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弘农书院”对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

2024-03-31 11:13:11 来源:映象网

[摘要] 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慧丽在灵宝市焦村镇小秦岭山脚下的罗家村建立了豫西第一家乡村书院“弘农书院”,“弘农”二字来自汉武帝时代灵宝当地的地名——弘农郡,同时也具有弘扬农耕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乡村建设的内涵。

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慧丽在灵宝市焦村镇小秦岭山脚下的罗家村建立了豫西第一家乡村书院“弘农书院”,“弘农”二字来自汉武帝时代灵宝当地的地名——弘农郡,同时也具有弘扬农耕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乡村建设的内涵。弘农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弘农书院及其所在的罗家村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2019年,罗家村被中国农业大学确定为乡村振兴研学基地,2020 年获批中国农业大学灵宝教授工作站,同年省妇联授予河南省家风家教培训基地,弘农书院也因其影响越来越广成为 20192022 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21年《弘农试验:以乡土文化复育推动乡村振兴》案例被我国第一部乡村文化蓝皮书《中国乡村文化发展报告(20182021)》收录,以弘农书院建设为主要推动力之一的罗家村乡村振兴模式被国家乡村振兴局主管的《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等媒体专题报道。“弘农书院”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对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弘农书院”的乡村振兴探索实践

(一)弘农书院的乡土实践

弘农书院的初心是以乡土文化复育为使命,以“以文化人”为重要方式, 以具体的小微行动在土壤修复、食品安全、农人身心健康与家庭和睦幸福等方面,进行贴近生活的扎根尝试,以此践行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开展了4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工作:

1.重塑乡村传统文化。弘农书院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生态文化, 激发村民建设乡村的主体意识,初步达到用传统乡土文化激活乡村的目标。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举办农民道德文化讲堂。弘农书院针对本地村民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主要讲述《道德经》《论语》《孝经》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活动中,弘农书院邀请专业老师为村民讲解相关内容,同时,也邀请当地的村民以弘农故事会的形式,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活学活用,消化对经典的理解。二是开展孝亲敬老文化活动。合作社内的老年社员(主要是 80 岁以上的老人)以及社员家里的老年人汇聚一堂,集体过寿,年轻社员给老年人表演文艺节目,献上蛋糕、汤圆等食物;有时也会组织这些老人集体唱红歌或做一些小游戏等,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举办孝亲敬老活动。三是引导培育乡村文艺队伍。以引进教练、筹集资金、提供演出机会等方式,培育了腰鼓队、秧歌队、盘鼓队等,通过文艺活动组织发动村民,开展多次弘农响山文化节活动。对腰鼓、秧歌、盘鼓的技能学习、排练和演出,激起了村民们浓厚的集体意识,增强了他们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19年,以何慧丽教授为原型,编写了剧本《弘农儿女》,主要内容是在小秦岭脚下,董家村有个老农名叫董农业,董农业夫妇的儿子叫董爱民,董爱民后来考上中国农业大学,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回村成为热衷于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搞生态农业的大学生村官。故事就在董爱民与其女朋友、村支书及村民、省委书记等诸多角色之间展开……整个大戏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弘农儿女孝亲剧、弘农儿女生态剧、弘农儿女合作剧。该剧已经在罗家村及周边 10 余个村庄演出,最远还到过郑州。

以上3类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营造村庄“孝亲敬老”的文化氛围,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在扎根乡土和农民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孝亲、生态、合作“三位一体”的乡村新文化。

2.组建新型经济组织。2014年,在弘农书院的带动指导下,罗家村两委主导成立了村级弘农合作社,原始股东 19 个,其中 12 个是由弘农书院感召而发动的。在20172019 年间,也就是合作社发育的中期阶段, 罗家村对弘农合作社进行第一次改革,成立了村级新型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取得了 100 多户村民入股 100 万元的巨大成绩。这些都得益于弘农书院发起的打盘鼓等文艺活动所形成的凝聚作用,书院在合作社增股扩股改革中起到了巨大的助力效应。 2021 年,通过弘农书院宣传动员和政策指导,罗家村对村级新型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要求进行了再次股改,村集体通过配股,也就是农民每户投入2000 元,村集体配股 2000 元,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截止,2022年底罗家村党支部党支部领班的合作社,总资产达到38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80万。

