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共建 > 正文

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三重路径

2023-12-26 15:35:05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础在基层①,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万物皆媒、万物互联、媒体深融时代,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深嵌社会、文化、政治等多重系统,成为形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类媒体的传播实践及社会参与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②,不仅是推动社会治理的社会工具,又能在工具使用进程中以媒介规制形态对社会治理过程和方式进行调试,最要以治理的媒介化进路及逻辑达成善治目的。③

近年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作为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连接社会治理主体与社会信息、资源交换的平台和渠道,发挥着社会参与、社会沟通、社会疏导、社会整合、社会监督等作用④。根据县级融媒体中心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枢纽中心三大功能定位,可以从加强社会沟通、做好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三个方面探索构建人人有责的价值共同体、人人尽责的行动共同体、人人享有的利益共同体。

一、加强社会沟通,构建人人有责的价值共同体

人人有责,即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不仅仅是政府及公共部门的责任,而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每个人都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员,每个人的个体行为共同构成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和环境。面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要融合人民,将分散多元的基层治理主体组织起来,促成公众对话和公共讨论,释放基层治理的协同力量⑤。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活公民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提升多元主体的参与意识、规制意识、法治意识等等,广泛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基础和舆论氛围。

(一)加强舆论引导,培育基层主体参与治理意识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存在思想意识不到位困境,基层社会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对参与渠道、参与效果还不明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受众与县域社会治理对象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要首当其冲,做好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信息传播者、舆论引导者和公众教育者。一要加强对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宣传解读,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认同社会治理的目标和意义,通过舆论引导,形成社会共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二要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大事要事的报道解读,帮助公众了解社会现象和政策动态,提供多元化、公正客观的信息,为公众提供广泛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三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公益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社会主体的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要及时报道和宣传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成果,营造全社会各主体主动参与社会共同体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基层主体自我效能体验

随着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重塑舆论生态、文化业态、传播形态,微博、微信、头条、抖音、小红书等一批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县级融媒体中心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的变化,创新传播方式,提高宣传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精准有效传播。一要做好圈层互动传播,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基层用户使用较多的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技术,针对基层企业、农民、创业者等不同治理主体开展精准性圈层传播,通过用户之间的评论、转发、分享等互动行为提高传播效果。二加强数字传播能力建设,运用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等新型报道方式,提高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相关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讲好中国社会治理故事,讲好中国治理智慧,让更多社会治理主体了解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参与到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来。三要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把两个中心的资源融合起来,利用县级融媒体中心“线上”宣传优势,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下”志愿者服务优势,线上线下融合宣传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

(三)聚焦数字赋能,助推基层主体智慧治理能力

数字化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带来了机遇,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人民群众的数字化需求不断增长。为此,一要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媒体深度融合和社会深度媒介化,信息传播重塑社会呈现形态,数字媒介浸透社会基础结构,面对我国信息时代大发展、数字空间大连接、网络社会大交互的社会现实,县级融媒体中心要积极适应数字化时代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以数字化驱动治理方式变革,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变“智理”的新途径新方式。二要加强融媒体数字化人才培养,县级融媒体中心虽然有省级技术平台支持,不需要数字化基础研发人才,但从长久持续发展来看,还需要数字化交叉融合人才和数字化治理人才,要培养一批懂融媒体技术、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方面数字化应用场景方面的人才,不断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三要提升产学研融合创新。加强地方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院融媒体人才教学培养与县级融媒体中心数字化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探索建立一批产教深度融合的融媒体教学和实践基地。

二、做好平台建设,构建人人尽责的行动共同体

人人尽责,即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过程需要所有主体各归其位、各担其责,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社会治理不能单靠某一主体的个体行动,而是要整合和发挥社会各个体作用。因此,需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各类基层社会主体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开展有效的社会治理活动。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时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构建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多元主体之间依法有序开展的合作与互动平台,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组织路径,实现多元主体行动者网络,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的作用,做到在党的领导下,相关部门依法履职、社会协同有序、公众积极参与,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商共治。

(一)搭建公共平台,丰富基层主体参与渠道

随着近年来电子政务、网络问政的发展,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越来越被大众接受,也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和渠道还不能完全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绝大需求。在“血槽姐”舆情事件中,舆论关注点更多关注他人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和普通民众在偏远地区如何通过网络打通生命求救通道问题。由此可见,社会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和载体还需要丰富和完善。一要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会讨论、表达意见和建议,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二要加强参与式新闻报道,如在重大突发灾情新闻中链接救助通道、资源调度情况等等,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开展在线互动,以及开展公益活动等,提高社会治理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类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二)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增强基层主体互动交流

