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在欢度新春佳节中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025-02-07 23:21:37 来源:映象网

[摘要] 作为民俗节日,春节有着许多魅力独特的习俗;作为文化瑰宝,春节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意蕴。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极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文化丰富的智慧内涵。春节申遗成功,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赋予了世界文化更多的中国色彩。在欢度新春佳节之际,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让春节绽放出强烈的时代色彩,彰显出耀眼的文化光芒。新的历史时期,让春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赏、共庆、共享的幸福时光,成为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

讲好中国故事

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重大的民俗节日,还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文化瑰宝,越来越为世界所热爱、所认知、所关切。作为民俗节日,春节有着许多魅力独特的习俗;作为文化瑰宝,春节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意蕴。中华儿女就是从民俗里认知、了解、感悟春节,又是在春节文化的“酒缸”里重视亲情、孝敬父母、祈福纳祥,因而春节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故事,而且春节最能讲好、讲明、讲深中国故事。

千百年来,春节承载着中国人的团圆之情、感恩之情、关爱之情、祝福之情等,是中国人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每逢春节到来之际,无论身处何方,“回家过年”的习俗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无数在外工作或学习的人们,都将跨越千山万水回家和家人吃一顿团圆的年夜饭,成为春节最温馨的事情之一。春节期间,许多家庭将会开展祭祖活动。一方面,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与怀念,让家族的记忆与荣耀在岁月中延续;另一方面,庄重地向祖先祈福,希望祖宗庇护子孙后代平安幸福。新年到来之时,很多地方有“守岁”的习俗。即:除夕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辞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表达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此外,春节还有许多习俗。比如:为什么要吃饺子、要穿新衣、要放鞭炮,要发压岁钱,要拜年、要挂红灯笼……。这么多“为什么”的习俗,汇成博大精深的春节文化。一代代中国人就是从这么多“为什么”中,知道了春节、盼望着春节、传承着春节。因此,让春节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事,必须讲好中国的春节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么多“为什么”,让外国人明晰中国人情感表达、道德恪守、理想追求的方式,促使春节成为彰显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

展示中国形象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今年的春节意义非凡,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中华儿女对春节的强烈认同感,同时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巨大自豪感。春节期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以示庆祝。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向往美好生活、期盼家庭团圆、追求喜庆幸福,从而展示出新时代高度自信的中国形象。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人们都会打扫家庭卫生,希望通过大扫除以去除过去一年的晦气和霉运,迎接新年的好运和吉祥;人们还会精心挑选装饰品来装扮家庭,为家人创造一个优美、舒适、温馨的生活空间;需要强调的是,人们都会采购丰富的年货,比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以及各种海鲜食品等,丰富阖家团聚的美好生活。这不仅是一种乡土情感的延续与传承,更是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表达与追求,展示出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富足的形象。除夕之夜,一家人聚集在客厅聊天、看春晚,共享天伦之乐;大年初一,人们穿上新衣,走出家门、相互拜年,送上美好祝福,展示出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富足的形象。春节期间,南狮北龙是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活动。在街头巷尾,当舞龙(舞狮)者开始灵动而有力的动作之时,仿佛真龙和真狮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期待未来的希望。此外,春节期间,红色饰品(比如:红灯笼、红春联等)遍布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到处充满着喜气洋洋、朝气蓬勃的气氛等。这些传统和习俗,极大地展示出中国社会生机勃勃的形象。

传播中国声音

在欢度新春佳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举办富有特色的习俗活动。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大型的春节戏曲节目、欢度春节的各地习俗活动等,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把中国声音传递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及时便捷地了解中国的春节文化。

春节期间,人们互相表达着美好的祝福和希望,营造了和谐共生的中国声音。比如:家庭内部的和谐相处表现在,一家人吃团圆饭、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相伴到深夜来“守岁”等;社区的和谐共生表现在,为困难群体提供慈善活动,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年货,邻里之间彼此分享春节的喜悦等;团队的和谐共生表现为,密切关注困难团队成员,摸底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加大对他们的帮扶力度,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让他们能够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与此同时,许多城市还会举办国际友人参与的春节庙会活动,邀请外国友人体验舞龙、舞狮或腰鼓舞等表演,让他们感悟中华和谐共生的文化魅力。在一些城市的大型庙会上,设置不同国家的文化展区,展示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领略不同国家的特色美食等,展示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情怀;既安排中国传统的戏曲和杂技表演,又邀请外国艺术团进行特色演出,让中外文化在庙会上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促进。通过这些活动,给春节文化插上一双飞向远方的翅膀,把和谐共生、包容开放、注重共赢的中国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

总而言之,春节已从中国专属的传统节日,开始成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符号。长期以来,中国人不仅传承着这个节日,而且也在创新与发展着这个节日。在欢度新春佳节中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呼唤着我们必须切实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展示中国形象、大力传播中国声音。当春节的盛宴在世界各地开席之时,开启的必将是世界各国文明互鉴的帷幕。

 

 

作者 曹根记 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袁建,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202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项目号:2023ZSZ083)阶段性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