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共建 > 正文

厚德载物民族精神的源起

2023-06-30 16:58:10 来源:映象网

[摘要]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在讲话中他引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一、“厚德载物”的语义探源

“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其语源来自《易经·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度量应该像大地一样,只有以厚重、稳固的道德为基础,才能承载万物。在《周易》中,坤卦是大地的象征,地势顺承天道,君子应取法于大地生育、包容和承载万物的宽厚美德,从而修养自己的德行。《坤卦·彖传》高度赞扬大地的美德深厚,它能够滋养万物、顺承天道,使天地相合、阴阳相生,所以大地之德广大无边。孔子在《坤卦·象辞》对“厚德载物”内含的“柔顺”品性进行了解读:“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意为大地以其博大深厚之态养育万物,承载的美德广大无边,万物身处其中,各得其所,均得以顺利发展。《说卦》云:“坤,顺也。”大地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使万物各遂其生。厚德载物,既是对大地承载万物之德的描述,也是对道德高尚者承担重任的形容。

 

厚是个会意字,从厂(山崖),表示与山石有关(见图1)。下面部分一说是容器,一说是原始人的住所。表示山陵崇高或地壳深厚之意。厚字原义是指物体上下两面的距离大,引申为深厚、宽厚、淳厚等。在我国古代,一直把人是否忠厚当作衡量其道德水平的准则。 

德,甲骨文“德”字中的“彳”表示道路、方向(见图1)。字形的中央是一个眼睛的形状,用眼睛直视的样子表示正直。金文又加上了“心”,按正直的原则去做,去想,就是“德”。是说人只要遵循本性、本心,本性善良,顺乎自然,舍弃欲望,便是有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现在的“德”为形声字,从彳( chì),惪( dé  )声。厚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显示出中国人要拥有像大地一样宽厚的德行与心胸,不忘初心,不计私利,直道而兴,用为国为民奉献的精神和行动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

载,是形声字,本义是乘坐,引申为承载、装载、记载等等。物,也是形声字,从牛,勿声。本义是指人以外的各种具体的事物,引申为包含生物、物质、内容、环境等有形与无形事物的统一概念。

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一种健全的人格追求,认为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和生长万物。。在新时期,厚德载物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厚德载物”成为民族精神的历史依据

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在悠久灿烂的历史中,道德文化经历了丰富、深化和积淀的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实践体系。“厚德载物”不仅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也是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共同遵循的精神信仰,对中华民族思想的发生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张岱年认为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深沉博大的道德感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他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表现”。换言之,张岱年认为这种思想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厚德载物”思想不仅仅赓续了民族精神的传统血脉,而且也构建了社会理想的信仰基础。

首先,儒家的道德观直接对《周易》中“厚德载物”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演化为“仁”“义”“忠恕”等儒家道德核心观念。孔子往年研究周易,创作对其解释阐述的论文集《易传》,并被儒家后学发展继承。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即《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儒家阐述的《易传》对《周易》的思想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虽然可能并非原书的本义,而是在解释中融入了当时的儒家伦理观念,但却在中国传统上造成更深刻的影响。如《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四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儒家认为,“厚德载物”与“自强不息”分别对应“乾卦”和“坤卦”,也就是天与地、男与女、阳与阴的德性,以此效法先王,以阐扬大道,以个人的修身修德,进阶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易经》的整个理论体系均由乾坤二卦发展而来,而儒家的仁义的道德理念和践行道德的实施步骤,也都是由“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演化而来。

“厚德载物”思想核心精神内涵是宽厚仁爱、包容万物。仁爱之心始源于个体内心对母体“载物”厚德的自然亲近和认同。《象传》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大地之德宽厚仁爱,无私而载,《易·说卦》有言:“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道即为“仁义”,《系辞上》曰:“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意为安于所处的环境,敦行仁道,才能泛爱天下,这便是《周易》中仁爱思想的深刻反映。仁爱是“厚德载物”思想中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亦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即仁者爱人的理想目标和为仁之方的行动实践。《吕氏春秋·不二》精辟总结“孔子贵仁”,即孔子将“仁”上升为道德自律的最高境界,故有“仁者爱人”的阐发,继而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为仁之方。“厚德载物”思想中仁爱的道德准则蕴含“亲亲”、“仁民”、“爱物”的由近及远的推广。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知 “仁爱”是“大地之德”由自我及他者、由“爱亲”及“泛爱众”,由爱人及爱万物,由“小我”及“大我”的厚重情怀,并以“显诸仁,藏诸用”的形式实现君子由个人修养到实践应用的两个方面。