在引导、新型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弘农书院发挥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将乡土文化精神内置于农民自治组织,使乡村经济合作组织振兴获得一种自下而上的内源力。

3.培育在地新型农民。弘农书院通过以文化人的形式,在地化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这些人才以返乡中青年农民为主。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参与式的活动和“干中学、学中干”的方式,从对修身齐家的传统文化学习,到生态理念、合作意识与技能的操练;从“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文化建设,到对“三农”政策、市场理论的把握等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在地新型农民,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都能成为具有“孝亲力、合作力、生态力、组织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基层工作者。罗家村目前已有 10多名年轻家庭回乡创业,从事生态苹果种植、发酵床养猪、肉牛养殖等。2021年,罗家村两委换届中弘农书院所培养的一些骨干人才也已进入村两委任职,成为乡村善治和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4.开展学生耕读实践。通过开展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到田野做学问,向社会学知识”的价值追求,通过学生耕读实践实现乡村与高校的文化互动。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以支农社团大学生为主体的冬 (夏)令营活动。主要内容是耕读教育,“耕”是指通过认知农作物、从事简单的农耕实践, 从而认知乡村;“读”是指研读《论语》《道德经》《弟子规》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以及国家关于乡村文化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的政策文件等,比较有影响力的是 2016 年的“中欧非高级发展研究大学生夏令营”。二是以硕士、博士生为主体的研究生教育的辅助培养。教学方式主要是修身、调研、乡建。修身就是晨读晨练、适当劳动等;调研就是针对乡村社会现象,进行参与观察、半结构式访谈、口述史记录等;乡建就是辅助村史村志撰写、辅助合作社培训、辅助生态农业扎根培训与陪伴工作等。弘农书院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术训练的重要平台。三是以社会科学专业本科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媒体传播专业的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到弘农书院完成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并获得 23 个学分。此外,还有两个本科生团队以弘农书院的乡村试验作案例,围绕农业“生态转型”议题,完成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同时,在施永青基金的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爱故乡高校教学与研究课题组,每年在弘农书院开展相对规模的耕读实践教育活动。

(二)罗家村的嬗变发展

弘农书院“孝亲为根、生态为本、合作为纲、文化为魂”理念的教育感召和引领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10年来罗家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1.人口外流,衰败凋敝。罗家村由 3 个自然村组成, 462 1827 人,13 个村民小组,3800 亩耕地,4500 亩一般土地,6800 多亩山地,62 名党员干部。近年来,罗家村年轻人开始外出到全国各地务工,但大多没能获得在大城市定居生活的能力和资本,最终选择在本镇或本市买房定居。2013年以前,罗家村年轻人开始外出到全国各地务工,但大多没能获得在大城市定居生活的能力和资本,最终选择在本镇或本市买房定居。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村庄只剩下老人、妇女、儿童,村庄农业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果园废弃,田地荒芜,村庄日渐衰败、凋敝。

2.三位一体,活力联动。在何慧丽教授和弘农书院引荐下,罗家村骨干力量先后前往河南省兰考县三义寨乡南马庄村与仪封乡胡寨村、山西省永济市蒲韩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安徽省黟县碧阳镇碧山村、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等地考察学习村庄综合发展经验。罗家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借鉴外部经验,走出了一条“强化村社共同体建设、创新集体经济模式”的发展道路,即“传统文化 + 信用合作 + 生态农业” 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村合作社入股社员 380 余户,占村总户数 80% 以上,总资金量800 余万元。通过发放互助金,支持 200 余户发展苹果、香菇、养鸡、养牛、养猪等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文化的引领,一改过去人口外流的状况,年轻人回乡创业逐渐增多,乡村活力逐步呈现,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该村7名两委干部,35岁以下达到4名,近年来在弘农书院感召下回乡创业人员超过20人。

