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生态文明视域下保护野生动物的价值意蕴

2024-07-07 22:25:38 来源:映象网

[摘要]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天然组成部分,参与着生态循环,维持着生态平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一环。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作为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准、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价值意蕴愈发凸显,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事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事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第二个结合”;事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事关深化中外交流互鉴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野生动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作为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准、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优化生态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价值意蕴愈发凸显。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野生动物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当前保护野生动物的新形势新任务,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野生动物救护,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总体来看,当前保护野生动物的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事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大量重要论述,形成了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涵深刻、主线清晰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总遵循、总指引、总依据。其中,保护野生动物,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选择。

梳理可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和呼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例如,2015年12月在津巴布韦考察野生动物救助基地时、2016年1月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时、2018年7月在南非媒体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南友好新时代》的署名文章时、2018年8月在同博茨瓦纳总统马西西举行会谈时、2020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2020年9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讲话时、2021年10月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2023年7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讲话时,等等。这些在国内外的重要活动和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野生动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自然生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存状况同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1]他不仅“亲自关心和推动大熊猫、东北虎、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研究部署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2】,而且围绕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制定、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质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上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中外交流互鉴的广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滋养的厚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深度上来,大力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

二、事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继承、弘扬和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道德观念和基本准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保护野生动物的要求是相符的。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视角来看,保护野生动物事关推进“第二个结合”,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中华文明史上,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和实践一脉相承、不断发展。根据《尚书·尧典》记载,早在上古时期帝尧就曾设置“虞”这个官职来有意识地管理山水之间的草木鸟兽。《说苑·指武篇》记载了西周时期“文王欲伐崇”的典故,提到周文王曾发布“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的严格法令。《古文观止》记载了春秋时期“里革断罟匡君”的故事,讲述鲁国大夫里革割破鲁宣公的渔网,阻止其滥捕杀的行为,强调“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麋,鸟翼鷇卵,虫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由此使当时的统治者幡然醒悟,认识到尊重和顺应自然万物生长规律的重要性。秦朝时期颁布《田律》,多处涉及对动物的保护规定。宋朝时曾颁布固定法令《禁采捕诏》,并且将之延续下去。明清时期,不少统治者带头拒食野生动物,文献中也有明确记载的放生野生动物行为。可以说,自秦朝之后,逐渐从规范狩猎行为演变成了一定程度的野生动物保护行动,也有利于社会大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萌芽、观念的深化和制度的延续。

可见,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重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引用过一段古文:“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3】这段话生动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生态环保观念。只有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和成效,才是真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和延续传承,才能真正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事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就内涵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本质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个要求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未来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方面,我们还有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人与自然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这离不开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保护野生动物可以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当前,极端天气多现、气候灾害频发,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需要积极面对和携手应对的重大风险挑战。2023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呼吁国际社会重视野生动物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贡献。众多周知,生态系统碳汇,对于缓解气候变化具有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7月17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专门提出“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4】研究显示,野生动物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有着积极意义,能够在延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野生动物理应成为我们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战场上的重要“盟友”。另一个方面,保护野生动物可以减少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我已经就这个问题作出了批示。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律实施,加强市场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5】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保护好野生动物,就是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安全。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天然组成部分,参与着生态循环,维持着生态平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一环。我们决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单方面发展经济,更不能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家园和发展规律,要以长远眼光追求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相融共生。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6】

四、事关深化中外交流互鉴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是国际社会相关学者的共同研究对象,因此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和独特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活动中,多次向世界各国阐明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7】构建地球生命体的努力,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带头履行野生动物保护国际义务,主动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合作。“野生动物保护是中国同津巴布韦合作重点领域之一。中方将继续通过物资援助、经验交流等方式,帮助津方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能力建设。”【1】2018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非媒体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南友好新时代》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志愿者广泛动员在南非的中资企业和华侨华人同当地动物保护组织合作,为非洲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2018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博茨瓦纳总统马西西举行会谈,提出“要促进人文领域交流,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合作。要就国际和地区事务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野生动物保护,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携手共进。

注释:

【1】《习近平考察津巴布韦野生动物救护基地》,《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2月3日,第1版。

【2】栗战书:《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人大》,2020年第14期。

【3】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二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第33页。

【4】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是》,2024年第1期。

【5】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求是》,2020年第4期。

【6】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日,第3版。

【7】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3年第1期。

【作者:尚方超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