其次,道家思想中虽然没有对“厚德载物”的直接阐释,但却有着许多对“道德”“厚德”的论述。老子所谓的“道德”与儒家最大的差异是反对儒学末流虚伪做作的教条主义形式,反对虚伪的“仁义”,主张自然的道德,但是从《道德经》相关内容来看,其对道德本体,即对《周易》原典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解与孔子是相近的。老子阐述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的实践路径,明确指出了要效法大地之道,而大地之道即为“厚德载物”之精神的体现。《道德经》第五十一章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意思是,道产生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有了各自的形状,给万物营造生存的环境。所以,万物没有不敬重道并且珍贵德的。道被敬重,德被珍贵,并不是谁的指使,一直是道的本性使然。所以,道产生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成熟,繁荣,受到教养,得到护佑。可是,道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成就了万物却不去依恃,长养了万物却不去主宰,这就是深厚的德行。《道德经》的中心主旨就是指引世人“尊道而贵德”,也就是明白道,效法德。尊道,就是明白道。明白道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源头和发展的规律。贵德,就是效法道呈现出来的德,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无我无为。人生依靠无,做到无我无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以此体现人生存在的意义,创造出人生的最大价值。修身正心为道,就是要去染还净,尊道贵德,回归本性。可见这就是老子对道德作为一个整体和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认识。那么《周易》所说的“厚德载物”,就是由人来认识自然的德,效法自然的德,进而在人类社会推广自然的德行,可见其观点与儒家有很多相通之处。

第三,墨家的道德观念与儒家道家都有很大的不同,“兼爱”是他的政治和伦理的核心,但是也有一定的共性认识。墨子的“兼爱”是从孔子的“仁”发展起来的,但又不同予孔子的“仁”。墨子以为孔子的仁不是真正的仁,便索性用“兼爱”代替了“仁”。他不仅主张兼相爱,而且在道德上还公开提出利来,主张“交相利”,互相帮助。还以为只有“交相利”,“兼相爱”才有实际内容,只有“兼相爱”,才是真正的仁。墨子的“兼爱”,就是普遍的和无差别的爱,在性质和宽广程度上与孔子的仁不同,更具有强烈的反宗法制度的性质。墨子所提出“天下兼相爱”以及“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的观念,也是对“厚德载物”思想的一种阐释和发展。

墨子也认为有人类应当共同遵守的正义,这种正义集中体现为“天志”的观念,与道家的“道法自然”也有类似之处。墨子把“天”看作有意志,认为“天志”是不可违背,而且也是逃避不了的。他把“天志”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则,“天志”是人的规矩,以它度天下之方圆,“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墨子·天志上》) “天志”赏善罚恶的准则墨子讲得很清楚,他说:“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天志上》)叉说:“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鬼神之有也。”(《墨子·明鬼下》)墨子把个人的旨意强加于“天志”、鬼神。他的兼爱、尚贤、尚同、非攻、为义都是“天志”、鬼神赏善的最高准则。他人应该无条件地遵守“天志”,将其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以此来应用于万事万物。

由诸子百家之中影响最大的三家的道德观可以看出,“厚德载物”作为中国道德观念源头的一个重要概念,虽然在对德的概念的具体理解和如何实施应用上诸子之间有着一些差别,但其共性特征也很显著,就是认为君子应当修养自己的德行,并将其应用于万事万物,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使其有为于世。这种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经过几千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中最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化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奋勇前行。