3.乘势发展,潜力无限。在弘农书院文化引领和感召下,随着村里的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展关注支持罗家村,越来越多的领导开始调查研究“罗家模式”,同时越来越多职能部门也来支持罗家发展。焦村镇党委和罗家村两委抓住机遇、趁势而为,2018年争取市园艺局产业发展资金400余万元,2019年争取三门峡市人才项目专项资金280万元,2020年争取黄河移民局项目资金240万元,2021年争取组织部门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2022年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00万元,罗家村容村貌、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等取得长足进展。目前,村集体建设大型冷库1座,发展高标准生态苹果种植基地 300 余亩,发酵床生态养猪基地2 个,生猪存栏 200头; 肉牛养殖基地3个,存栏1800 余头。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80万,为群众分红35万元,预计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120万。

二、“弘农书院”助推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

(一)弘扬乡土文化,激发内生动力,是发动农民的前提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讲求的尊祖敬宗、孝悌伦理逐步弱化,千百年农耕文明形成的传统习俗、礼仪、道德、规范在现代化大潮中日益边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现代著名学者、乡建先驱梁漱溟先生一再提醒乡村建设工作者:“单从经济上做功夫,是解决不了经济问题的;你必须注意经济以外而与经济相关系那四周围一切的事情,而做功夫才行。”“弘农书院”10年的实践也印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经济发展是表象和外因, 而文化建设才是根据和内因。通过弘农书院这样的一个文化平台,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的日常教育,以此来促进村两委的治理效能的提升。“以文化人”是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的嵌入会使村民的思想观念得以更新、素质能力得以提升,村庄的整体精神面貌发生积极的变化,村民们从观念改变开始连带行为的改变,使乡村逐渐具有内源式的发展动力。

(二)组建新型组织,实现利益联结,是组织农民的基础

乡村振兴工作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目前主要依靠县、乡、村三级政府和基层干部在推动,部分农民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乡村振兴是党委、政府的事,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主要原因是农村组织松散,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民是乡村的主人,做好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宣讲、教育讲解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工作,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建立新型股份经济合作社,真正把全体农民通过土地、文化、劳力等股份形式加入合作社,围绕产业整合、价值提升,因势利导,完善产业经营机制,加快形成集体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让农民成为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受益人,提高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赋能。

(三)引入外部力量,激活乡村活力,是乡村振兴的助力

综合性乡村振兴的培育平台是破解乡村振兴主体性力量不足的重要措施。贺雪峰的研究指出,从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看,中国农村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可以分为南方、中部和北方三大区域,其中南方地区多团结型村庄,北方地区多分裂型村庄, 中部地区多分散的原子化村庄。罗家村就是典型的北方分裂型村庄,农民行动单位以不出五服的小亲族为主,村庄中充满了以姓氏和自然村为基础的分化力量。这样的村庄要搞乡村振兴,必须有外来力量对孝亲血缘文化和村社地缘文化进行触发、发掘和发育, 使村民们凝聚起来,新乡贤力量就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力量。以罗家以何慧丽教授为代表的外来者所主导的“弘农试验”,正是借助“弘农书院”这样一个平台, 以新乡贤的身份推动其在罗家村落地生根并逐步成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凝聚起乡村建设的内外部力量,这样的平台最好是具有道德和文化感召力、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

(四)坚持党建引领,实施政府引导,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健全专业化管理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要以“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为抓手,抓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线,通过支部引领、部门联帮、双绑链接,坚持党支部领办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加快农村“三变”制度改革,立足各村禀赋资源,科学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实施特色产业、城乡融合、镇区发展、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五型带动等方式,盘活农田水利、电力设施、办公场所、闲置集体厂房等集体资产,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张祝平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及推进路径研究”(2023BJJ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