最好的例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并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改革开放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推动国家走向富强、民族走向振兴,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前辈们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置疑,共产主义的胜利必将实现。
为更好地担当时代使命,当代大学生还需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积极践行。
在思想上,要坚定不移地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共产党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这些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智慧结晶。实践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繁荣富强。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学习《共产党宣言》、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坚决拥护 “两个确立”,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成为对党忠诚、让党放心的可靠接班人。
在行动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饱含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人类谋解放的思想经典。为人民谋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明确宣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始终坚守这一理念,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在各项事业中都充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当代大学生也要牢记这一使命,从以下方面积极践行:
首先,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将人民的满意度、需求和期望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胸怀天下,努力成为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
其次,将个人的事业追求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主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人民群众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将 “小我” 融入 “大我”,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后,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本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校期间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努力成为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踏入社会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切实为人民谋福祉。
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需要当代大学生勇挑重担。广大青年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复兴中华民族为己任,珍惜韶华、不负时代,将青春热血和聪明才智投入到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更高目标迈进,书写属于当代大学生的辉煌篇章。(作者:张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2024ZT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