三、“厚德载物”成为民族精神的现实依据

在新时期,厚德载物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现实依据。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普遍共识,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良好品行、道德风尚、社会伦理的规范,可见“厚德载物”并非孤立的概念,而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谦和、和谐的思想,这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厚德载物展现出“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包容开放精神。《周易》强调人要效法地道的博大胸怀,犹如大地承载和包容万物。中国古人常用海纳百川比喻包容开放的品格。“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君子之度量,应如同大海一般宽广,而大海之所以伟大,还在于它能容纳所有事物,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子提出“上德若谷”,其中体现着深刻的包容开放精神。“上德”就是“厚德”,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心包天地,德无不容,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又如“犹川谷之于江海”“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海之所以能够容纳百川之水,正是由于江海如同大道一样具有包容开放精神。所以老子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如果知道真常之道,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自然能够虚怀若谷,会通万物,民胞物与,廓然大公。

其次,厚德载物内含有“贵柔守雌、上善若水”的谦和品质。道家认为大道拥有谦卑、和平的德性,世人都应当遵循大道的特点和规律,以追求永恒质朴的厚德。《道德经》讲:“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谦卑。如同溪涧一样谦卑,所以众德交归,因此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就像恢复到婴儿般纯真质朴的状态。在这里,老子将婴儿视作纯朴、厚德的象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认为,只有道德深厚的人才能拥有柔和的品质。他还提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柔弱胜过刚强,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做到,体现出老子的深刻思考。又如,老子还提出上善若水,水拥有和平不争的美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美好的道德,就像水一样。水的优点,在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所以水的品质接近于道。而且,“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冲击坚硬的东西没有能够胜过水的。水能以柔克刚,水滴石穿,攻坚克强,无往不胜。《庄子》也说:“平者,水停之盛也”,“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水所表现出来的清净、平等、柔和的自然本性,即是厚德的表现。

第三,厚德载物还包含有和谐共生,与人为善的理念。厚德载物意味着要宽厚博大,坚持“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彼此差异,容纳各种不同。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蕴含着对待不同事物的开放包容态度。正如孟子所说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间的万事万物,千差万别,这正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样貌与自然规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在承认并包容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应当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礼记·中庸》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不尽相同,可能存在分歧矛盾,但是世界正是因为不同和差异,才会如此丰富多彩,“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接受彼此的不同,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才能包容共生、和谐相处。

第四,厚德载物表现为“宽以待人、反求诸己”的宽恕自省心态。宽以待人就是要以宽宏大度的心态去宽恕别人。《论语》中关于“恕”的论述,既有忠恕之意,也有宽恕的内涵。如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认为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其实就是“忠”和“恕”罢了,即孔子所倡导的“仁”的两个层面。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又强调了“恕”是可以毕生去实践和努力的道德品质,其中“恕”的内涵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方法在于推己及人,即“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展现了基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宽恕精神。在“宽以待人”的基础上,中国古人对“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颇为推崇。如果说宽恕和原谅他的过错是很高的境界,那么反求诸己、看到别人的问题能够反思自身的问题,就是更高的境界。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就包含多责备反省自己的问题,而宽容别人的意思,如此才能远离怨恨。孔子还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反求自己,小人苛求他人。孟子也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凡是行为遇到问题,不能达到目标的,首先要返回自身寻找问题,而不是向外求全责备。自身的德行端正,天下之人自然会尊敬和归服。因此,反求诸己是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也是圣贤君子对心性修养和道德准则的行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国古人善于从天地自然的规律中悟出道理,并以此勉励世人。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这两句,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有鼓励人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文明才能代代流传、绵延不息。而今,走进新时代的中国人仍然需要保持这样的昂扬的斗志,继续奋勇向前。在中华民族崇德向善、明德践行的历史进程中,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无不基于对“厚德”矢志不渝的不懈追求,并逐步形成包容开放、宽恕自省、柔顺谦和的大德,建构起以“厚德载物”为核心的美好道德理想,并知行合一、连绵不断地付诸千百年来的德性修养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理念的精髓所在。(周远方)

(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教授、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文旅文创研究院副院长;本文为2022年度河南省社科规划办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安、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委托项目“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研究”(2022DWT23)阶段性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