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共建 > 正文

县域中学思政课活力课堂与“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研究

2023-02-21 10:28:35 来源:映象网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教育者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他们越来越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更要深挖思政教材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德育。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中学课堂的落实研究

(一)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意义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中学生进入中学阶段, 也就开始进入了树立“三观”的关键时期,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理念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之后,学校管理人员对于德育教育也形成了清楚的认识。做好思政课的教育工作,本质上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价值。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落实

1.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只有教育者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开展德育,落实“立德树人”。所以,教育者要转变教学思路,把思政课堂教学和德育相结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方面需求。同时,教育者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教育者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学生有直接影响,是学生接受德育的良好开端,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拓展德育渠道,让学生接受全方位教育。

“立德树人”的根本就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以及美好的心灵,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以德树人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培养,从一点一滴做起,把“立德树人”和思政教育有效结合。

3.通过主题活动,实现品德教育。

教育者要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教学走出教室,组织一些德育专题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认识。教育者可以在学校举办些传统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接受德育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比如,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主题演讲或者竞赛的形式,来实现德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4.合理向思政教学中融入时事元素。

中学思政课教育的成果不仅反映在学生的思想观念层面,而且体现在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体系当中,时事属于一项重要的元素,新鲜性与时代性是这门课程的鲜明特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合理向课堂中融入时政元素,能够使学生从实际的角度深入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党的路线与方针、国家政策等等,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展开讨论与学习。              

5.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对中学生进行时政教育。

第一,将德育课程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把近期的时事新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学科课程教学进行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又能掌握时事新闻。      

第二,在校园里设置时政专栏。学校可以在师生经常去地方的设置时政专栏。时政专栏可以展示些当今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者近期值得关注的时政热点。在这样明显的位置,教师和学生更容易看到,在潜移默化中也能学习到这些时事。

第三,利用好各种宣传平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多媒体等,在学生上学、放学、就餐等课余时间播放时政新闻。

第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要结合时政热点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习。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积极号召大家关心时事。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当前,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无法达到思政课的德育效果,如今的思政课要求教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户外调研等活动,让学生们真正的走出课堂,步入社会生活,去感受德育的真实意义。

二、中学思政课活力课堂的打造

(一)思政课活力课堂的内涵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全新教育理念。

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课堂生命的活力基于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师的职责和劳动价值在于创造“人的精神生命,”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生命得以增值,促进学生的生命质量、生命境界不断提升。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真正的教育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与幸福人生负责。

(二)打造思政课活力课堂的措施

1.教学要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对学生生命的增值。

美国学者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之前进的、将要产生的事物。”实际上,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的愿望,是对学生完成教学活动后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它是通过教学活动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从而在学生身上引起的素养和行为的变化。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一把标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领课堂教学的指南,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与“风向标”。

思政课程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主线,在理解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准确把握思想政治课的功能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学要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动力,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材的精神内涵,捕捉教材的深刻思想,挖掘知识背后的意蕴,探寻知识背后的价值,让思政课堂更加生动,实现价值引领。

3.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意识,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让其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站在生命个体的高度看课堂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才是尊重个体生命的课堂,才是对人的成长发展有价值的课堂。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关注逻辑与推理,引导学生把既有知识与经验链接起来进行思考,基于事实证据得出结论,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意味着课堂教学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4.教学要注重提升专业素养

让思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政治性强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标准,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政治性强,就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要注意以情感人,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要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有空间领域的国际视野,要有时间维度的历史视野,还要有多维度的知识视野;既要做好师德自律,更要做到政治自律;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三、县域中学思政课活力课堂与“立德树人”理念的结合

在整个中学教育中,思政课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育者要着眼于学生“三观”的塑造,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创新思政教育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实践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展现思政课的性质,发挥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实处。同时,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思政课应一改之前的死板教学方法,克服教条主义弊端,深入探究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课堂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润物细无声中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感化学生。只有当中学思政课的活力课堂与“立德树人”的思政理念相结合,思政课才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思政课教育事业的发展。(晏全林,潢川县实验中学校长)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