公共话语空间的核心是公众的参与,目的是为了让社会各主体能更好地沟通和交流。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公共话语空间具有便捷性、平等性、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点,但多元互动、协同发展的公共话语空间还未完全确立。为此,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在构建公共话语空间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一要提高各主体参与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首先要降低参与治理门槛,通过更加便捷的沟通交流平台,利用线上线下各种互动方式,让更多的主体能够参与到公共话语空间中来。二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公众的对话与交流,通过开展合作项目、共同研究和交流活动,分享资源与经验,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深入发展,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局面。三要加强公共议题设置,媒体要善于策划新闻议题,及时从重大国家政策和民生热点中选择迎合受众关心和需要的选题,加强选题论证和把关,确保新闻选题能真正为社会治理解难题,此外,还要重视新闻选题的反馈,及时收集来自社会各方对社会治理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基层主体参与效能

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了县域内各类媒体,具有强大的媒体信息资源能力,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连接地方党政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用户,可以把媒体资源、用户资源、服务资源融合起来,更好地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一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联系,及时宣传报道和本区域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相关的重大政策文件和社会热点,为本地民众生产生活提供行动指南,同时通过用户信息反馈及时为政府提供民意反响,推动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二要积极拓展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加强与民间组织、企业、专家学者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发挥群策群力力量,共同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发展。三要加强与媒体受众的互动,县级融媒体中心要重点关注社会民生问题,积极组织和参与扶贫、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公益活动,动员形成人人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加强与各种社会主体的互动,将各类主体的治理资源聚合起来,更加有效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进而形成“多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治理更加有效-更加积极参与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良性循环中。

三、提升服务水平,构建人人享有的利益共同体

人人享有,即社会治理建设成效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最终价值归属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时指出,“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从服务群众角度来看,县级融媒体中心相对于省市融媒体而言,具有更加贴近基层、更加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相对于部分商业互联网平台的全国统一的模式化服务功能而言,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根据区域特色和民众需要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优势,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强公共化服务的社会联结,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坚持人民立场,重塑媒体公共性向度

在社会治理语境中,公共性是一个重要议题。传统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体制机制优势使其能始终保持公共性。平台型媒体诞生后,受媒体立场和资本逻辑影响,迫切需要重塑媒体公共性。县级融媒体中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植根于本土,与基层人民群众有着天然联系。一要坚持公共利益导向,强化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敢于直面社会问题,围绕民生社会热点,关心民生急盼,主动发布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用强劲的正面声音占领舆论高地,用多元的途径助力社会治理实现,真正能做到急民所忧、解民所盼,用专业调查和深度报道揭露社会难点、焦点问题,推动社会公正和公平。二要丰富服务应用场景,推动媒体服务与生活场景有机链接,增强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实践探索,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精准化便民服务。

(二)发挥媒体监督,推动社会治理问题解决

基层社会治理目标是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在这个体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监督作用,及时反映社会矛盾和问题,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和完善。一要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关注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和矛盾,并及时进行报道,确保新闻报道的信息真实、准确、客观,对虚假、失实、有害的信息进行严厉打击。二要完善媒体问政平台,健全互动平台留言、评论区互动、直播间连线等多种监督问政方式,鼓励公众参与媒体监督,形成多元化的监管机制,通过问计于民、聚智成策,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治理的改进,最终达到共治目标。三要营造多元包容的互动氛围,社会治理主体来自不同行业、领域,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是不同利益述求的代表者,因此可能会存在观点的分歧、立场的对立和利益的冲突,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构建一个包容多元的公共话语空间,确保各类发声主体畅通表达,同时维护和引导社会公共话语空间的正确方向和有序开展。

(三)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参与社会治理保障

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县级融媒体中心能真正发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和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动力作用。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媒体发展环境,包括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鼓励媒体创新和发展,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支持,为媒体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从新闻人才培养层面来看,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以满足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需求。从提升社会媒介素养层面来看,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公民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升公众的信息鉴别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从经费保障角度来看,县级融媒体中心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一部分已经实现了“自我造血”能力,发展势头良好,但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方县级融媒体中心仍然存在生存压力,为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持续保障经费支持,确保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持续稳定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贡献力量。(作者:刘兰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河南实践研究”(2022XWH075)

参考文献:

①陈荣卓,刘亚楠.社区物业治理共同体的形塑与发展——基于H街道社区物业治理的观察[J].社会主义研究,2020,(06):134-142.

②范以锦,聂浩.情感转向与共情传播:主流媒体嵌入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创新实践[J].南方传媒研究,2023,(01):5-10.

③陈华明,刘效禹,贾瑞琪.媒介何为与治理何往:媒介化治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J].新闻界,2022(04):51-58+84.

④龙小农,陈林茜.论信息传播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体同构性——基于媒介与社会互构的视角[J].新闻与写作 ,2021,(12):50-58.

⑤沙垚,许楠.融合人民:县级媒体融合与基层协同治理[J].新闻与写作,2021(05):29-35.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