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60年代,为改变严重缺水的贫困面貌,林县人民苦战十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耕地灌溉问题,而且孕育形成了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60年代,为改变严重缺水的贫困面貌,林县人民苦战十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耕地灌溉问题,而且孕育形成了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是新中国早期蓬勃,奋发有为的缩影,更是党带领人民创造的廉政奇迹。
一、不忘初心是修建红旗渠的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共产党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林县地处山区,祖祖辈辈缺水盼水,仅1942年统计,全县因旱灾逃荒外出达10800户,占总户数的14%;饿死1650人,占总人口的4.3‰。马鞍山村一共500人,就饿死280人。能有一口水,成了林县人最大的渴望。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水成为林县人民生活的第一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就是为林县人民谋利益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林县县委踏遍青山,摸清太行山的脾气,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把握民心,做出了引漳入林的决策。上世纪60年代,在共和国最为艰苦的岁月里,敢于上马这样巨大的工程,失败了这么办?上级处分怎么办?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我们的党性原则不允许我们眼睁睁看着地里旱的长不出庄稼,十几万人翻山越岭找水吃而无动于衷。自然灾害是事实,但是,都坐着等老天爷的恩赐,战胜不了灾难。如果那样的话,自己的乌纱帽保住了,可遭罪的还是老百姓!”引漳入林责任巨大,但是林县县委一班人为了人民群众,抛弃一切私心杂念,不计个人的利害得失,毅然决然地带领全县人民开山修渠,充分彰显了林县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负责的大无畏气魄和廉洁奉公的良好风貌。
二、良好的作风是干净修渠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创业敢担当,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红旗渠整个建设过程,经常处于各种风险和挑战之中,各种矛盾交织,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指挥协调呆板,行动反应迟缓,随时都可能使工程夭折。得益于对林县历史和现实的全面了解和对全县大局的正确把握,林县县委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同一,化繁为简,敢干而不蛮干。红旗渠工地上的各级党组织在工程的实施中,鼓实劲,求实效,讲真话,讲实情,不讲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更不虚假浮夸、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红旗渠上的各级领导干部深知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粮食供应紧张,渠上的干部主动降低补助标准,省下来用于补助民工。1960年2月至4月,民工每日补助2斤,干部补助1.5斤;1960年5月至8月,民工每日补助1.8斤,干部补助1.5斤;1960年9月至10月,民工补助1.2斤,干部补助0.8斤;1960年11月至1961年5月,民工补助1.5斤,干部补助1.2斤;1961年6月到1966年5月,民工补助1.8斤,干部补助1.2斤。领导干部的补助少了,感召力却强了。至今在林州,还传诵着一碗小米饭的故事。县委书记杨贵在工地与民工一起劳动,炊事员给他蒸了一碗小米干饭。他很生气:“不要对我特殊化,群众吃啥我吃啥,这米饭谁蒸的谁吃!”干部与修渠群众同吃一锅饭、同烤一炉火、同睡一铺炕、同打一根钎、同商量解决问题,在与群众共同战斗和生活中,炼红了思想,磨炼了品质,团结了群众。
三、纪律和监督是管人修渠的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纪律教育,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红旗渠规模宏大,历时10年,参与建造的人来自全县各个地方的各行各业,关联社会的方方面面,人数众多,资金数目大,物资量大类多,手续繁杂,没有铁的纪律和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将一事无成。林县县委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红旗渠建设工地上,对粮食、资金、物资实行严格的制度管理。出勤表、伙食表、就餐证、记工表、工伤条、病假条、请假条、勤务条项项清晰。粮食、资金补助的发放,实行“两查三对照”:查出勤表、伙食表、记工表,查工伤条、病条、请假条、勤务条,进行粮款对照、款数和工数对照、领条和表对照。物资分类管理,消耗性物资,实行定额包干、超用不补、节约提奖;半固定性工具实行合理消耗,无故超损的,要折价赔偿;固定性工具实行保本保质,无故损失的按规定赔偿。制度完善,执行有力,做到了出入有手续,调拨有凭据,月月清点对照。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物、管钱,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机制,林县县委在红旗渠建设中把纪律挺在前面,把合格的标志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促使工地上的每个党员干部心有敬畏、行有担当,自觉遵守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用行动体现信念信仰的力量。“把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在红旗渠建设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历时10年的修建过程中,没有出现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没有一例贪污受贿,没有一个干部挪用修渠物资、为自己亲属谋私利。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关键在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1960年3月,当中共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对红旗渠施工计划实行战略性调整时,召开了全线民工代表会议,吸收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体现群众愿望,让群众知道干什么,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资金使用、物资调配、粮食分配等所有账务一律公开,让群众知道领导机关是如何干的。工程指挥部为加强一线领导力量,大力减少非生产人员,把所有机关干部推到修渠第一线。为了便于群众监督,由民工代表组成检查组,到指挥部机关和住地查人员出勤情况,让群众知道领导干得怎么样。领导者自觉接受监督,带头开展监督,注重监督实效,密切了干群关系,为红旗渠的成功修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旗渠的修建,从小处说,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县,能否建成社会主义,从大处说,是在一个贫困落后的大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红旗渠的成功修建,充分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行!(河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曹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